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下图是现代审美的健美体型(出处见水印)
想象中的古代将军身材
古代将军画像、石像、塑像体现古代审美(出处见水印)
可见古代认可的将军的样子是肩宽背厚、虎背熊腰,还有标准的将军肚。这是古人心目中孔武有力的样子,健美的方向。
随手查了一下「武举」的百科条目,看看古代做将领的体能标准,你猜猜他们会是什么体型……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唐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规定了武举考试的基本内容。武举是多项内容的综合测试,要考的内容包括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举重等。
长垛是考察考生射箭的准确性,是在规定距离内考察射箭的水平;马枪又称马射,考的是马上射箭,考察的是考生在移动过程中射箭的准确性;步射以草人为箭靶,考试成绩不但要看命中率,而且还要求射箭动作的规范;才貌主要是要求身高,「以身材六尺以上者为上,以下为次」,唐代的六尺约合现在的1.8米,要求显然是不低;言语以「有神采堪统领者」为佳,神采的有无,主要是靠考官们感觉了;举重就相当于今天的举重,是对膂力的考察。由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射箭和膂力是最受重视的科目。这直接影响了后人对那个时代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说唐】中,对膂力尤其看重。譬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熊阔海等人,「力大」成了小说家最常用的赞美之词。
注意:
不是臂力,是「膂力」lǚ lì, 民间泛指腰力,也就是传武强调的「带脉强健」。
膂力英文:[physical strength] 体力;力气
膂:一种说法是脊梁骨人体肾脏外面那层发白、发青的薄膜叫「膂」。那层膜越厚,人的腰力也就越大。另一种说法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解剖学上骶棘肌分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