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中国人哪些观念是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2013-01-31知识

首先质疑

@罗登

1,不重视细节,不重视数字化管理,不习惯量化,确如黄仁宇所言。

这个不对,世界上最重视细节的日本人,也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出身,与中国南方一样属于水稻种植区,种植水稻劳动繁重,供养人口数量巨大,使得中国南方人和日本人一样,精耕细作,农业时代的单产远远超出世界同区域国家,中国的手工艺品如丝绸、瓷器等在近代以前长期领先世界,以至于工业化初期的英国除了输入鸦片以外几乎无法在贸易上与之抗衡,这都是需要追求细节和严格工艺程序的,中国在秦朝时兵器工业已经实现了标准化、量化和责任到人的规范化管理,虽然后期没有跟上,但在手工艺方面的总体成就在农业时代是名列前茅的,日本在刀具生产等方面至今都有优势,中国在细节、数字化管理和量化方面在程度上不如大机器工业时代的列强,那是生产规模、国家管理形态决定的,不能说是观念上的问题。

2,习惯熟人社会,习惯常例和约定,不习惯成文法。现代工业文明之后的陌生人社会,重视契约精神,大城市诞生多种文化的容忍和共生催生的宽容精神在农业社会是没有的。

关系型社会、不习惯成文法这个同意,这是农业时代人口流动不足、生产协作主要在熟人间发生造成的。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在文化方面是最具有宽容精神的文明之一,仅次于印度,中国自始至终没有主导型宗教,而是容忍多种宗教和本土信仰共生催生,儒家对佛、道等各种思想不断融合而非简单压制,最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意识形态,我D的党章一路下来不断修正,却基本不否定从前的思想,也是这种融合模式的体现。中国文化是「太极」的思想,承认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转化,而不是西方的上帝-魔鬼式、你死我活的对抗模式。因此中国不需要敌人,中国人最关心的是管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的宗教迫害只会发生在宗教势力威胁到世俗政权的时候,从来没发生纯宗教意义上的战争。直到今天,如果官方或者民间对某种意识形态表现出极大的敌意,那就是自身利益或者安全受到了强势意识形态的挑战,前者如毛时代对资本主义,后者如义和团对基督教。今天中国的不宽容,不过是弱势文明的一种自保反应而已,中国的不宽容,比起处于弱势期的一神教国家,如现在的穆斯林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都要弱的多。

3,本质上,追求短期效益。因为靠天吃饭,对长期计划和安排缺乏耐心,往往只重视眼前效果。做事情急功近利。

靠天吃饭形成中国人重视经验和老人崇拜的观念,因为东亚季风区的气候年际波动较大(较印度南亚季风区而言),年景时而极好,时而极差,所以老人的经验受到重视,但是和沙漠那种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一神教观念不同,物产丰厚的发达农业社会虽然敬畏老天爷,却有总结规律与之周旋的心态,因此中国文化里常常开玉皇大帝和执掌气候的龙王的玩笑,一神教徒却不敢开上帝的玩笑。因此中国农业社会的观念中绝没有追求短期效益的部分,相反,中国在历史上是长期计划制定、执行和完成方面最出色的国家,没有之一。作为农业发达的治水型社会和祖先崇拜为特点的宗族社会,因为需要建造长城、大运河、大型水利工程、长期对泛滥的黄河进行治理,中国对历史有全世界最为精确和长久的记录,对以上大型工程有耗时长久的建造、长期的修缮和管理。很多今天还在发挥效用。中国有建造大型工程、好大喜功的传统,但有不少确实是从长远出发,令短期效益受损,如修长城覆灭了秦朝、修大运河覆灭了隋朝,取而代之的汉唐却是中国最发达的时期,受益于长城和运河极多。今天中国给人重视眼前效果的印象,是发展过程中浮躁的赶超思想的体现,本质是一种辉煌过去和惨淡现实对照下形成即自卑又自傲的扭曲心态后体现出的急功近利,与农业社会无关。尽管如此,长期执政的GCD在长期计划的执行方面仍有很多的亮点,如高铁、探月等计划。

4,物质短缺一千多年,基因中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已经成为下意识。

基因中有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这个同意,但是原因说反了,中国的物质短缺一般只发生在改朝换代和近代以来。其余大部分时期的生活水平都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物质短缺一千多年"真不知从何说起,而且凡是追求物质享受的都是祖上曾经阔过的老文明,因为见过世面,长期奢华过,才能保留这个传统,如希腊人、法国人、意大利人,都是阔过的。凡是勤奋又不重视物质生活的,祖上都穷的一塌糊涂,比如在英国人看来,美国人是Yankee。德国人作为日耳曼蛮族的后代,祖上是群树林里的猎人,给罗马人当雇佣兵打仗的,崛起前也是混战了几个世纪。英国人在没有取代西班牙和荷兰之前,不过是个穷困潦倒的海盗之国。日本人历史上是能吃饱米饭就很不错了。」历史是被一群穷疯了的人改变的「。历史的兴衰就是这么个规律,现在世界上的大民族,没有一直都辉煌的,未来也不会有。

另外还有一些农业社会的特点:

(1)重视生育,生育中极重视男婴,这是农业随劳动力才能扩张,而男性为主要劳动力决定的

(2)重视家庭和宗族观念: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人的信仰就是祖先崇拜,这是农业生产主要以家族展开决定的,除此之外,什么老天爷和各路神、仙都不重要。都是有问题时可以去求帮助,没事的时候可以拿来开涮的对象。

(3)重储蓄、轻贸易:这是农业生产年际变化大,需要未雨绸缪之故,而自给自足的家族式生产单位,倾向于内部生产所需的产品,而不是与外部发生贸易联系。

(4)重视秩序,服从管理者: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带来秩序,解决家族完成不了的问题,比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如果不能带来稳定的秩序,完成任务,就没有合法性,不能」行天道「,就会」失天命「,就做不成」天子「。」有德者「可「替天行道」,取而代之。而如果天子天命未失,就要人人服从,不服天子者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会」犯天威「,」人神共诛之「。这与商业社会的不同是,商人不是物质的直接生产者,是通过与人打交道从中获利的,其交易方式和规则需要随时通过谈判来调整,所以商业秩序重视公平,对一个人不公平,可能形成交易规则,所有人都会受损,所以大家要联合起来闹,把规则弄公平。农业秩序重视稳定,农业社会方式和规则变化都很小,对一个人不公平,其他人只要埋头生产,不会影响到你,但是闹起来,大家都会受影响,没法子种地了吃什么呀,对不?所以除非规则的改变超出了大家的忍耐力,大家都不喜欢闹事的。当然当今中国只能说是三分之一农业社会了,闹事的越来越多了,不过比起西方那种商业社会,和管理者议价的意识和手段还是弱很多。

-------------------------------------------------------------------------------------------------------

@罗凯

的启发,增加几点(可参考罗凯的答案,我基本赞同):

罗凯提到的几点: 1.对时间的观念不同。

我的看法:其实中国发达的农业社会的历法对于农业而言是很精确的,中国历法是阴阳历混合,即参考月亮的运行也参考太阳的运行,较其它太阴历和太阳历更为适合农业。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作物生长的控制精确到几天之内,是长期经验的总结。至于节日,中外都是用来休息的,中国节日的休息选在非农忙,易出游的日子。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都是如此。工商业社会的节日因为不受气候的影响,理论上什么时候都可以,实际上是选择有宗教、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日子。

2.对婚姻,家庭的观念不同。

.我的看法:家庭关系就是大家族和小家庭的区分,这是农业流动性不足造成。

3.对感情的观念不同。

我的看法:常常有农业社会的脉脉温情之说,农业社会总体上更亲近自然,更容易安抚人的动物性的心理需求,人的情绪更稳定。工商业社会更为冷漠,人的流动性更大,机械的非自然环境容易使人异化,精神疾病的比例更高,改善方法是强调通过建立各种社会组织来联系有相同爱好或者需求的人群的感情。

4.对法律和道德的观念不同。

我的看法:农业社会轻视法律,重视道德,重感情和自律,的确和熟人社会有关,工商业社会重视法律,强调理性和他律,一方面强化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一方面加重了社会冷漠的蔓延。「小悦悦」事件,与其说是中国人道德的滑坡,更不如说是商业化条件下,被迫离开熟人社会,拼凑出的一个畸形的追求商业利益的「生人社会」对他人冷漠感的体现,反映的是农业社会秩序已经瓦解,工业社会的自助体系未能建立情况下,一种社会关系真空情况下形成的悲剧。

由此也可以看出,发育良好的工商业社会是排斥农业社会自上而下的集权统治的,因为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势力一旦壮大,必然会对政府管理的权力形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