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理解「侘寂」(wabi sabi)?

2014-02-28知识

可以去看看日本唯美派文学家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薄薄100页的一本小书,优雅地表达了作者对东西方文化尤其在审美和设计观念上的差别的认识。


这本书反复提到的在「暗」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下的审美,粗糙原质的材料表面和长时间使用带来的损耗和光泽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达到非常微妙的审美境界,这和佛家摒弃分别心,看清无常,注重本心的观念是相符的。日本的茶道,花道,文学等几乎一切和审美有关的事物都受到禅宗很大的影响。听过老罗语录的或者考过GRE的应该对神马叫Natsukashii,「令人愉悦的忧伤」还有印象。

这对一般的西方人而言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但我想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算陌生,传统的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里都有体现,我们在文化上都是一脉相承的,看这本【阴翳礼赞】的时候肯定要忍不住会心一笑。我上周在出租车上跟司机师傅碰巧聊到家俱上油和「手泽」的话题,他想必没有读过谷崎润一郎的书,但是从一个喜欢传统家俱的中国人的观点来看,他们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前一阵子去听日本建筑师中村好文和设计评论家柏木博的讲座,了解了一些日本近现代90年的设计史的材料。80年代后期受后现代设计风潮的影响,设计上对外观非常注重,甚至到了影响功能的程度,这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一个时代特征。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陷入萧条,设计风格又向本质回归,天然材质的使用又开始流行。到最近的风向,「民艺」又重新获得重视,有兴趣可以看看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儿子柳宗理的项目,尤其是一些漆器作品。wabi-sabi的审美在日本民艺里的体现是很充分的。

最后再转帖一段【日本的手感设计】这本书里对Wabi-Sabi的介绍,来自http:// apuapu.blogbus.com/tag/ 日本的手感设计,美学意识/ :

Wabisabi与shibu——缺、拙、涩的意境

Wabisabi是由wabi与sabi两个字所结合而成的复合字,基本上wabi与sabi的意思极为相近,都是一种讲求黯淡、经过岁月洗炼的古雅、俭朴、收敛与贫乏的意象。像wabi是一种与茶道相关的美学意识,如同久松真一所提出七种茶道精神的器物美学:「不均衡、俭朴、枯高、幽玄、脱俗与静寂」,反映了wabi所要传达减退美学的素朴风格。

而sabi则是具有自然观的美学意识,也就是对永恒性的质疑,因此sabi可以说是短暂性的瞬间之美,像樱花般短暂绽放又随即凋谢,就是sabi之美的价值所在,因为sabi的观点认为目前所见乃为暂时性的景况,待物件经过岁月的洗涤与浸润,所呈现的表面质地,即是sabi之美。

一般而言,日本美学所追求的是黯然之美,也就是非直接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侘茶的美学意识就是黯然、枯寂,也就是无法圆满具足,退而求其次地以粗糙,哀美之姿传达其意识。所以在日本的器物设计上,宁愿以雾面的表现处理取代亮面;宁愿以手工的手渍替代人工的光滑;宁愿以裸露的处理过程取代完美的精密缝制,也因而观察许多日本设计师的作品,都可以呈现上述的特点,所以像民艺大师柳宗理的设计作品是一种「拙」的造型意象,其餐具的表面几乎都是雾面处理,或许这就是他所坚持「涩」的东方意象吧!甚至呼应无法圆满具足的「缺」的态度。再者知名小说家谷崎润一郎先生,认为玉石光泽乃经过人手长年累月的触摸,而使油垢汗脂渗透进去所呈现的特殊光泽,因而产生特殊的风雅韵味,亦即手渍触感所自然天成的表面痕迹。而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更认为显露未完成的接缝与边缘修饰的过程,可以呈现不受拘束的优雅灵气。

其实这种黯然之美,也是身为人对天地间的谦逊与尊敬,因此日本的手感文化脉络一直离不开自然,甚至是浸润于自然间所展现的谦怀气度。就如同黑川雅之所提出的「八个日本的美学意识」中,其中的「素」(素雅)、「破」(破坏)等的两个美学关键字,可以呼应Wabisabi的观点,因此日本的器物制作一直离不开自然素材,因为运用手工所制作出来的器物,在一段时间中,工匠的手渍已融合于自然素材表面的自然质地,再经由使用者使用时的接触、触摸与把玩,更甚者呈现工匠出品前不同的质地变化,增加了使用者的情感依恋。就如同日语汉字「爱着」(ai chaku),「爱」 (ai)是指爱情,「着」(chaku)是附着,也就是在人与物间所产生的共生情感,而产生深切的情感依恋。「破」则是一种破坏,但若呼应日本的文化涵构,可以称述是从破坏所产生的余韵之美,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空白之美,像日本设计师五十岚威畅以陶瓷所设计的几款器皿,特别呈现一种撕裂、摔裂的造型特色,但也由于这种不羁的破坏之美,反而比完整造型的器皿设计更来得有想像空间,就如同五十岚威畅所提及的「ambiguity」(含糊、不明确与模棱两可之意)概念,使得这种破坏的意象介于完成与未完成之间的模棱两可,是非常典型的日本美学特色。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理查·包威尔所写的【Wabisabi simple】一书,点出几个新世代的侘寂精神,其中:「重视自然、微妙不显、开放性、有弹性、季节性、天然与手工打造」等七个关键字是可以呼应Wabisabi的手感特性。像日本许多的手工艺品制作,是非常严谨地谨守「微妙不显」的态度,感觉是一种消极、谦卑、退缩,但是进一步地观察却是一种精炼、枯高的极致手艺的表现,更甚者展现一种对细节处的坚持,这也就是黑川雅之所谈八个日本美学意识中的「微」。也因为对于细微处所处理的无微不至,产生一种敬重、敬畏而衍生的「爱着」,所以日本许多手作的物件,除了造型(form)与功能(function)之外,也多了其他文化所少有的灵魂(soul),而灵魂除了是从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万物有灵论而来,更甚者是工匠在制作器物时所赋予的技艺灵魂吧,或者可以说是工匠在制作物件时与材质互动下,所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在其中。

Shibu(涩)是另一种日本传统美学之美,依照柳宗悦对日本「涩之美」的诠释是认为在手感工艺的创作中,将十二分的表现退缩成十分是涩的秘意所在,剩下的二分是含蓄的东方之美,因为涩不是喧哗而是静默的态度,所以「不言之和」与「无闻之闻」即是涩的精神所在,毕竟喜欢非凡、完美器物的人,是无余暇去欣赏「无事」的深度,更何况手感的创作会有一些不自由性,它受限于工具、材料在某种程度的限制,所以无法像绘画一般,可以产生拟真的创作,反而因为以手感的自由与随性所创造出来的创作,往往会产生参差不齐的痕迹,然而这却是自然之必然,而且是不可逆的。毕竟手感创作是无法以机器制作要求工整、完美的,所以更应该欣赏手感在不自由的条件下所产生自由的创作痕迹。在朝鲜有一种名为「刷毛目」的茶碗,而被茶人们所敬重,因为可以在刷毛目的茶碗中获得「奔放自由之美」,而各类的染织品也是一样的,因为在创作时也无法百分之百预测完成后的形貌,但也因此产生无法臆测的欢喜赞叹。或许涩就像柳宗悦所说的涩之三部曲——余、厚与浓。

透过Wabisabi与Shibu之缺、拙、涩的意境,使得手感的制作技巧在日本文化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呈现是一种减退的礼堂之美,却在内涵中展现无限的生命力。相对的,这种含蓄、表征自然的面貌与「非自由的自由」的创作态度和人生哲学,更为呼应自然的脉动与韵律。因为它了解人为的限制,因此不去强求,反而产生更游刃有余且奔放而自由的创作面貌,因为非凡与完美的造型形式,在器物的物灵上已达到了尽头,反而缺乏了再增进的空间,或者提供欣赏者与使用者有着余韵的想像空间,也因此缺、拙与涩的意境,反而使手感的创作上产生更丰富的生命力,这是一种从反作用力所推挤出来的「间」之美,也充分地传达「余、厚、浓」的创作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