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门内容】
真实案例。
有一天,一个近亲属忽然说他们的大女儿抑郁了。
女孩才16岁,自我感觉精神越来越差,可能在网上看到类似情况,自我诊断后,瞒着父母偷偷去了医院精神科检查——中度抑郁。
她父母在本地小城市交游广阔,有医院的熟人偷偷通风报信,提醒他们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引导和开解。
这事要放我的孩子身上,我一定大惊失色蹦起来。
但他们夫妻讲述的时候,轻描淡写,只有三分担心,剩下的七分全是在表达不可思议,觉得非常古怪而离奇,最后夫妻俩一致得出结论:现在的小孩太脆弱了。
我当时提醒他们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聊天开导,他们哦哦哦,敷衍点头,但可能觉得我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估计两口子也没放在心上。
过段时间,我又询问孩子的近况,夫妻俩居然像被我提醒了一样,啊,那个事啊,哦哦哦哦,没事了没事了,可能她前段时间学习压力大,现在挺好挺好。
好个屁。
那闺女越来越古怪:
——讨厌一切亲戚,普通亲戚就算了,连最亲近的直系亲属都讨厌,从小照顾她长大的奶奶、姑姑,只要上门去,她抬头看一眼,不说话也不招呼,直接起身回自己屋,上个月我去,也是一样待遇。
——没有朋友,没有亲近的同学,也没有所谓的小姐妹。
——吃饭口味越来越古怪,刻意追求刺激性,什么火鸡面、螺蛳粉、黑暗料理,越辣越好,越酸越好,越臭越好。基本不吃家里的饭,一天三顿不是外卖,就是路边摊和饭店。
——成绩稳定下滑,从年级前十几名到现在的一百三十来名。
都说现在小孩的抑郁症高发,这还是我身边目睹的第一个,觉得他们家是个很好的观察样本:
她父亲开个小公司,基本天天在外应酬,他老婆说他从来没有十一点前回过家,半夜不是摇摇晃晃自己回来,就是烂醉如泥被人送回来。
跟大女儿基本没交流,唯一的交流是看成绩单,指指点点大加训斥:
——你这成绩怎么能考上复旦,怎么能考上清华北大?没有好学历怎么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以后怎么养活你自己?
——每个礼拜给你的零花是500,上学打车,放学打车,天天吃外面的,每个月光你自己的生活费就超过三千,还不算衣服鞋。以后上班一个月挣五千,你连自己都养不活,饿死你。
今年疫情影响,小公司步履维艰,他憋得难受,有时候在家耍酒疯,脾气上来六亲不认,连他母亲都被骂的呜呜大哭。
只要他一回家,立刻吓得两个孩子战战兢兢。
他媳妇开着个店面,生意稳定,又忙店里又忙照顾才几岁的老二,对大女儿的成绩基本已经绝望了,生活上严加管控,学习上放任自流。
每次老大要钱,她也跟丈夫一样,拿成绩单说事:
——我每个月给你2000,你倒是给我考回2000分来啊!
孩子想出去玩,不行,现在社会多乱啊,你一个小女孩,谁知道所谓的同学朋友在打你什么主意,谁知道你们都去干嘛,万一闯祸了呢?那可是影响一辈子的事儿。
想请同学来家玩,不行,嫌乱,嫌吵。
孩子周一到周五正常上课,周六上午补英语,下午补数学,周末上午补物理,下午没有。
整整一周,基本就半天的业余时间,哪儿也不能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看电视睡觉,看电视睡觉,看电视睡觉。
除了分数,没有社交,没有人际,没有爱好。
不抑郁才怪。
这孩子的「中度抑郁」出在哪儿?
从父母看来,他们给孩子的爱是满分100,提供了优渥的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在督促学习,灌输各种道理,几百的衣服几千的鞋,说买就买,几千的零花,说给就给。
——你还有什么不满足,小小年纪为什么还会「抑郁」?
——除了你自己不争气,脆弱,没别的原因。
而从孩子的角度看来,父母的爱等于1——钱。
钱是唯一的爱,父母控制着钱,就能名正言顺牢牢控制着她的一切,光明正大要求她拿「分数」来回报。
——父母的爱,是有条件和目的的。
——爱只是手段,目的是「分数」。
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三观稚嫩的小孩很容易把「分数」和「活着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联系起来。
——人活着是「手段」,「分数」才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高分数」意味着她的「高价值」,「低分数」意味着她的「低价值」。
——「分数」无形中与「人的价值」逐渐划上了等号。
这种单一、片面而扭曲的价值观,让孩子跟这个世界的锚定联系无比脆弱,像一张纸,说撕就撕,像一根绳,说断就断。
很多父母不理解,仅仅只给了孩子一个耳光,为什么就要从五楼跳下去,从高架桥上跳下去?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
——不是孩子脆弱,是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的价值观就是脆弱的。
——他跟这个世界的锚定联系,简单而脆弱,片面而扭曲。
换个角度:
你是父母一员,你工作的单位里,同事冷淡,上司冷淡,老板冷淡,一切以「业绩」说话。
没有亲密无间的同事关系,没有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没有和大家一起投入某个项目和难关,并肩战斗,身处集体的归属感和骄傲感,薪水是这份工作的唯一价值和意义。
上班像坐牢,像受刑,痛苦不堪,天天自我安慰,看在钱的份儿上,忍耐忍耐再忍耐。
试问自己,你和这份工作,这个单位的锚定联系,是不是也很脆弱?
一旦有另外一份还不错的工作选择,或者和同事上司起了冲突,你是不是很容易冲动之下作出决定,说扔就扔,说走就走,说辞就辞?
义无反顾,干干脆脆,毫不可惜,甚至都懒得回头再看一眼。
这是不是跟那些当众挨了一耳光,跟父母激烈争吵,一怒之下跳楼跳桥的孩子,一样决绝?
心理逻辑和行为逻辑上有什么不同?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
应试教育里,学习的本质比工作还残酷——不是看你学会了什么,做到了多少,是看你能打败多少人。
如果大人的工作KPI不是看你完成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至少打败50%的同行,或,打败公司除了老板之外的所有人。
试问,又有多少大人能开开心心活下去呢?
——给孩子的爱就是爱,纯粹一点,干净一点,别带着目的,让他感受到父母给与的饱满炽热的巨大情感的力量。真爱的力量会震撼人心。
——别站在施恩者的角度,试图用钱来控制和绑架他。生了他就得负责养,这是本分,而不是恩德。
——孩子生下来就是个独立的个体,不属于你,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他自己,尊重他。
——让他自己跌跌撞撞,慢慢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和社交,放手让他去探索世界,扎下自己的根系。
——孩子只有父母这个根系,远远不够,风险系数太大,一旦父母一方或家庭出现问题,孩子就像无根之木,很容易被连根拔起刮上天去。
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不断加强孩子与世界的锚定联系,帮助和引导他认识朋友,扩大社交,拓展人际,培养爱好,让这种锚定联系紧密而不松散,坚固而不脆弱,多元而不单一,复杂而不片面,饱满而不干瘪。
等他成年后,主根粗壮,深深扎入地下,侧根茂密发达,牢牢锁住大地,自然根深叶茂,再大的风浪都不怕。
心理有隐患的孩子,虽然外表一切如常,但根系被霉菌侵染,树芯遭受虫蛀,千疮百孔,都不用风吹雨打,早晚一天,他自己就会承受不住自重而轰然倒塌。
@鶴迩 , @菡酱
家长天然会把考试成绩当成唯一追求目标,因为考试成绩是最为省心省事,并且与全社会的价值取向高度匹配的目标体系。而孩子的抗拒与挣扎,则是让家长放弃对此目标的追逐,所以,越是执着于此目标不惜自我牺牲的家长,带给孩子的压力也越大。所以,自杀孩子比例最高的是教师家庭。
这是徐凯文教授在北大做自杀危机干预时收集的数据,自杀学生的父母职业分布, 教师、医护、公务员位居前三。
其中29个教师父母样本中,27个是中小学教师。
关于徐教授的相关研究,你们可上网自行搜索。
题外话:
自从在某个抑郁症问题下写了个高赞回答,郁友们的私信接二连三,今天凌晨时分,还有个高中女生给我写了千字私信,讲述她的抑郁和痛苦,各位,我还没彻底走出阴影,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恕我无能!
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文字,尽量回答一些类似问题,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给你一些有限的借鉴和参考:
1、真正抑郁的人是什么样的?
2、你们都是怎么熬过崩溃期的?
最后,这世界没有救世主,没有人踩着七彩祥云来救你,除了你自己——自救——去看医生,或,想办法给自己找乐!
找我没卵用,我只会用付费咨询从你身上弄俩钱儿去打麻将,当然,你要是钱多不在乎,欢迎找我聊个几百块。
转个图,源自微博 @荞麦chen,看看现在的孩子多绝望。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我 @刘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