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亲子

为什么茶那么苦,大人还是喜欢喝?

2021-10-11亲子

如果真是人类幼崽问的,那答案还真不一定得说茶。

人家只是真的很好奇,为什么大人喜欢喝苦的,毕竟在孩子世界中,苦的东西不好喝。

人家关心的是,为什么你喝他认为不好喝的东西。至于是茶,是咖啡,是药,无所谓。

上个高度的话,就是——为什么别人喜欢的和自己喜欢的不一样。

我家人类幼崽,管一切不香的气味叫「臭」。薄荷的味道,皮蛋的味道,韭菜的味道,白醋的味道,诸如此类。

我们大人呢,管薄荷味叫「薄荷味」,管韭菜味叫「韭菜味」,是因为我们一次次闻过这样的味道,把一次次薄荷糖、牙膏、真薄荷、薄荷饮料……中的味道,归类在一起,形成了「薄荷味」的概念。

因为孩子年龄小,也缺少经验,所以会叫薄荷味是「臭」。

同样,因为孩子年龄小,也缺少经验,所以会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自己熟悉的「逻辑」,来判断别人的选择 ——我觉得苦不好喝,你却喜欢喝,好奇怪。

(好像有部分大人也是这样呢)

一般大人就很少问,「为什么咖啡那么难喝,还有人喜欢喝」这样的问题。就算真不理解, 也能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迁移理解「人各有爱」的道理。

如果幼崽年龄不大,倒可以试试不纠结解释「为什么我觉得茶好喝」,否则就陷入了一样的「为什么我喜欢的你不喜欢」。

孩子这种「为什么」的背后,更多的是「具体解释」之外的情感的表达 ——看到你喜欢喝他觉得难喝的东西,觉得真奇怪,说不定还有一丝可怜你呢。

对孩子的有一类「为什么」,思路方向可以是「抓大放小」,抓住大概念,放弃小细节 ——

这个问题中,可以试试去抓「味道」,去抓「人各有爱」,而放弃「茶」这个具体的小细节。

例如,不妨借这个机会,带孩子探索一下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咸辛麻。发现,酸中,有醋的酸,同是醋,白醋陈醋又不同;有的酸是甜中透出的酸。

这样,在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孩子以后才更有可能理解大人所说的「苦中透着甘」之类的话。

例如,不妨记住这个问题,日常带孩子注意关注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爷爷奶奶喜欢吃肉,爸爸喜欢吃菜。自己喜欢吃肥肉,妈妈喜欢吃瘦肉。姥爷爱吃饺子,姥姥不爱吃饺子。在外面吃馄饨,看到有人放很多辣油,有人不放。有人放香菜,有人不放……

这样,在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中,孩子以后才更有可能理解大人所说的「人各有爱」之类的话。

孩子的很多「为什么」,我们都无法给到特别详细的答案,也不可能在一次「为什么」的问答中,就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面对他们海量的为什么,不用着急一时。

关于茶,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越来越多的书,了解越来越多的历史与文化,自己尝过不同的味道,慢慢理解「苦」也有很多层次,慢慢理解「为什么茶那么苦,大人还是喜欢喝」,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爱喝茶的人。

孩子的很多「为什么」,最大的价值,也不是我们给到他们特别完美的答案,而是尊重他们的好奇心,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的发问,启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的探索……

做一个陪伴者和支持者,就足够了。

另:茶是真香啊~

我是大泡泡,儿童课程设计师,知乎母婴盐究员,知乎版十万个为什么审编团成员。从事儿童探究式科学教育工作,让我平时对孩子们的为什么和好奇心特别感兴趣,也会和家长分享亲子探索的方案。欢迎关注呀~

更多「为什么」和「怎么办」:

当孩子问「在哪里能捡到恐龙化石」要如何回答? 如何跟孩子解释「为什么冬天的太阳没有夏天的热」? 当孩子问「为什么我不能去其他星球生活」要如何回答? 如何跟小朋友解释「为什么坐车时不能坐在第一排」? 如何回答孩子问我「为什么电饭煲知道饭熟了」? 当孩子问「太阳公公在哪里躲雨」要如何回答? 如何回答孩子问我「为什么要戴口罩」? 如何向孩子解释「一会是多久,很快有多快?」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