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成都的路网为什么与东西走向呈三十度交角倾斜的,而不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道路走向?

2012-10-21知识

本文首发于知乎,这个回答,后来我们专门做了一次讲座:

走在今天的成都城内,细心的市民也许早已发现,与人民南路、蜀都大道中段等近几十年才修成的道路不同,北大街、南大街、浆洗街、太升路等众多在成都有着一定历史的街道都并非正南正北走向,而是大致呈北偏东一定角度。打开一张成都街道地图来看,还有更多呈同样角度的老街道映入眼帘……

为何老街道几乎都呈北偏东?这是否是成都街道的历史传统?文物考古部门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比如在翻修成都市体育中心时,便挖出了北宋时期的城市主干道遗址,当然也是北偏东方向

北偏东这个角度到底是多少?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测量出来,北偏东28.5度,作为一个棋盘四方城市来说,也就相当于于东偏南28.5度---顺时针扭转了28.5度。

那这个角度是什么来历?斜城之因众说纷纭,大抵不过这四种:

1,风水之说

2,日照说

3,朝向秦都说

4,雪山之说

有德高望重的专家论证成都斜城来源自东北来风与西北来水,成都长年刮东北风,岷江又是从西北而来,加之成都东西两侧的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便是北偏东朝向,以此判断古人依此修建了倾斜的城池,一能通风,二能镇水。这一种说法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信者众。不过这样的解释,从心证可得,但缺乏物证,也就是说仅仅是想当然尔。

实际上,在先秦时代,成都平原的水系和现代有很大不同,首先绕城而过的府河就不存在,目前我们能看到的符合街道朝向的府河,实际上是唐朝时候才人工开掘,为的就是沿着即成的成都街道(罗城)形成护城河。在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之前,这一地区的河流不光杂乱无章,而且时常改道(成都十二桥遗址据信便是被河流冲毁),而且除了府河比较贴合街道朝向以外,成都古河道中最为重要的检江、郫江、金水河、解玉溪,都和街道布局无关。所以,水系导向之说当可否定。

至于风向说,和上面的河流一样,很多人拿现在的气象资料来推导三千年的先秦时代,实在是有点儿刻舟求剑之嫌,现代气象资料表明成都主导风向其实是静风,占40%,而东北风其实只占10%,而且这只能反映现在的成都气象条件,在历史上全球性的大规模气象变化也屡见不鲜,譬如说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升温」,五百年前的「小冰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区域气候,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自然有不同的大气循环,任何一地的主导风向三千年来毫不变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况,连四五十年前的风向和现在都不一样,在1970年代的数据表明,成都在最需要通风的7月夏天是主导风向南风,最怕通风的1月冬天才是北风(杨吾扬,董黎明;盛行风向与城市布局的关系[J];城市规划;1978年05期),那么在遥远的古代,风到底往哪儿吹,谁现在说得准呢?

所以,所谓古成都街道朝向由风向决定的说法,一来没有数据支持,二来没有古籍记载,三来也缺乏同类型城市布局来佐证。而且还存在这样一种猜测:不光古时候的成都不一定刮东北风,连现在东北风都有可能是由城而来:先有了斜城斜中轴,然后沿中轴一线修建了若干城市,由于热岛效应的复杂干扰,反过来影响了盛行风向。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蜀国多雾,为了获得更多的日照,才将建筑都给东南和西南都开了窗户,这样街道也就偏向东南了。这和风水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不严谨,容后细细分析。

后来还出了一种解释为秦灭蜀后,将城市朝向改为对准秦国都城,可以三千年前的地理测量水平来看,要想对齐千里外的超视距地面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近年来由于成都天气好转,西面群山已经数见不鲜,有周礼爱好者根据古文典籍推论位于成都西北的四姑娘山幺妹峰就是传说中的昆仑,成都斜向是为了祭祀地极「昆仑」而形成的,这也是犯了不求甚解的错误:昆仑原意并非指山,成都街道也并未对准幺妹峰。

当然,成都斜城的来因不是无中生有的,成都的斜城朝向,的确是由一个「神秘」的事物所确定的,这一方位,远比所谓风水或者雪山定位要精确的多。

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到万里之外,在沙漠中有这么一片成都人肯定很熟悉的废墟。

怎么样?眼熟吧。我们再排在一起看看:

相隔一万里,跨越两千年,成都和这一片废墟就这么无缝连接了!

都说人类起源于非洲,文明起源自埃及,这片废墟就在开罗南部不远的加龙湖畔,纬度和成都相近。此地是公元前三百年的一座城池,Dionysias,以希腊酒神的名字命名的一座托勒密时代的城址。千年过去,只剩一片黄沙淹没,但万幸的是还矗立了一座完好的建筑,这就是埃及最小的大牌神庙:加龙神殿。

这个神奇的神殿是这个样子的:

小小的一扇门,正对东南方向,这小小的加龙神殿实在是庙小菩萨大,这里面供奉的是太阳神荷鲁斯,而在门楣上,就雕刻了属于荷鲁斯的专属符号:太阳神翼。这,这这这难道和太阳神鸟什么关系?!神奇!

这个太阳神翼,是这样的:

加龙神殿最神奇的时候是什么呢,日光节。埃及的日光节是什么时候呢?12月21号或者22号。很眼熟吧,这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冬至这一天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阳光从神殿唯一的一扇门直射入神殿,经过4道大门后直抵内殿最深处,照亮了荷鲁斯的雕像。这一天成为节日便是庆祝太阳的新生。

全埃及庆祝太阳的日光节的圣地只有两个,一个是这个最小的神殿,另一个是位于底比斯(现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这个是埃及最为著名,也是最大最辉煌的神庙。建于四千年前的卡纳克神庙供奉的是另一个太阳神:拉。

卡纳克神殿的日光节景致更加辉煌,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底比斯这个埃及古都的城市规划吧:

还是和成都几乎一致吧。

难道成都的城建规划是从埃及来的?

你想多了。。。或者说你想少了。。。

不光是在埃及,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类似朝向的城池。

约旦杰拉什,被称为「罗马之外的罗马」,「东方的庞贝」,这里现在是一个旅游胜地。

让我们在卫星遥感照片上看看杰拉什的倩影

这条」罗马大道「,正是杰拉什古城的东大街。
大剧院的舞台,也正是东偏南28度左右

意大利诺尔巴古城

另据都灵理工大学的Amelia Carolina Sparavigna教授考证,庞贝古城,维也纳古城,也都是这样的斜向布局

  • 【The Ancient Norba and the Solstices】 Amelia Carolina Sparavigna 都灵理工大学
  • 【The Town Planning of Pompeii and Herculaneum Having Streets Aligned Along Sunrise on Summer Solstice 】Amelia Carolina Sparavigna 都灵理工大学
  • 【Wien and the Winter Solstice】 Amelia Carolina Sparavigna 都灵理工大学
  • 最后,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岸边的纳西里耶,这里有世界最古老的城市遗址,距今7000年的乌尔城(被称为人类第一座城市),纳西里耶至今也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是仅次于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的伊拉克第四大城市,第四城啊!让我们看看纳西里耶的街道布局吧: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四周没有山,也没有东北风,这座纬度和成都相同的伊拉克城市奇迹般的和成都使用了同样的街道朝向,东偏南28度半!实在不敢称此仅仅为巧合。

    为何世界范围内有这么多相同朝向的城市?难道城市规划还有个国际标准?!别开玩笑了,那可是两千年前!

    您别说,还真有。

    当然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师没可能凑在一起开个国际学术交流会,指引他们做出同样选择的,原因就是前面所提到过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城市定位也要靠太阳。这些城市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朝向冬至地平线上的太阳!为何如此?远古人类走出非洲,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现了天空的奥秘,在那个时候他们就知道如何依靠日月星辰辨别方向,然后掌握了天文知识的古人再次向四面八方散开去,这些人群都携带了同一个根源,在东方和西方都同样把太阳当作信仰。

    是的,太阳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崇拜。

    成都的街道朝向是东偏南28.5度,在成都的西郊,金沙遗址的中间,有一个被称作古蜀大社的祭台遗迹,其朝向也正是东偏南28.5度。不用说,在金沙时代,太阳正是从这个方向冉冉升起。 说到这里,2009年曾出现一篇报纸报道【金沙遗址祭台对着天上星?】,声称金沙祭台朝向为23.5度,「杨振宇大胆地设想,在每年春分(3月22日前后),初升的太阳正好和祭台的朝向是一条直线」,这篇文章犯了很二的天文常识错误,怀疑是记者胡乱写的,天文学家杨振宇躺着中枪。但这样一篇谬文却被前面两个论文作者所摘引,风水说的那位专家不加怀疑的引证此文,另一位持雪山说的爱好者虽然察觉有误,却因此对金沙的天文因素完全否认,甚至否认金箔就是太阳神鸟,进而否认世界宗教崇拜太阳,这又是被小记者带到沟里去了。

    为什么是28.5度?口说无凭,上stellarium模拟呗!stellarium是强大的天文模拟软件,我们用它来了解地球章动对日出方位的影响,得出三千年前真正的日出方位:

    在金沙遗址不得不提的就是太阳神鸟和九柱明堂遗迹,太阳神鸟自不用说,这是很清楚明白告知我们金沙时代至高无上的太阳崇拜。而九柱明堂,则默默的向我们讲述了成都三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建城史:在世界范围内那么多古城,能将太阳崇拜深深烙入肌理化作大街小巷一直延续了三千年的, 只有成都。

    关于成都的建城史,很多研究表明始于先秦,尽管有金沙的发现,但金沙与现今的内环范围的成都老城还是被视为两座城池,连成都的斜城布局也被认为是由张仪筑龟城而来。但九柱明堂却明明白白的显示:成都并非是和金沙完全独立的城市,这龟城,完全是金沙城制的拓展 ,连街道朝向都原封不动 ,用现在的话来说金沙是老城,龟城是向东向南发展的开发区新城。

    2002年12月,考古团队在金沙遗址祭祀区东部发现了一个建筑基址,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万幸仍然幸存9个柱洞,虽然2个柱洞在机械施工时遭到破坏,但整体布局一日清晰可辨。建筑遗迹平面呈长方形,与其北面的河流方向一致,修建于商代晚期,距今3000余年。著名的太阳神鸟金箔便出土就在九柱洞的附近。

    这九个柱洞,据社科院杨鸿勋研究员考察,应该就是古籍中「黄帝明堂」在蜀地的复制品,据杨的考证,这种类型的明堂,为「干栏」式建筑,「干栏」二字的音转,便是「昆仑」,昆者,「丨」也,读作gun,亦即杆也,棍也,仑者,「侖」也,从字形来看,就是一个顶上有茅草篷的高脚亭而已。而「高」「亭」「京」等字,甲骨文的字形非常相近,原意也就是高台,高脚屋的意思,在金沙出土的九柱洞,正是这个高脚屋的地基。这个被称作古蜀大社的「黄帝明堂」,就是「京」。被用来担任国家大祭的明堂,其朝向自有讲究,作为有深刻太阳崇拜的金沙王国,自然会和世界优秀民族同样,选择朝向太阳的方向。

    我们说这种高脚亭的明堂就是「京」,自然,金沙遗址就是王京了。在古蜀大地上曾经崛起过众多史前城池,只有到了金沙时代,蜀文化才真正发展成不从属于其他王权的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同样在古蜀诸城的城建标准上可见一斑。(又是一个国际标准?!)

    众所周知,辉煌的古蜀大地上还有一座辉煌的遗迹,三星堆。这同样是一座城池。考古人员发掘出三星堆的城墙后发现,这座城果然还是歪的。歪多少呢?东偏南35度。郫县,也有座古城遗址,就在现在的「古城镇」。果然也是歪的, 歪多少呢?东偏南35度。在成都北大门曾有座雄伟的羊子山土台,被推测是「灵台」在古蜀的复制品,它也是歪的, 东偏南35度。而我们说到的金沙明堂和成都街道偏多少呢?东偏南28.5度。

    WTF?!什么鬼?!竟然有这么大的偏差!这!不!科!学!

    有专家也曾专门著文来论证古蜀国利用了并存的两种方位系统,四正与四维,并大笔一挥,将前述几座城池的朝向给改成了45度,还给出了一个「一般允许在5°以内」误差标准,以此论证成都斜城「接近45°」,来自于先民对风水山川的丰富认知。殊不知,这是在南辕北辙的斜路上被带的越走越远了。

    专家说的数据不一定正确,让我们自己测量一下吧:

    羊子山土台:

    郫县古城:

    三星堆古城:

    古蜀地存在有那么多城池建筑有非常精密相同的朝向,却也和严格朝日的金沙不兼容,这看起来也不想是随意为之,那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原因?!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些城池也是遵循了同一个建城标准。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少见。古罗马常常到处扩展, 意大利的研究者就指出,他们的殖民地都遵循了当地冬至日出这样城建准线。那么,古蜀地的哪些城池是否也是某个政权发展到西南的殖民地?遵循的是政权王京的建筑准线?

  • 【Roman Towns Oriented to Sunrise and Sunset on Solstices】 Amelia Carolina Sparavigna 都灵理工大学
  • 东偏南35度,这是神秘的35度。会是那个都城的冬至日出?如果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只有在北纬48度才能见到东偏南35度的日出。放到中国,已经是哈尔滨附近了,这里会有什么王京?

    但如果有山呢?

    果不其然,在金沙遗址重见天日后三年,在某一个都城遗址发掘出一个令人震惊的重大发现。

    这就是陶寺观象台。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个四千七百年前的天!文!台!为什么说是天文台呢?因为在这里发现了十二个定标点,分别可以定位一年内从冬至到夏至的二十个日出

    陶寺观象台其实在北纬35附近,这个北纬35其实是巧合,按理说不应该看到地平线上东偏南35度的日出。但是,观象台以东是崇山,山有些高,等到日出从山头冒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东偏南35度了。

    陶寺观象台是在什么位置呢?

    这个厉害了,陶寺观象台就坐落在被考古届大胆猜想为尧都的陶寺遗址。

    陶寺是否「尧都」?学术界其实还存在争议,但共识已经形成:从拥有大型天文台,拥有大型宫殿、墓葬、大面积城址来看,它表明距今4300年之前,陶寺很可能已经形成一个早于夏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

    在陶寺之后,如果这个政权往西南方开拓殖民地的话,正好是四千年前宝墩古城群建设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水患严重,城池兴废交接,夏末商初时于三星堆建了一座大城(据考证三星堆其实存在两套城墙,一套城墙(西墙)倾斜同于陶寺日出,另一套,东墙,则同于偃师商城)。于商末时再毁于马牧河泛滥。

    这些城池,似乎都还是臣服于中原王朝的殖民地式诸侯邦国。所以在城市建设上,也沿用了陶寺古都的日出方位,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吧。

    而在商末周初时,金沙这个地方已经崛起了一个独立的王国,有可能是为了宣示自己能够自己给自己定个标准,他们的建筑使用了一个本地日出方位,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总之,金沙人已经认认真真的修建了一座延续三千年都未改变朝向的城池,作为正式的蜀国,矗立千年,直到秦国大军压境,张仪再筑龟城也无法改变这座城市对太阳的向往。东,偏南28.5度。

    蜀都大道尽头的日出,摄于2017年12月10日
    蜀都大道尽头的日出,摄于2017年12月18日

    冬至的日出视频哦

    又过了两千多年,世界上其他崇拜太阳的城市已经被黄沙淹没,只有成都,世界上唯有成都,才是如此完整的保持了三千年前的城建规划,这太阳神鸟的市徽,还能有比成都更合适的么?

    等等,还没完~

    来,让我们把东大街保持朝向,延伸280千米。

    来到了重庆。

    重庆的街道七斜八歪的,有什么好看?!

    还真有:我们来解放碑看看吧,解放碑,半岛最高点,当年筑成都龟城的张仪也在此地筑江州城,当时的江州城基本上是从朝天门到解放碑,在遥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小什字和解放碑附近的十字形道路也是保持斜向布局。同样,解放碑的街道也是正对冬至日出。

    当然,重庆的指向并不是成都的28.5度,而是30度多。无他,此地有山,山头日出朝向自然偏南一点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