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本人可以负责任的说,大部分名著对你的人生毫无帮助。而且在你体会不到名著意义时深读,无异于过目流水账,不用多久你就会忘记的一干二净。
大部分作品的精髓是可以简单总结的。当你有人生阅历的时候,这种精髓就会自然自然嵌入你的思想体系里。前提是,你得有阅历和思考作铺垫。(天才除外。)
所以,年少读这些思想深刻的作品完全浪费时间。去工地干一个月,比读百本书有用。
不要想着书本里的文学知识会照亮你的人生前程。除非你搞的是创作相关的事业。
(本人年少时代看的名著,用数个密码箱承载,生活费多数用来买所谓的名著了,在校期间,图书馆一个大书架的名著被我看了大半,然并卵。)
并不是很赞同高赞回答,高中时代,一个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道貌岸然的上层人士」和「妓女」吗?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在这个学生的概念里,是不是「妓女」都要比「道貌岸然的上层人士」善良仁慈?
而且这种误导和偏执太过明显强烈。先把上层人士框定在道貌岸然里,打了标签,制造对立……
就不往深处说了。
总之,对学生来说,我觉得教会他们辩证的看问题、培养其独特的思考能力才是关键,比读劳什子名著重要的多。
这也是中国目前教育缺失的一环。
——————————
有些人的观点存在误区,总觉得他人驳他所做之事无意义,就是太功利。「兴趣」和「人生许多事本来就没有意义」成为他们无坚不摧的盾牌。
但你要明白,阅读的兴趣就是想获得愉悦,快乐,感悟等等无形无质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上的求取同样是功利。
功利难道一定是追求钱财等有形物质吗?
不见得吧。
——————————
评论区不参与了,就在答案里回答吧。
我只是说,读课外名著没太多作用,就有人给我戴「误人子弟」的高帽了。注意,是大部分课外名著,不是所有,更不是教育课本!
比如我看过钱钟书的【围城】两遍,但具体情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觉得老先生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至于方鸿渐经历了什么,没印象了。
还看过【边城】【简爱】【战争与和平】【老人与海】【鲁迅全集】【王朔全集】【钱钟书全集】【琼瑶全集】【历史的天空】等等等等很多,但现在我只记得大概得作品名。
我曾经花费无数时间去阅读这些作品,但它们并没有给与我多大帮助,还给我养成了很多年后才改掉的写作习惯——矫情,虚幻,故作深刻,不切实际。
它们的作用还不如我向父亲要生活费时,父亲从口袋里拿出几张皱巴巴小额钞票令人沉重。
还不如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八十岁老奶奶在摆地摊让人感触。
这些画面不比书本里来的猛烈真实?
有些名著是有开发和塑造思维能力等等作用的。我并不否认。
但别太依赖,也别迷信。名著人物的人生或许你一辈子不会看到。
但身边人的人生,你却能真真实实感受。
有些偏题了。
至于那些输出情绪,而不是输出观点以及人身攻击的回答,就不回了。
至少我没看出这是阅读名著读者能说出的话。这些名著连一个读者的基本素养都培养不了,恰恰证明了它的无用。或者说……是你无用?
——————
10/29。3:26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特来答一下各位的疑惑。
几天之内,看到这么多热烈的回答和讨论,是出乎我意料的——原本以为会淹没在众多高质量的回答下无人问津。大意了。
这个回答并不是我心血来潮下的随意发泄,也不是吸引眼球的虚荣作祟。而是我亲身经历过后的定论和反思,旨在提供一个视角,并不是指导。
某些同学就我的观点,引经据典言深情重的进行了辩驳和讨论。
我是有些欣慰和感动的。毕竟与得不到回应相比,连那些不怎么理智和友好的回答,也无法令人生厌啊。
关于很多人质疑我不敢关匿名一事,在此也说明一下。
首先我不是大佛,至于是不是小鬼,各位自行判定。我答过很多问题,大部分都是匿名。并不止于这一篇。
原因无他,就是防着善于私信嘲讽贬低诅咒辱骂他人的某类人轰炸,我承认,「国粹」方面的修养,我是万万不及这类人的。
我也不想到时候关了匿名,在这个关于「文学」的话题下贴出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论。实在有辱某些群体在名著圣光普照下的颜面。
我本身是很想跟有心于这类话题的同学推心置腹的聊聊。奈何这一小撮人,实在令人头疼。
另外,我没有开小号在评论区回答任何人的问题,请某些想象力突破天际的同学停止你那魅力四射的侦探思维。
最后说两点,评论区我不想参与,并不是气短理屈,而是有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争论下去只是浪费彼此精力。到最后会变成鸡毛蒜皮的陈芝麻烂谷子。
就像某个评论,说我读的这些书都是中学阶段最最基础的,没他读的多(大概这个意思),言下之意是咱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读过上文中我读过的那些书籍,言论中志得意满。
先不论你有没有我读的多,你这样说,把那些读的不多,却言辞凿凿名著塑造丰富其人生的同学至于何地?你是想以读书多寡论评论资格?
我奉劝这种心态要不得。特别是三观、思维还未达标的中学时期,大量自行阅读名著的同学大都抱着这种心态。(是没有老师要求统一购买名著的情况下,那些九年读三五本名著的精英同学就不要插科打诨了)
你在同学亲朋面前高谈阔论享受他人赞许时有没有被得意骄傲填满稚嫩的小心灵然后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再多看几本名著以待获得更多夸赞和认同你自己不知道吗?我都不好意思点破你。
可能有同学又要反驳了,我就是喜欢,就是有兴趣阅读大量名著。
对,或许你就是那个万中无一的天之骄子。抱着或晦涩深奥或立意高远或平淡深刻等名著比啃鸡腿还要有干劲,就算完全不能领悟的情况下,不论过多久,都能把情节记得清清楚楚。
那我这篇回答不适合你,你是天才流的。不在我考虑之列——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当的上这个称呼。
如果你真这么牛,我建议你好好努力,将来去接传统文学的班。毕竟传统文学已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能拿出手的没几个了。
还有我关于「工地」的一个借喻,「工地」代表的是基层,是一线,是实践,是行万里路。
有些人倒好,直接就工地了。就这理解能力,你好意思谈名著能带给你什么?我都不想打击你。
关于评论区,暂时就说这么多,实在无力吐槽。
第二点是各位的每一条评论,我都有看,哪天有时间,我会针对各位的问题,逐一在答题区回复。
嗯,还有,我没有删过评论,都是系统自发删除,我相信这些话里就藏着你们浓厚文雅睿智的人生经验。
忍不住,还要说句,我整篇回答,是针对哪些问题和现象。请你把眼角那坨屎擦掉看清楚,不要上来就一句,「读书无用论」,你知道这句话的范围有多广吗?心塞目盲,也请讲点逻辑和道德。
——————
下面这篇是我挺赞同的一个回答。贴在这里。
https://www. zhihu.com/answer/219009 2013
说实话这两年在掌阅上看各种名著,感慨颇深。不像中学时期,每个假期都要读名著写读后感,其实完全无感。
名著的价值不在写作手法,大部分名著的写作手法其实都不怎么优秀。其中一些以现代的眼光去看甚至可以说很烂,或者说是落后。一部分优秀的,那种写法也是中学生用不到的。
想积累适合学生的写作手法不如看散文鉴赏,中高考作文最吃这一套。而且散文鉴赏坚持到一定程度,对阅读理解能力有质变级的帮助。
名著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反思。名著让我们拍案叫绝的,往往是千百年来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甚至不同文明下近乎相同的社会现象,是这种同质化所映射出的人性,令人唏嘘,更令人警醒。
而一个没进入社会的人,再早慧也难以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感悟。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在三十岁重读名著后,最大的感慨就是,中学读名著真的浪费时间。有那个时间,不如去读一些没那么「名」的著,或能提升文笔或能积累词藻或能收获开心,远比看了毫无感觉只能为赋新词强说愁等十年后有感觉了也都忘记了的名著要强多了。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