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信表达是我们乐于见到的,如何帮助孩子做到,我从孩子的安全感和存在感两个方面展开。
三个思维误区:
1、自信不是教出来的,来源于孩子被家庭支持的 安全感 。
2、孩子愿意表达观点和感受是想要自己被感知,而不是父母用来满足内心匮乏这些的「工具」
3、技能层面是一个载体,载体是为了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契机。
——01 安全感与自信
先说说自信本质:我相信我不论我会变成怎样,始终会得到父母的爱,我对此有信心。(后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论)
带着这份信心,孩子会在成年后的重要关系和人际关系中重复这个信念模式。
例如【我相信我能拿到这份合同,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如果这次不行,我仍然有机会。我相信我可以……】
——02 孩子的情绪表达被阻断及影响
很明显,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是通过情绪表达的,这是和孩子的生长发展相关的。在6岁前,孩子的理智脑没有发育完全,TA表达感受的特定方式(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唤醒父母潜意识的焦虑恐惧。
这种方式大概率不被接受,而且被认为是错误的,需要立即修正和重建。
也正是父母这种下意识的拒绝和否定,孩子用「情绪」表达这个方式被阻断了,会认为自己是不安全的、产生容易被抛弃的恐惧,内化「我不配得的,我不重要」感受,并 把这种感受当成事实真相 。
感受当成事实是6岁以前的孩子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
孩子变得不安全、不自信的第一步是:我不确定我这样做,我的父母会不会抛弃我,不爱我了 。我好像没有退路了。
所以允许孩子情绪流淌,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是很关键的。
——03 存在感=被感知
感受不等于事实, 但是感受是真实存在的,而事实是因人而异的。
换句话说:我看到的是我的真相,对方看到的也是他的真相。
我们常常带着担忧对孩子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你的感受是错的,你不该这么想。
我们可以换个方式,确认孩子感受的方式: 你的感受是真实的,这种感受确实很逼真。你一定有你的理由。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话的底层逻辑是:放下自己的滤镜去真实的看见对方的存在。一个人的真实存在被其他人感知到了被接纳了,TA的生命,就瞬间被点亮了。
——04 回到问题本身
孩子关心的是:自信表达感受和观点后,是否安全,是否被感知到存在。父母要回答孩子这两个疑惑,也是需要父母提升自省能力,营造平等尊重的家庭氛围。
能否自信公众讲话, 能否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力等等,这些技能层面都是可被复制和训练的载体。
而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被稳固的。
具体的稳固的方式,是我一直在重申的:接纳与共情。在此不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