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高精地圖對自動駕駛來說有多重要?在自動駕駛上和一般的導航地圖有什麽區別?

2021-11-15汽車

看到了 @通用汽車中國 的回答,SuperCruise 是為數不多的加持高精地圖的量產輔助駕駛系統之一。

其實這是整個行業發力的方向,下文也從這個角度展開:

故事一共有三個,分別是 Mobileye 的故事、特斯拉的故事和中國新造車的故事。

聽完這三個故事,我相信你對高精地圖甚至自動駕駛這場遊戲的玩法,都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

Mobileye 的故事

Mobileye 是一家非常強悍的公司,這公司到 2019 年團隊也就 1700 人。1700 人,大點兒的新造車公司規模可以輕松超過 Mobileye,但是在全球汽車行業的 ADAS 視覺感知領域,Mobileye 有非常恐怖的統治能力。

對於關註 ADAS 的朋友們來說,我相信很多人都把 Mobileye 創始人 Amnon Shashua 當男神。

Amnon 每年都要在 CES 大會上做主旨演講,他是技術出身,同時兼任 Mobileye CEO、CTO 和董事長,對 ADAS 有深刻的技術洞察能力。

Amnon 是汽車行業最早喊出「雷射雷達點雲路徑的高精地圖就是鹹魚」的大佬,在 2016 年的 CES 上, Amnon 說高精度地圖這個東西,谷歌和車企都做不來

然後他拿出了 Mobileye 一套 基於網路攝影機的、可延伸性更好 的高精地圖方案,叫 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簡稱 REM。

REM 透過 車輛前方的網路攝影機,采集行駛路徑的幾何資訊和其他靜態語意場景(比如路標、交通燈等) ,來繪制高精度地圖。

REM 有三個最牛的優勢:

Mobileye 本身是 ADAS 領域的霸主,它可以挾視覺以令車廠,「強迫」大量的車廠參與到 REM 的 眾包地圖聯合繪制 當中。

因為 只依賴網路攝影機 ,所以 REM 可以以很高的頻率繪制和更新高精度地圖。

Mobileye 用演算法濾掉了大量無關資訊,透過演算法壓縮,REM 的 資訊密度小於 10 KB / 公裏

海量車隊、更新極快、成本極低 ,看起來好像處處沖著 Google 式的高線數雷射雷達點雲地圖的軟肋打,其實你仔細想, REM 的本質在於實作高精度地圖的商業化

Google 這公司什麽都好,就是 Google X 實驗室孵化出來的計畫,99% 不具備商業化的可行性。

當然,REM 相對 Google 式的高精度地圖還是有不足的:精度大約為 10 cm,而 Google 雷射雷達地圖的精度,用特斯拉高級 AI 總監 Andrej Karpathy 的話說,系統甚至可以看到路邊樹上葉子的紋理。

到 2020 年的 CES,Amnon 對 REM 業務做了一個概括性的總結: Already operational and is proving to be atrue segment game changer(已經投入營運,並正證明是真正的細分遊戲規則改變者)

這個總結,就很過分,再往下看,Mobileye 的執行力更過分。

到 2020 年 Q1,REM 地圖會覆蓋掉 整個歐洲 ,到 2020 年年底,覆蓋 美國大部

中國呢?

REM 在中國的故事留到第三 part 講吧。

特斯拉的故事

Mobileye 在 2016 年公開了 REM,大約在同一時間,特斯拉開始籌備特斯拉自己的 REM。

到 2018 年10 月,特斯拉 Autopilot 在美國推出了一項功能,叫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avigate on Autopilot)。

所謂自動輔助導航駕駛,是指車輛可以自動駛入和駛出高速公路匝道或立交橋岔路口,自動變道超過行駛緩慢的車輛。

對照新造車 Top 3,特斯拉的 NoA 也就是蔚來的 NOP(Navigate on Pilot)、小鵬的 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理想…理想汽車肯定也在推進,只是沒公開罷了。

為什麽說這個功能很重要?

從技術角度來說,這樣一個高速場景下的半自動駕駛功能,需要 融合車載導航、Autopilot 和高精地圖

那特斯拉的 NoA 有沒有套用高精度地圖?

我給你們看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這是一位美國的特斯拉車主拍的照片, Model 3 螢幕上顯示 1000 英尺外有交通燈

1000 英尺 = 305 米,而特斯拉 Autopilot 前置網路攝影機最遠探測距離只有 250 米。顯而易見,「 1000 英尺外有交通燈 」這個資訊,並不是 Autopilot 網路攝影機探測到的,而 是由特斯拉的高精地圖提供的

這說明特斯拉的自研高精地圖方案在美國已經跑起來了。

另外,雖然特斯拉直到 2020年 Q2 才賣出了第 100 萬台車,但哪怕從 2017 年(2016 年 10 月 Autopilot 2.0 投產)算起, 特斯拉在美國的保有量已經突破了 50 萬台

這些車跑在路上會以極低的成本繪制、更新高精度地圖,就像那些搭載了 Mobileye 芯片和網路攝影機,繪制 REM 地圖的車隊一樣。

特斯拉在中國呢?

2019 年 6 月 6 日,特斯拉在中國推播了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A);但是在 9 月 17 日的四維圖新使用者大會上,四維圖新的 CEO 程鵬說 特斯拉沒有用到四維的高精地圖,就是普通車載電子地圖

特斯拉在中國啟動了自研的高精地圖?No。

特斯拉用了來自百度的高精度地圖數據,眾所周知,特斯拉的車載導航做得也是一言難盡。

前面說了,NoA 這個功能,需要車載導航、Autopilot 和高精地圖的深度融合。特斯拉中國上來就在導航和地圖上都打了折扣,這什麽概念?

五仁月餅難吃,這還不如五仁月餅呢!五仁月餅的材料分開都很好吃,只是做成月餅難吃,特斯拉這個 NoA,它無論拆開還是合體都一言難盡。

從車主的反饋來看,過去這一年 NoA 在中國的叠代,也就是從 50 分到 60 分,從「不可用」到「可用」的升級,跟「好用」沒什麽關系。

那麽,特斯拉中國為什麽不啟動自研的高精地圖呢?

新造車的故事

2020 年的蔚來 NGP、2021 年的小鵬 NOP,2022 年的理想版 NoA,會陸續到來,但在具體的實作路徑上,上述三方又有很大的不同。

我先解決第一 part 和第二 part 的遺留問題:Mobileye 和特斯拉在中國的自研高精地圖進展怎麽樣了?

其實前文的圖裏已經有提示了,Mobileye 還沒開始。沒錯,雖然歐洲和美國馬上全覆蓋了,但中國還沒開始。

Amnon 有一頁 PPT 專門聊 REM 在中國,第一句話是 Data harvesting agreements in China complyingwith regulatory constraints(中國的數據收集協定符合監管要求).

什麽監管要求?

2019 年 8 月,國家自然資源部釋出了最新版的【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來華測繪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簡單來說是 外資一律不得在華測繪,除非合資

Mobileye 一看二話不說就和 紫光集團 成立了合資公司。紫光的背景很簡單:一家 擁有甲級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的國有企業

從這種 PPT 來看,在和紫光合資後,Mobileye 已經和上汽就 REM 在中國的落地達成了合作。但你仔細體會和蔚來合作表述,涉及 L4 級自動駕駛,但沒提到 REM。

那按照商業化時間順序,我們先說蔚來。

顯而易見,蔚來並沒有加入 REM 在中國的繪制大軍,那蔚來是不是有自研高精度地圖方案?

從商業化時間判斷,蔚來不用 REM 也不會自研的理由是同一個:時間上來不及。

至於第三方圖商就很好猜了,從高精地圖數據品質的角度考慮,蔚來的選擇大機率在百度和高德中選。加上百度的股東關系,蔚來 NOP 大機率會和特斯拉一樣,搭載百度高精度地圖。

接下來是 2021 年 Q1 上市的小鵬 NGP,也沒有太多懸念,仍然是股東關系,高德的高精度地圖。

最後是理想,理想的大招從理想 ONE 就開始憋了。

理想 ONE 的前向感知是一顆單目網路攝影機,但前擋風玻璃上有兩顆網路攝影機。這個設計意圖是很明確的: 專用網路攝影機采集路測數據,繪制自研的高精地圖

2019 年,理想申請的 乙級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 獲批。這就是一盤大棋了。

特斯拉理想自研,蔚來小鵬選擇第三方供應,這兩者的區別在哪兒呢?

Mobileye 最強悍的地方在於搭建起了一套體系:搭載 EyeQ 系列的車型收集數據-匿名加密上傳到雲端-生成高精度地圖-分發到車上-為車型提供感知和定位支持。

這個體系的優勢在於,凡是加入 REM 計畫的車型,都會從其他不同品牌的車型中受益,這是一個叠代極快,並且會隨著保有量的增長叠代越來越快、覆蓋越來越廣泛的全球級高精地圖計畫。

如果不加入 Mobileye,那你的對手就是 Mobileye 。這就是前文所說「強迫」的含義。Mobileye 馬上就完成全覆蓋了,如果一家車廠身處歐美,跟 Mobileye 做對手的壓力是很大的。

特斯拉覺醒比較早,幾年前開始布局,打破了 Mobileye 的封鎖,建立起了自有的數據叠代體系。

但在中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一切才剛剛開始。

具體的說, Mobileye 已經開始,特斯拉還沒開始,新造車們準備如何開始?

本文先發於微信公眾號新車一講,歡迎關註、轉發、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