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歌曲【小芳】这么三观不正,为什么还能上春晚?

2015-04-23心灵

老规矩,先问是不是。

首先来看一下问题的描述,按照提问者所述,这个人在听完【小芳】以后发觉,这首歌讲述的故事是:下乡知青在乡下资源匮乏,所以骗了生产队长家姑娘家的粮食和爱情,但在回城的时候没有带上人家,是为【明显的「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无耻之歌」。

是以提问者对此感到非常气愤,觉得「这么道德瑕疵的情节居然能被歌颂被传唱,还能通过春晚审查」,非常的匪夷所思,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某种舆情推动的。

以下是提问者的原文截图,这里概括的应该没有问题吧。

按照提问者所述的内容推测,它应该是认为,男知青在农村期间得到了生产队长家的粮食接济度过了资源匮乏的困境,并且与生产队长家的女儿缔结了恋爱关系,受了生产队长一家的恩惠,那么在回城的时候就有义务带着生产队长家的女儿一起回城。

否则即是利用完了生产队长家的价值后一脚踢开,是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此种行为存在严重的道德缺陷。

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你既然在最困难的时候接受了他人的馈赠(粮食与情感),那么你就有义务在摆脱困境后给予对等的回报。

问题在于,原本的歌词里貌似不是这么唱的啊?

小芳原唱歌词如下: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你站在小村旁。

整首歌不算长,其中能够提炼出的信息也很简单:下乡的知青在农村处了个对象,因为知青回城面临着分手,临行的前一晚两个人在河边哭着告别。

就这些,别的没了。

没有「小芳」生产队长的爹,也没有什么所谓的粮食资助,单纯就是一对男女由于国家政策被迫分手这么一个简单的情节。

提问者自己似乎也知道,单纯以搞对象分手作为「道德瑕疵」实在是太牵强,所以有意无意地补充了诸如【小芳是生产队长家姑娘】、【知青骗了小芳家粮食】之类的些许元素。

说来也是咄咄怪事,这下面这么多回答,居然就没有指出这一点的……

如果歌曲中男方的行为真的存在「道德瑕疵」,真的无耻的话,那么根据这个逻辑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男女双方一旦缔结恋爱关系,那么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先提出分手的一方即存在道德缺陷, 与恋人分手是种无耻的行为。

是这个意思吗?这种自恋爱关系起始的「从一而终」,恐怕并不是某些人所赞同的吧……

所以为什么要加上【小芳是生产队长家姑娘】,为什么要加上【知青骗了小芳家粮食】?因为不加上这些真的找不到什么所谓的瑕疵了……

那么可能有人会说了,虽然歌词里并没有提到【知青骗了小芳家粮食】,【小芳是生产队长家姑娘】,但歌词的撰写者心里其实就是这么想的,「意欲」是吧。

可以,根据这种说法,我又去查了一下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李春波,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家中的小儿子,上面有二个姐姐、二个哥哥都是当年的知青,但李春波似乎并没有知青的经历。

歌曲【小芳】被发行的时间是在1993年,按照搜狐新闻的说法,这位「小芳」的原型即是歌手的妻子。

歌手与「小芳」的相遇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当时还只是个普通吉他手的李春波与女孩相遇,并在后来的一次音乐表演中以演唱打动了少女,双方情愫暗生,多年后修得秦晋之好。

很明显,无论是歌手本人还是他的恋人,都不是什么农村人,歌手李春波也不是什么下乡知青,更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知青骗了生产队长家粮食】。这首歌跟什么农村生活也没什么关系,纯粹是文艺青年为了撩妹子,套了层乡村生活的皮,写的一首跟恋人调情的歌曲。

所以究竟无耻在哪呢?脑补的无耻吗?

当然肯定还是有人会说,虽然歌词里挑不出毛病,虽然歌曲的创作跟【知青骗了生产队长家粮食】也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但是现实中一定存在【知青骗了生产队长家粮食】这种道德败坏的情况,所以这首歌曲一定也是道德败坏。

说实话这个逻辑我有点没看懂,不过没关系,就顺着这个逻辑往下盘一盘。这就存在一个新的问题: 知青靠什么去骗生产队长家的粮食呢?

六十年前农村的婚姻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是六十年后的今天,网络上对于农村姑娘婚姻的看法我还是知道一点的。

提到农村女性的婚姻,我第一时间能够联想到的词汇包括:彩礼,重男轻女,男多女少,卖姑娘给兄弟换媳妇,甚至某些地方还可能涉及人口贩卖……在某些人的嘴里,农村女性的地位几近于牲口,属于一种财产,重男轻女风气导致的男多女少,使得年轻女性成为了一种紧俏的资产,父母与兄弟都指望着卖掉女儿换来的彩礼能够给儿子娶媳妇。

类似的内容貌似都是知乎上的日经话题,应该没有质疑吧?

关于农村女性的生活困境,我一丁点都不关心,只是如果上述内容都属实的话,这就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

1.被切断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下放至农村的男知青,靠什么去勾搭被当地人视为「稀有资产」的农村姑娘,进而从女孩父兄的手里「骗粮食」呢?在他们自己都回不了城的情况下?

2.知青是一个男女皆有的群体,而且普遍是被从父母身边带走的年轻人乃至于未成年人。在当地毫无根基的男知青从女方本地父兄的手中骗走女孩,与农村的本地人骗走或是抢走没有父母庇护的女知青,两种情况究竟哪一种的可能性更高呢?

当然,涉及现实问题,一味地脑补跟胡说八道也没区别,我这里查到了一些资料可供参考:

真实情况是,下乡的知青无论男女普遍不愿意结婚,无论结婚的对象是同行的知青,亦或者是当地农民。因为在农村结婚意味着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农村,等同于放弃了回城的权利。

其中女性的结婚意愿要更强一些,一方面是因为在农村女性嫁人要比男人娶媳妇更容易,另一方面也是没有父母亲人庇护的年轻女性在农村的生活更艰苦一些。

至于说某些人想象中的「男知青勾搭农村姑娘」,农村姑娘的父母和兄弟都是摆设吗?

这个问题最可笑的地方在于,现代网民对于对于农村社会的描述似乎呈现出一种「二象性」的状态:

一方面农村姑娘的婚姻恋爱受到了父兄等封建家长的限制,乃至于失去人身权利,另一方面被切除了全部的社会关系、在当地毫无根基的外乡人,却能够轻而易举地绕过封建家长的控制,偷走农村姑娘的身子和心;

在大学生山村支教的问题下,各种回答或是讲道理、或是现身说法地规劝年轻人,深爱生命、远离乡村,甚至有这种「把知乎精英下放到农村能干成什么事情」的问题来嘲讽「精英们」的眼高手低;另一方面,这些人又觉得平均年龄十几岁的下乡知青们,到了农村以后就能够兴风作浪,而农村的本地人只能懦弱地任由其欺负。

在现代网民的嘴里,农村人似乎时而淳朴、时而狡诈,时而阴险如豺狗、时而温顺如绵羊,这些农民似乎会根据观测者的观测角度不同,而坍缩成不同的社会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品德,这是最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量子力学中的坍缩现象仅存在于微观层面,宏观世界中并没有「薛定谔的猫」。至于说为什么农村社会会呈现出这种诡异的因观测者变化而变化的「二象性」?

这可能并不是观测对象的问题,而是观测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