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2019-12-12知识

因为乖的孩子没有自我。

当自我缺失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出来了。

1、了解「自我」

心理学家总是在说「自我」,「自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东西?

简单来讲,我认为:自我就是有关「我」的一切。我的感受,我的观点,我的需要,我的追求……我们常说:「一个人有自我」其实意思就是:他了解自己,基于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能够开展他的各项活动。

这一些种种关于「我」的一切组成了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可以回答:「为什么我是我?我不是别人?」每个人的集合都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集合是有边界的,就像是这个人一样,他和世界接触的时候也是有边界的。有自我,就明白自己的边界在里。与人相处,在世界中生存自然有存在感。而没有自我的人,他不知道自己的集合坐标哪里。不论是与人相处的时候,自己没有感受没有思考,他人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感。在世界中生存的时候,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自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的科学家说:在妈妈肚子里面,宝宝就有自我意识了。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叫做点红实验,这是研究儿童自我发展的经典实验。研究对象是3——24月的婴儿,实验者在婴儿脸上无意点上红色,在面对镜子时,如果婴儿发现红色,摸的是自己的脸,说明知道镜中人是自己。摸镜子则反之。实验证明24个月的婴儿都可以明确确认出镜中人就是自己,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区分,这是自我意识出现的标志。(Amsterdam, 1972)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在这之前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是完全自我中心的,认为外界的一切都围着自己转,不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

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就是两个:第一个飞跃期就是1-3岁,儿童可以以「我」来标志自己;第二个飞跃期就是12-18岁,也就是青春期。表现有以下几种: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在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重重将很多心智运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还有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觉人们总是用尖酸刻薄的态度对待他们。慢慢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2、什么阻碍了自我的发展?——家庭中的非爱行为

什么是非爱行为?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换一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在家庭中,多是父母这样教育孩子。

所以很多家长要小孩子乖,要听话,要懂事,就是一种非爱行为。他们认为乖、懂事、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家长把一个自己认为好孩子,对你好的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也不论这究竟是不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

「只要你听话,妈妈就奖励你。」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这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你怎么那么麻烦,乖一点不行吗?」

……

孩子们自然以家长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压抑了自我的发展。「乖、懂事和听话」是父母的要求,但是,孩子自己本身呢?他们的感受,他们的观点,他们的需要完全被父母忽视否定,甚至打压了。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空壳子。听话懂事是重要的,别人的要求是重要的,但是我是最不重要的。结果就是孩子长期忽视自己,形成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强迫……

马思纯就曾经坦诚自己得过抑郁症,她在分享抑郁症的感受时候这样说:自己抑郁症是因为自己的个性造成的,自己的个性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小心翼翼的。

这种小心翼翼是因为自己的个性,更具体说是因为家庭教育而来的。

在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她的意志之上,让她慢慢失去了自我。

3、我们怎样培养有自我的孩子呢?

反思以上,我们怎样培养有自我的孩子呢?

起点就是:拒绝非爱行为,爱孩子首先看见孩子

心理学总在说看见就是爱,到底看见什么呢?要看见孩子的感受、观点、需要……如果我们打着爱的旗号去爱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之上,孩子的自我就会消失。但是我们把我们的意志放在一边,先去关注孩子:他开心吗?他的感受怎样?他是怎么想的?他需要我做点什么?我相信,从这一点开始,父母就自然而爱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和孩子相处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纵容溺爱,而是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这样孩子的自我就在你的看见中慢慢生长了。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他也会慢慢接受你的要求,也会懂得一些规则。这样的爱才是真的爱。

@知乎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