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物质本无可爱、不可爱之分,只有人类才会追寻那些超出自己人生以外的意义。
而猫咪永远是只猫。
对于它们而言,当下生活已经有足够的意义。
所以即便是只流浪猫,它也能把摆烂的生活方式发挥到极致。
一、可爱是人类为繁育所衍生的「阳谋」。
1949年,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了一个与可爱有的指数(Cuteness)。
他认为婴儿所具备的圆脑袋、肉脸蛋、大脑门、大眼睛、小嘴等特征,和可爱有正向关系。
这便是著名的婴儿图式(baby schema) [1] ,具体表现为 [2] :
换句话说,我们对「可爱」的审美标准,其实是基于婴儿幼态特性所做出的心理反馈 [3] 。
即使我们面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婴儿,也能有保护和照顾的想法。
这样有助于拉近族群间的人际关系,保护弱小个体成长。
此外,婴儿图式引发的效应并不局限在婴儿身上,还能作用于成年人、动物以及其他美好的事物。
二、对可爱的向往给人类带来困扰
在日本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人类因为拥有智慧,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心之壁垒。
彼此之间无法真正实现相互理解。
为了让人类像神一样永生,Seele制定了「人类补完计划」,目的让所有人类还原成使徒。
当人类之间没有秘密,同时肉体也能强大到不用相互帮助。
届时,人类将成为永生、智慧、强大的唯一神 。
通过打破隔阂,断绝社交的方法来寻求幸福 [4] [5] , 与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类似。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目标就是建立思想上的共同体,个人想要有归属感需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只有满足了各种归属感才有幸福的感觉 [6] [7] 。
我们对可爱的选择倾向,其实就是在迎合某些美好事物的归属感。
由于个体选择的存在差异,也导致人际关系无法实现共同体,于是让人类永远陷在人际关系的烦恼中。
另外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焦虑源于应对陌生世界各种挑战。
有了选择也就有了欲望,自我设置的挑战也就变得多了。
三、猫不需要哲学
英国政治哲学家约翰·格雷(John Gray)在【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中提到:猫咪是没有自我形象意识的 [8] 。
这个概念和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盖洛普(Gordon Gallop Jr.)镜中自我认知测试结果吻合 [9] [10] 。
猫咪虽然能识别其他个体,但它们在意识上不认识自己,也不会将自己和其他生物关连起来。
即便是同类在自己面前的死亡,它们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因感同身受,而恐惧死亡。
所以猫咪们是不会为未发生的危险感到恐惧。
另外,猫咪更懂得遵循自己的天性。
只要健康、安全和饮食等生理需求到满足,那么当下的状态就是它们的预想的幸福。
这也是猫咪为什么不太愿意搭理人类的原因。
独处也好,有人相伴也好,吃饱之后的它们总能在生活中自得其乐。
此时的它们无比幸福,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
参考
- ^ 奥地利生物学家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所著作【人类的四维】(Die vierdimensionale Raumvorstellung beim Schimpansen)
- ^ [1] Genosko G . Natures and Cultures of Cuteness[J]. Invisible Culture, 2005.
- ^ [1]罗笠铢. 婴儿图式的影响机制[D]. 西南大学.
- ^ [1]邢瑞芬. 精神分析理论下【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人格再生与重构[J].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2):126-128.
- ^ [1]嫣然. 为什么今天还要研究EVA——从策划的角度看【新世纪福音战士】[J]. 中国电视(动画), 2013.
- ^ [1]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渠海霞.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 ^ [1]阿德勒. 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 ^ 【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英]约翰·葛雷著,陈信宏译,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5月出版
- ^ [1]林伊, 钟晨威, 张恩迪,等. 镜子测试与具有镜像自我认知的动物研究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21, 46(6):3.
- ^ Passing the mirror test: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animal self-awareness (L. Syd M Joh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