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22年10月,比亞迪現在產能增加推動力還是產能提升,潛在需求依然很大,未來三個月估計還會新增幾萬輛產能,第四季度銷量有望70萬輛,全年銷量190萬輛左右。明年銷量可以直接翻翻,接近甚至超過400萬輛。
隨著未來三年比亞迪海外市場的擴大,三年後比亞迪很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個年營收超萬億元的消費品制造業企業(迄今唯一一家年營收超萬億的中國制造業企業是中石化)——如果比亞迪均價達到20萬元(中高端車型銷量增大加海外高價車銷量增加),年賣出500萬輛全年營收就突破萬億元,而這個目標2024年達到是應該沒問題的,2024年比亞迪年銷量很可能突破600萬輛。
到2030年,中國汽車年銷量有望突破四千萬輛(經濟水平提升加1.5億左右00後普遍購車),海外汽車年銷量可能和現在差別不大。現在中國以外全球汽車市場年銷量是5000多萬輛,其中美國1500萬輛左右,歐洲1000萬輛出頭,日本450萬輛左右,印度300萬輛左右,南韓不到200萬輛,亞非拉澳其它國家不到2000萬輛。由於歐美日韓現在每年出生人口只有一千萬,每年成年的駕駛者人口少於歲數太大結束的嬰兒潮出生人口,而且歐日經濟肯定未來幾年持續走低大眾收入明顯下滑,因此預計2030年歐洲日本汽車銷量會減少三分之一。而亞非拉國家隨著經濟增長和青年人口增加汽車銷量會有明顯增長,尤其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一年能比現在多賣出幾百萬輛車。這樣2030年中國以外國家汽車總銷量估計還是五千多萬輛。比亞迪如果能不斷創新保持技術領先,在駕駛自動化智慧化方向上找到最好的合作企業,2030年在國內和國外一年各售出1000到1500萬輛是很現實的,2030年全年銷售很大機率超過2000萬輛,甚至有可能達到3000萬輛,屆時比亞迪年行銷收入起碼4萬億元,有可能超5萬億元,甚至有可能達到6萬億元。
現在的全球汽車霸主豐田全球銷售每年一千萬輛左右,過去幾年年營收約2700億美元左右,不到2萬億人民幣;蘋果公司去年營收3700多億美元,約2.4萬億人民幣,這應該是到頭了,蘋果很難再創新高;而大飛機的波音空客年營收不過六七百億美元,小一個數量級。這就是說,中國以外的制造業企業年營收最高也就是2萬多億人民幣,很難再多了,比亞迪有望成為全球制造業中規模鶴立雞群的大哥大。
當然隨著中國芯片產業突破,未來的華為也很可能繼續壯大,年營收超過1萬億完全可期,但是華為年行銷要超過2萬億元需要有新領域做大做強,超過3萬億則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性不大。當然華為也開始下場造車,要是造車能成為比亞迪有力對手就有好戲看了,那樣中國能同時有兩個汽車年銷量超過1000萬輛、年營收高於3萬億的制造業企業。
從全球現在情況看,汽車制造大廠分散在美日德韓四國,這樣尚有豐田和大眾兩家年產銷量一千萬輛左右,現代起亞和通用七百萬輛,福特和日產六百萬輛,本田和菲亞特五百萬輛。而現在全球汽車產銷本來接近三分之一在中國,按上面分析2030年會有接近一半在中國,國內銷售汽車會是九成以上國產,海外市場中國汽車會占一半以上,這樣屆時全球銷售汽車會有超過三分之二、約七成上下是中國品牌。現在美歐日韓頭部車企的六千萬輛銷量只會剩兩千多萬輛,三千萬輛以上變成中國品牌的份額。中國品牌總銷量會在六千萬輛以上,足夠容納兩家過千萬輛的車企,很可能比亞迪超2000萬輛,另外有一家或兩家車企超1000萬輛。現在每年全球日系車銷售約近三千萬輛,德系車銷售兩千多萬輛,日德第一大廠都是占全國品牌銷量的一小半,比亞迪一家未來吃下中國品牌六千多萬總產銷量裏的兩千多萬輛也是差不多比例,看上去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