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从【三国志】看诸葛亮是如何掌握军事权力的

2019-12-11知识

一、三国志的写作背景

三国历史历经文人墨客吟咏流传,加之民间说书艺人于市井坊间宣讲评书话本添枝加叶极力渲染,虽已流布天下,却也文史不分。加上西晋以篡位建国,得国不正,避讳尤多。以至于晋室治国,讳言忠义。不得已,甚至到了以孝悌代之的地步。这是史学界早就公认的结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蜀汉旧臣李密,为了推辞西晋朝廷的征辟,就打着孝悌的名义写出了千古名篇【陈情表】,反过来将了晋武帝一军。我素来喜欢读【陈情表】。【陈情表】是骈文,读来金声玉振、掷地有声。仔细品味,甚至有斩钉截铁、干脆果断的感觉。我常常觉得,这不像是上表,更像是檄文。一篇文章,写得入情入理,乃至于声情并茂,溢出纸张,真可谓是精彩绝伦。

同样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哀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阮籍,就不敢说话。司马昭安排钟会数次探问他的观点,乃至于要和他联姻,阮籍都装醉躲过了。以至于司马昭说「阮嗣宗至慎」。弄到最后,司马昭要当晋公,阮籍还打算装醉。但是逼他写【劝进表】的人就一直催促,最后阮籍还是写了。在被迫写了【劝进表】以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大约在同一年(也有说在早一年),阮籍的朋友嵇康也被杀害——也就是著名的「广陵散绝响事件」。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西晋王朝的统治者晋武帝,授意他的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命令陈寿编撰【三国志】。

西晋自曹魏而来,占据中原腹地,即便不说是人才济济,也不能说是朝中无人。然而这么重要的历史编纂工作,竟然要找一个蜀汉旧臣来写。这不是仗着自己在朝中有关系,把最棘手的难题扔给别人干吗?文人之善于避祸,可见一斑。

这真的不是一个好差事。

二、陈寿对诸葛亮的记载

在曹魏到西晋这样一个充斥着弑君、篡位事件,甚至于司马氏家族内部也发生权力迁移的交错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只敢言「孝」不敢言「忠」的晋武帝司马炎,却高度评价诸葛亮:「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1]

作为一个蜀国旧臣,陈寿别无选择,尽可能地为诸葛亮做了一篇美传。裴松之在注释【三国志】时说:「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三国志】「失在于略」,但是却一反常态,给诸葛亮单独写了一篇超长的传记。在传记中,陈寿尽可能地突出表现了在历史高光时刻的诸葛亮。比如说赤壁之战联吴抗曹一事,【三国志·诸葛亮传】里突出强调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孙刘联盟过程中的作用。 [2]

然而尽管如此,依然有人批评说,陈寿与诸葛亮有嫌隙、故意抹黑诸葛亮:「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

诸葛亮在临敌应变上表现并不上佳,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事情,不能说陈寿在黑他。毕竟,陈寿是史官,不是说书的,不能吹得太离谱了。实际上陈寿在传记中还有意将诸葛亮的事迹突出。

就说赤壁之战孙刘联盟一事吧。一般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得意手笔。可是根据【三国志】,主导这件事的人是鲁肃。

鲁肃得知曹操进攻荆州之前,就向孙权提议刺探荆州虚实。鲁肃明确说,如果刘备能够整合荆州集团就与之结盟(「与结盟好」),刘备不能整合荆州集团就将其吃掉(「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3] 那么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在做什么呢?这个时候,刘备得知曹操突袭,不敢与之交战,立即带领部属紧急后撤。对此,诸葛亮建议刘备,放弃转移、攻打襄阳。刘备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而是采取了虚言恫吓襄阳刘琮、避免遭到刘琮突袭的做法。甚至这件事都没有记载到诸葛亮的传记里,而是放在了刘备的【先主传】里面。 [4] 好事放在事主的本传,坏事放别人的传记里,这是通常的做法。甚至即便如此,刘备还是在半路上被曹军前锋追上并击溃了。如果刘备在襄阳城下耽误了时间,那么遭遇的就不只是曹军前锋了。

有人说刘备万一攻下了襄阳就可以凭城死守。这种话简直是痴人说梦,水平太低了,不值一提。刘备连长期驻守的新野都不敢守,还去强攻襄阳?万一攻不下,内外夹击,直接就是死;万一攻下了,仓卒之际拿什么去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那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也是实话实说。如果有人连这句话都不能接受,那么这些人不仅仅是在将略方面的意见就完全可以忽略了,而是他们的心理已经彻底失衡,陷入到了迷信诸葛亮的心理中去了。这是一种将心灵的希望寄托在神灵或者被神化了的英雄身上的依赖心理。

在这样形势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鲁肃在兵荒马乱的局面下依旧准确找到了刘备,并向诸葛亮点明了自己与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朋友关系。最终,鲁肃临机专断,和刘备结盟。紧接着,鲁肃在刘备被曹操击溃的情况下仍旧继续坚持盟约。

结盟从第一开始就是鲁肃在主导。在结盟的时候,刘备并没有机会拜访孙权、达成结盟协议。刘备一开始在新野,甚至不知道曹操即将入侵。后来在襄阳城下,所考虑的还是吞并刘琮的计划。一直到了当阳,历史甚至记载说他南下的目的就是逃亡苍梧投奔吴巨(从历史地图上看,刘备确实是一路南下直接前往长江的)。只有代表孙权前来的鲁肃见到了刘备,孙刘联盟才第一次进入到了刘备集团的视野。所以,这与其说是诸葛亮的得意手笔,不如说是鲁肃的得意手笔。孙刘联盟,从第一开始就是鲁肃在主导。

很多人没有看明白这一期间诸葛亮发挥的主要作用是践行鲁肃主导的盟约,反而以为诸葛亮才是主导者。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就造成了「谬以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在三国演义等小说中,诸葛亮被直接塑造为这一事件的主导者,鲁肃反而变成了配角。甚至于鲁肃为了弥合孙刘裂痕而甘冒奇险「单刀赴会」,都被小说家们夺走,扣到了关羽的头上。读小说的人大概永远也想不到,单刀赴会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历史就是这样有趣,总是有一些历史英雄人物的光环被转移到别人头上。比如说唐代名将苏定方,就被小说写成了奸臣。而因为屡次吃败仗被敌人嘲笑为「薛婆」的薛讷,在评书里却变成了大名鼎鼎的薛丁山。鲁肃倒还不错了,只是被小说塑造成了总是吃亏的厚道人、诸葛亮的背景板,但是终究没有逆转成坏蛋。对于和刘备联盟不怎么感兴趣的周瑜,也因为有「美周郎」的名号逃过一劫(诸葛亮之所以去求救,就是因为周瑜抵达前线以后故意晾着刘备不来接洽。说起来也是,周瑜当时可是和孙策一起横扫江东的人物。可以说,孙策、刘表死后,整个江南地区,论英雄气概,周瑜说第二,就是孙权都不敢说第一。以刘备当时的声势,确实不足以让周瑜主动见他)。最后是孙权成了背锅侠,被重点嘲讽。只能说,算他倒霉。

这样说起来,陈寿其实还刻意突出了诸葛亮。

三、刘备托孤时的军事问题

我们知道,刘备托孤时,刚刚遭遇了夷陵之战的惨败。当时孙权作势西征,南中形势不稳。幸运的是,曹丕想坐收渔利,又想压制孙权,陷入了战略混乱。

这样,刘备没有来得及回成都,而是在白帝城安排了托孤事宜。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白帝城托孤」。

在这次事件中,刘备对诸葛亮说了这样一段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5]

在说这段话的同时,刘备就蜀汉军政做了这样的安排:

第一,刘备同时设立两个辅政大臣:诸葛亮,李严。 [6] 其中,诸葛亮为丞相,身为文臣第一,没有军事资历,也没有明确给予军事权力;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后来李严又移到了江州,也就是重庆)。根据刘备的遗命,李严负有监督内外军事的权力。 [7]

第二,刘备没有整合蜀汉军事,设置真正统率全军的大将。魏延依旧在汉中做他的汉中太守,虽然这个职位是张飞眼巴巴渴望的。李恢依旧挂着交州刺史的名号做着庲降都督,负责应对南中方面。宫廷禁卫军(也就是宫中宿卫亲兵)当时应该是在刘备身边,后来应该是归属于刘禅。不过,身为刘备身边精锐白毦兵统帅的陈到,却一直镇守永安,没有回朝(白毦兵的来源缺乏记载。有人认为是刘备征发羌人组建的精锐,也有人认为是被刘备夺取的马超私兵。不过诸葛亮说这是刘备帐下的精兵)。而且后来诸葛亮身为外朝首脑丞相、却越权任命董允为虎贲中郎将,实际上已经拿下了分属内朝的禁卫军。

理论上说,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并没有统管军事的权力。这也让刘备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显得十分空泛,甚至十分吓人。毕竟,在封建王朝时代,一个有军权的人对一个没有军权的人说什么「君可自取」,就算是没有阴谋论,那也是恐吓。

按照先秦时代的事情来对比,这个局势是这样的:

身为 「执政大夫」 的诸葛亮,身在中枢却没有兵权。身为 「中军将」 的李严,身为名义上的军事统帅(只是掌握部分军事实力)却远在重庆。

文武分立,文政合而武事分,这就是刘备临终所做的政治设计。

四、诸葛亮如何破解刘备留下的军事难题

面对刘备留下的政治格局,诸葛亮没有保持下去,而是迅速开始了破除。

(一)王连之死

建兴三年,诸葛亮以平定南中为名,力排众议,拒绝了派遣将领出兵的建议,决定亲自统军出征。

作为蜀汉决定政治走向、形成政治惯例的开局第一件事,面对南中叛乱,诸葛亮坚持出征。

既然是以丞相身份出征,作为官职最高的官员,诸葛亮就是当然的统帅。如此一来,诸葛亮就剥夺了其他将领的军权,获得了统率中央军的权力。

但是,在这个时候,建兴元年起出任丞相府长史的王连,却站出来坚决反对。王连是丞相府长史,按理说应该是丞相的属官,他站出来反对,诸葛亮就无法坚持己见。这样,双方僵持不下。最后,事件以王连突然死亡而戏剧化的结束,争执以诸葛亮胜利而告终。 [8]

(二)没有平定的「平定南中」

平定南中一事,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中做过描述。他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人们经常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来形容诸葛亮这次南征的艰辛,更因为「南中已定」这样简短而有力地描述鼓舞起了信心,燃起了北伐胜利的希望。

南征的确十分艰辛。诸葛亮还是从成都出发,只在南征期间在南中待过一段时间。那些在此之前就为了蜀汉王朝坚守在南中的将领们就更加艰辛了。

吕凯,永昌郡五官掾功曹。在雍闿叛乱时,他坚守永昌。由于他是本地人,素为本郡所信,所以雍闿始终没有攻克永昌。

李恢,使持节、交州刺史(忽然忘记了使持节是什么意思,有精通历史、熟谙政治的高人可以科普一下),镇守南中多年。南征期间,诸葛亮走越巂郡(滇西丽江一线)面对高定等叛军首领,李恢则主攻东部建宁郡(昆明、曲靖等地)直面雍闿、朱褒等叛军首领。李恢兵少,被敌军包围在昆明,与诸葛亮失去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恢诈称汉军要撤退、自己作为本地人要回到家乡投奔叛军,骗得敌军松懈,然后突然反击,大破敌军,最终打通了与西部诸葛亮军的联系。 [9]

单纯从李恢被围这起事件上来说,诸葛亮在南中又一次表现了他短于将略的问题。当然,我们不必纠结于他的短处。

很快,南征获得胜利。如果从评书、电视里了解三国历史,那么大部分人了解的南中征伐就到此结束了。不过历史上征讨南中的战争发生了至少两次,这才是第一次。

战后处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问题。蜀汉,或者说诸葛亮,面临着重要抉择。

面对刚刚平定、形势尚不稳定的南中,诸葛亮一反历史上平定叛乱地区后的一段时期内要以重兵镇守的常态,拒绝了留兵镇守的建议,而是撤离大军。 [10]

此举酿成了惨祸。诸葛亮大军撤离之后,南中地区立即再次燃起了战火,无数蜀汉的忠臣义士被杀。 [11]

首先,之前坚守永昌的吕凯被杀。吕凯家族是汉武帝时迁移到永昌郡不韦县的。据说是吕不韦的后人。吕凯在诸葛亮南征后,调任为云南太守。诸葛亮撤走后,南中复叛,吕凯被杀。 [12]

其次,叛乱的重灾区越巂郡,连续死了几任太守,没人再敢赴任。最后太守只敢在八百里外的安上县待着。 [13]

再次,叛乱的重灾区建宁郡,先后杀太守、缚太守于吴,最后连庲降都督都只能驻在平夷县。 [14]

在这一混乱的情况下,蜀汉不得不再次派出已经还朝的大将李恢,去收拾南中的烂摊子。李恢再次击败了叛军,大体稳定了局势。随后,他被剥夺了交州刺史的职务,「大概」是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剥夺了使持节的特殊权力。蜀汉以一个与李恢当初诈降叛军十分相似的理由,让他做建宁太守,回本郡居住。之前已经说了,建宁、越巂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最后李恢去了汉中,不久死去。 [15]

一直等到建兴十一年,蜀汉任命马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出任庲降都督,局势才走向缓和(值得一提的是吕布当年也被汉献帝任命为奋威将军)。 [16]

诸葛亮在马忠出镇南中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可以说,终诸葛亮之世,南中一直处于不安定状态。

当我们看到【出师表】里诸葛亮说「五月渡卢,深入不毛」的时候,我们觉得诸葛亮很辛苦。但是当我们看到【三国志】里那一长串被杀太守的名单时,我们又不能不喟然长叹。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没有功劳,只有苦劳,这就是我们的丞相吗?这就是丞相的南征吗?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南征结束后没有重兵镇守。

诸葛亮没有留兵镇守南中的决策,现在可以看出是错误的。当然了,诸葛亮不是神仙,我们不能强求他预知后事。同样的,我们更加不能说,诸葛亮平定南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在【三国志· 诸葛亮传】里,对于此事是这样记载的: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其秋悉平」?这哪里平了?从这个记载来说,陈寿的的确确是在迎合晋武帝司马炎称颂的倾向。陈寿这样记载简直就是在粉诸葛亮。

总的来说,诸葛亮通过南征一事,取得了刘备所没有给予他的军事大权。但是,即便是诸葛亮一生中作为统帅所取得的难得的胜利,南征胜利的水分也令人不得不承认: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唐太宗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7] 诸葛亮既非将才,却非承担统率军事的重任。蜀汉的军事悲剧,至此拉开了序幕。

(三)收兵汉中

刘备所任命的重臣李恢与诸葛亮失去联系而被敌人围攻,蜀汉在南中多年的经营归于失败,无数太守级的大臣被杀,到诸葛亮去世这些惨烈的出血才算告一段落。尽管损失巨大,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南中这样一个次要方向发生的事情。

汉中,才是蜀汉真正的前线。

当初张飞以为汉中太守非己莫属,结果刘备出人意料地选拔了魏延。魏延则与刘备上演了一出君臣相知的好戏,说出了「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豪言壮语。 [18]

令人不堪回首的南征结束后,建兴五年,诸葛亮统领大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这一期间,诸葛亮任命董允为虎贲中郎将,统领宿卫。【三国志】记载,董允在虎贲中郎将任上,甚至架空了上司郭攸之,严格控制后主与外界的往来。 [19] 不论是丞相直接任命皇帝宿卫将领,还是宿卫将领听命于丞相而不听命于皇帝,这都是不正常的君臣关系。但是这个不正常的君臣关系,为诸葛亮出征期间获得一个稳定的后方提供了保证。诸葛亮不用担心自己在前方作战,后方有人想谋夺他的权力了。

丞相南征,就是当然的最高统帅。丞相北伐,自然也是当然的最高统帅。到了汉中,原本镇守一方的镇北将军、都亭侯魏延,立即获得了新的使命:

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20]

并且,魏延进一步受到限制:「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这样,蜀汉镇守汉中的方面统帅也没有了,只有丞相司马。

我们在学习北洋政府历史的时候,都知道北洋政府时期有「府院之争」。北洋政府为总统制还是总理制争执不休,最后还是军队多的获胜。段祺瑞「三造共和」,基本上把北洋政府给「造」没了。诸葛亮自然不可能穿越到北洋时代,但他同样也在以丞相府官员替代蜀汉朝廷官员。

(四)铲除李严

李严是刘备托孤之臣,而且拥有统领内外军事的名义。可以说,尽管诸葛亮以丞相名义控制了不少军事权力,但是李严是可以凭借刘备给予的名义予以调整的。这就给诸葛亮的军事权力造成了隐患。

只是李严长期镇守在永安/江州,并没有入朝。

早在建兴四年的时候,蜀汉就以诸葛亮要出兵的理由安排李严移屯江州。一直到建兴八年,曹真三路南下,诸葛亮命令李严出兵两万去汉中。大概是为了让李严安心,诸葛亮同时建议任命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并且同时建议李严「以中都护署府事」。当时诸葛亮丞相府的很多人都对此表示疑惑,认为不应当将丞相府自己的权力交给别人。 [21] 从王连的教训来看,这样的疑惑是有道理的。

第二年春,诸葛亮就出征了,一直打到秋夏霖雨之际。这时,李严表示军粮运送困难,建议伪退诱敌(「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战役进展与李严判断十分吻合,诸葛亮果然在后退时击杀了曹魏大将张郃。 [22] 但是不同的事情在于,诸葛亮立即撤军了。李严对此表示震惊,诸葛亮也对此表示震惊。最后双方对质。诸葛亮以李严公文为凭据,而李严则寄希望于自己派去向诸葛亮传讯的两名官员。最终在公文面前李严败下阵来。 [23]

铲除李严之后,建兴九年,诸葛亮彻底掌握了蜀汉的全部军事权力。

乍看起来,让李严进入丞相府和让李严的儿子主持李严掌握的军事力量,这两件事都表现了诸葛亮对李严的充分信任。但是从政治上说,这两个事情都不是表面上那个样子。双方的交换不成比例。

李严交出的是制衡中枢的政治权力。 李严一旦离开江州,离开军队,离开原职,放弃刘备交给他的职责,那么,成都以外,就没有任何人拥有「清君侧」的权力,诸葛亮的权力就失去了制约。哪怕是李严的儿子也不行。假设蜀汉朝中出了异变,李严起兵就是行使刘备赋予的辅政大臣职责,是国事;李严的儿子起兵就是儿子救父亲,是家事。这两种情况的号召力不可同日而语。名不正则言不顺,李严离开永安/江州,离开军队,刘备的布局就被彻底破坏了。

诸葛亮获得是飞龙在天的自由。 从政治上说,诸葛亮主动让李严的儿子接管江州军,付出的仅仅是名义上的相府主事一职,得到的却是蜀汉国中无人可制。即便李严名义上管理丞相府,他也不可能调整丞相府的人事,相府中人还是紧紧围绕着诸葛亮。尤为重要的是,诸葛亮随后迅速收回了自己付出的东西,李严却失去了一切。

这样,经过直接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诸葛亮就彻底破除了刘备白帝城托孤设置的政治布局。刘备临终前留下的文政合而军事分的格局,转变为了以诸葛亮为中心的军政合一。

五、束缚尽去,却一飞未能冲天

在建兴九年整合了蜀汉全部军事权力以后,一切束缚发挥的因素都被克制了。一般来说,整合了足够的军事权力,无人掣肘的情况下,统帅的军事才能会得到毫无限制的发挥。军事成就的上限将会主要受限于军事才能的上限。然而现实是惨淡的。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刘备时期人才济济的蜀汉到了诸葛亮以后就变得人才萧条了。其实蜀汉不是没有将领,而是没有用他们。

李世民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就像刚刚提到的李严。在刘备去世之前,李严虽然只是一郡太守,却一直在忙于率兵镇压各处叛乱——包括南中的叛乱。换言之,如果南征时不是诸葛亮出征,那么蜀汉可以选择的将领,高有身为辅政大臣、统内外军事的李严,低一点也有身为使持节、交州刺史、庲降都督的李恢。他们都是长于军事的将领。难道蜀汉的人才只有刘备才能吸引和发掘出来,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就不行吗?当然不会是这样的。诸葛亮身边也有很多人才,只是他们显然都不像刘备时期的人才一样,能够在最适合自己发挥的位置上独当一面、大放异彩。

在将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这一方面,李严还不是最典型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是魏延。那个当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锐气十足的大将,却越来越因为「性矜高」而与他人爆发冲突。 [24] 这种事情在当时不少见。在孙吴那边,孙策时期积极进谏的虞翻,到了孙权时期就因为进谏被流放至死。虞翻不光善战,而且精通【易】学、医术,这样的人都被流放到死。同时周瑜这个当年和孙策一起横扫江东的名将,也很有可能在赤壁之战后受到了被孙权猜忌。当时刘备对孙权说,周瑜并非久居人下者。随后周瑜作为大军统帅就离奇受伤了,并且最终病死。这倒不一定是孙权搞暗杀,当时的孙权未必有这个能力。很有可能是周瑜需要用赤胆忠心的征战来体现自己的忠诚,结果负伤了。历史上徐向前元帅也因为受到了冤屈而赤膊上阵提着大刀去打白刃战,那就是用送死去证明自己的。这种杀人不用刀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派刺客。这是阳谋。一度我还拿这件事开玩笑,说怪不得刘备死前会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刘备一句话而死的三国英雄,一个是吕布,一个是周瑜,都是天下无敌的名将。刘备这嘴是相当厉害。就是诸葛亮,刘备那一句「君可自取」也是相当诛心。

人才没有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已经很致命了。人才最柔软的腹部却始终暴露在政敌的打击之下,这就更加致命了。可以说,蜀汉在刘备死后,就没有指望了。蜀汉的灭亡,并不是从诸葛亮去世开始的。

六、完整传承的军权

虽然在任用国家人才方面诸葛亮表现并不突出,但是在任用丞相府内部人才方面,诸葛亮还是做得不错的。他死后,蜀汉的主要权力一直控制在丞相府的手里。其中至关重要的军事权力,安排得更加精妙。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带着蜀汉主力大军滞留在五丈原,迟迟不肯返回。司马懿则带着曹军在关中的偏师,吃着关中屯田产出的粮食,静观其变。双方默契地等着秋风吹起的日子,诸葛亮在军前去世了。

古人常说,临阵易将是兵家大忌。那么,临阵死将恐怕就是大忌中的大忌。

诸葛亮之死,令蜀汉遭遇了一个罕见的危机。

蜀汉的几乎全部可用主力都被诸葛亮带到了前线。对于这支军队的去留,远在秦岭以南的成都的刘禅几乎毫无控制力。

蜀军随后爆发了空前的内讧。刘备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个方面统帅魏延被杀。诸葛亮丞相府的官员们簇拥着杨仪,带着魏延父子的头颅返回成都。蒋琬,这个诸葛亮丞相府的属官,带着刘禅在成都的宿卫军准备北上,得到魏延已死的消息才返回。在整个蜀汉朝廷,所有人众口一词,都认为刘备任命的大将魏延是反贼,诸葛亮提拔的丞相府属官杨仪是忠臣。同样在整个蜀汉朝廷,所有的军队都归属于丞相府。

最终,蜀汉朝廷以所谓诸葛亮「生前密指」为由,立相府属官蒋琬为接班人。

诸葛亮死后,蜀汉基本呈现出了「丞相府官员前赴后继掌握权力」的格局,和西汉初年刘邦的开国功臣们前赴后继出任丞相十分相似。

身为丞相府长史、因为不理政事几乎被刘备处死而被诸葛亮保护下来的蒋琬执政多年。蒋琬死后,原宫廷侍从、南征时加入诸葛亮系统、建兴十二年代表相府系统刺探魏延口风的相府属官费祎接替。费祎曾享受过为诸葛亮「参乘」的殊荣,那时他还是刘禅的侍从官。后来就做了相府参军。

期间只有一个陈祗并非出身于诸葛亮丞相府。但是他执政时间不长,陈祗死后,后主刘禅却封他为「忠侯」。

董厥是蜀汉倒数第二个「丞相」。他是丞相府令史。

蜀汉最后一个「丞相」是诸葛瞻。他是诸葛亮的儿子。当然,他不属于「丞相府官员」。

在蜀汉灭亡时,诸葛瞻正打算上书撤销大将军姜维的职务,改为益州刺史。

实际上,姜维在保证军事权力顺利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姜维是一个特殊将领:

姜维是孤臣。

姜维是在诸葛亮北伐时带回来的年轻将领,那一年他才26岁。他在蜀汉没有任何根基。他的年纪不大,诸葛亮亲自来培养他。也就是说,姜维和诸葛亮丞相府的其他人有一定关系,但却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人。他直接听命于丞相。

蒋琬曾经面临刘备的杀害,费祎在刘禅和诸葛亮之间选择了诸葛亮。在这两个绝对的权臣面前,尽管姜维的年龄已经比三十几岁就站到了人臣顶峰的诸葛瞻还要大,却没有可能超越他们。费祎可以很轻松地压制姜维,而且和诸葛亮压制魏延一样。诸葛亮压制魏延,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费祎压制姜维,则是:「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陈寿的这两段文字,描写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到了后来,诸葛瞻成年,很快就成为了蜀汉新的权臣。有人说,诸葛瞻用了十八年才得到了「平尚书事」的权力,时间并不快。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诸葛瞻固然是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才平尚书事,但是这一年的诸葛瞻才年仅35岁!整个过程中他立过什么功劳了?在此之前的18年前,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诸葛瞻17岁,迎娶了公主,成为骑都尉。那一年,蒋琬还在!要到第二年,蒋琬自觉病重,时日无多,才开始将权力移交给费祎。在蒋琬、费祎执政期间,10年间,诸葛瞻从骑都尉、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一直擢升至侍中,成为参与执政的大臣。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身亡。景耀元年(258年),陈祗去世。然后,诸葛瞻才成为尚书仆射。再到了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诸葛瞻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35岁,寸功未立,执掌国柄。诸葛瞻的权力甚至到了要上书取消姜维大将军一职的地步。诸葛瞻闻名的才能,是书画。

不得不说,诸葛亮遗泽深厚啊。

姜维是孤臣,所以他立不住。虽然姜维号称掌管军事,但是蒋琬费祎这样的权臣在一天,他就只能憋着。甚至这样的权臣去世之后,董厥、诸葛瞻这样的新兴权臣,都可以谋算他手中的权力。【三国志】上说,姜维是因为躲避黄皓的迫害才远离成都的。可是【三国志】上同时也记载,诸葛瞻也要夺取他的军权。

姜维就像一个孩子,揣着一颗明亮的明珠,走在黑暗的丛林里。

虽然,这个孩子,景耀四年(公元261年)的姜维,已经59岁了。

我们看电视、看小说,总觉得姜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将领,但是其实,在蜀汉蹉跎的这些年里,他已经渐渐老了。诸葛亮去世时,姜维才32岁。27年就这样过去了。居然有人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轻飘飘地说一句「诸葛瞻也是升了18年才做到了平尚书事」。

一个高二肄业的中学生在各种叔叔舅舅的扶持下35岁凭借父辈的权力网去做三军统帅,一个26岁孤身创业、奋斗了一辈子33年到了59岁做爷爷的年纪了还要被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像收回遗产一样收回指挥权,这算什么事儿?

关键,就是因为姜维是孤臣。

他不过就是一个新的魏延,精心培养的魏延。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其实不是有那么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精心设计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阴谋。而是有那么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出于利益相关,每到一个节点都做出了对应的选择,最终「自然发展」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阴谋。不是主动设计,而是出于不同的「初心」,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同样的,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也不是有那么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像英雄一样牺牲一切,精心设计了一个步步推进的恢宏计划。而是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出于宏伟的志愿,每到一个节点都做出了对应的选择,最终「自然发展」出了一个步步推进的恢宏计划。不是事先设计,而是出于不同的「初心」,这才是最壮丽的事业。

在蜀汉军事权力交接转移的过程中,这个愈来愈弱、愈来愈没有前途的割据政权,让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壮丽的事业。

诸葛瞻统领朝政时,廖化去拜访宗预,打算和他一起去拜访新贵。宗预说:「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 [25]

我们固然不像宗预、廖化一样年过七旬,但是我们同样不需要有求于诸葛瞻,以至于要屑屑造门。

当然了,学术界总有那么一些人,以为「屑屑造门」才能获得前程。那是他们的事,随他们去吧。

参考

  1. ^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2. ^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3. ^ 【三国志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4. ^ 【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5. ^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6. ^ 【三国志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7.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8. ^ 【三国志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建兴元年,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
  9.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乃讬名郡使,北诣先主,遇於绵竹。先主嘉之,从至雒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更迁恢为别驾从事。章武元年,……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於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
  10. ^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注引【汉晋春秋】:汉晋春秋曰:亮曰:「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11.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
  12.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也,仕郡五官掾功曹。……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凯威恩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亮至南,……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
  13.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14.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初,建宁郡杀太守正昂,缚太守张裔於吴,故都督常驻平夷县。至忠,乃移治味县,处民夷之间。
  15. ^ 【三国志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九年卒。
  16. ^ 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徵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
  17.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18.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19. ^ 【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丞相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於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亮寻请祎为参军,允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攸之性素和顺,备员而已。献纳之任,允皆专之矣。
  20.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21.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
  22. ^ 【三国志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23.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24. ^ 【三国志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25. ^ 【三国志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时都护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已过,但少一死耳,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