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主的提问可以看出,题主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并且能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持续提供多种题材的资源。同时,题主也关注到了孩子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阅读是否带来了写作能力的增长。
题主的困惑在于:孩子的写作水平居然和阅读量不呈正相关。在庞大阅读量的加持下,孩子的作品在成年人看来,还是「既没有什么文采,构思也不精巧」的「流水账」水平。
在这里,探月教育者发展中心(MEA)希望从学生写作水平发展的角度,解答题主心中关于「为什么」的疑惑;再提供一些关于提升写作能力的建议,希望对题主有所启发。
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发展阶段
首先,题主可以先建立一个关于写作能力水平的参考系,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以判定孩子当前是否得到了适宜的发展。
关于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学术界有一些研究。万云英等人研究发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看图说话,看图写作,素描写实范文仿作,丰富生活命题写作 。而朱作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和实际情况,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写话阶段(小学低年级)、过渡期(小学中年级)、初级写作期(小学高年级)、中级写作期(初中阶段到高中一年级)、熟练写作期(高中阶段乃至以后)。
题主的孩子今年二年级,根据写作能力水平的发展阶段,大概处于写话阶段(因为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发展快慢不一,因此此处只能用「大概」判断)。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口述到笔录,可以用词语造句,也可以将句子连成段落,但是表达的意思比较简单。 而题主困惑孩子写的作文像流水账,没有文采,构思也不精巧,实际上,这正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写作特点。
当孩子的写作水平发展到过渡期(小学中年级),通常他们能够开始注意文章的构思,能从不切题到切题,分得清段落,也开始会写更加复杂的句子。而到了初级写作期(小学高年级),孩子会在写作中使用记叙、描写等方法,会运用借物抒情等方式,到了这个时候,他们的作文才可以慢慢称之为「有文采」。
因此,从写作能力水平的发展阶段来看,题主孩子的作文呈现的状态体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写作能力水平,是能力水平自然发展的过程性表现。
不过,前文也提到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发展快慢不一,写作水平的差异也比较大,因此,题主可以多多关注自家孩子写作能力的发展过程和关键飞跃点。
从「读」到「写」: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题主的描述,小孩从三岁开始看绘本,小学一年级后开始看带拼音的课外书,主要以字数不多的文学类和历史类书籍为主。
在这里,邀请题主思考一个问题—— 让孩子从小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孩子早点识字?拓宽孩子的视野?提升语感?还是提升写作?不同的阅读「目的」导致不同的阅读关注点。
举个例子,同样是读【上下五千年(彩图注音版)】,如果阅读的目的是熟悉国家历史,那就可以引导孩子关注书的内容,了解历史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如果阅读的目的是提升写作水平,那就需要引导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口吻讲历史的,各个章节、段落之间又是如何连接的等等。
如果题主希望孩子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也许就需要在孩子进入阅读前提前想好「怎么读才能提升写作能力」的问题。
带着「目的」去阅读,在大多数时候会事半功倍。不过,话说回来, 在孩子阅读这件事上,家长可以多多关注孩子的真实需求。 孩子读【上下五千年】是因为对历史感兴趣,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帝王的汇报要做?清楚孩子的「目的」之后,家长能做的,是贴着孩子的需求,在阅读的过程中支持他。
另外,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阅读带来的收获自然也不都是「看得见」的,不能因为孩子的写作水平不佳,就觉得没有学到东西,觉得这么多书都白看了。
从「读」到「写」:你还需要「会读」
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提升写作水平这个「目的」,还需要做什么才能从「读」到「写」呢?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经典的认知结构—— IPO 认知结构。IPO,即 Input(输入)- Process(处理)- Output(输出)的缩写。
如果以此结构看题主的问题,那么,庞大的阅读量是 Input,孩子的写作水平提升是 Output,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从输入到输出,中间还少了 Process 的过程。
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回答题主的提问:庞大的阅读量真的能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吗?答案是「不能」。虽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是庞大的阅读量并不会直接、必然地导致写作水平的提高,这两者中间还缺少了对于阅读内容的处理。
由此,在庞大阅读量的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有处理」地读。
前文提到的「带着目的读」就是一种方法。其实,这里的「带着目的」,相当于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刻对阅读的内容保持觉知,时刻反思。美国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说过,我们不是在经验中学习的,而是在对于经验的反思中学习的。如果我们还是想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就可以常常思考:阅读这个文本,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收获怎样的写作经验?
或许题主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孩子对输入的内容做梳理和反思——比如画思维导图——来帮助他理清文本的结构,从而看到写作的逻辑;题主还可以引导孩子做主题管理,将积累下来的资料做一个分类,必要时做定期的回顾,温故而知新。这样,在输出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东西,以及知道从哪里调用。
另外,写作的能力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一味地输出,却没有对输出进行反思,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也会使写作水平的提升变得更加困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写作老师或专家帮忙指点;题主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回看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不定每一次回看,都会有新的发现和可作润色之处。
参考文献
[1] 万云英 任美玉,小学生(低中年级)写作初探,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选,1984年
[2] 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3] 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1958
往期精选内容
「以后都是人工智能了,我读书还有什么用」这种说法对吗?
人工智能时代,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超越机器人的能力?
什么是核心素养教育,幼小段的核心素养教育如何体现?
如何培养出自驱型学习的孩子?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和我们一起推动核心素养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