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新闻

有哪些看似精妙实则很蠢的设计?

2017-09-11新闻

鸳鸯泡面

康师傅之前推出了一款「鸳鸯泡面」,这泡面的设计, 看似满足了大人的贪念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实际上, 是给全都要的大人的教训 —「除了代价,什么都得不到」。

生而为泡面,就该很便宜。 但这盒泡面定价30,我折扣价买的——20元。康师傅,你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误解, 你只是混泡面,不是混血,真的没有那么特别。

正常情况下,30元,不是可以买 1包 ,是可以买 1打 泡面。所以我以为它至少能让人避开「一包吃不饱,两包吃不完」的尴尬。没想到,避开,确实是避开了, 但避开的不是前半句,是后半句。 它是把一包泡面拆开卖,两块面饼加起来才68克,比一桶红烧牛肉面的面饼还少。

本质不特别,分量也不足,为了加价,康师傅觉得自己可以给它加点「 情怀 」,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三个字—— 「泰酷辣」 (释:即没什么话说还要强行说教)。

生而为泡面,就该很方便。 打开鸳鸯泡面,看到这个配色根本不像一套的碗,我陷入了沉思:「这算一次性用品,还是循环餐具」?当成循环餐具吧,新碗使用前,得洗一次,吃完后,得再洗一次。吃个泡面,如果要洗2次碗,那它在我这, 就不是鸳鸯泡面,是鸳鸯干脆面

还好,「泡面」变「干脆面」的惨剧发生前,我想起了自己身为广东人的生活经验,参照茶楼喝茶,不知道干不干净的餐具,过一遍热水再使用就行,走点心理安慰。

吃完后,就不用考虑洗碗问题了,因为碗的质量还是很一次性用品的,加热水后,它就变得特别烫,不敢触碰的温度。另外,要用力往下按,卡住中间的隔板,不然水就跟秘密一样,泄得到处都是。

拆了差不多10个袋子,还配备两把勺子,就为了吃「试吃分量」的泡面,这种行为,约等于「盛装出席别人的婚礼」,看上去好像很有仪式感,但确实没必要。

鸳鸯泡面,我以为会跟鸳鸯锅底一样,是「白玫瑰+红玫瑰」这样完全相反的组合,毕竟这才有意义。没想到,它的混口味,一个是酸Q金汤肥牛面,一个是辣S藤椒牛肉面。

一半酸辣,一半藤椒辣,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广东人/重庆人眼中的微辣与正常辣,其实没差,都是太辣/不辣

这点泡面,康师傅居然觉得能做「三吃」,量极少,还能分成多份多用途的,我只见过我的工资。

吃起来,无论面还是口味,都是传统的「廉价泡面」感,面充满油炸味,汤的味道就是调味粉的重口。酸Q金汤肥牛面就是酸辣味,辣S藤椒牛肉面就是藤椒味。

这盒鸳鸯泡面倒也不是没有一点好—— 我刚刚看,它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