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心灵

只能在 deadline 前做事是一种心理问题吗?

2024-12-09心灵

害怕失败又贪慕成功的虚名,所以赶在任务截止线前完成任务,这样做得不好有理由可以推——准备时间不充分,做得好有虚名可以得——只花了这么点时间就做得这么优秀了,这就是喜欢在DDL前做事的人的小算盘。

不得不说还是挺精明的,只要最后把事情完成了,这套循环就能一直玩下去。

唯一的缺点就是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这中间的恐慌焦虑煎熬,只能自己挨着。

毕竟骗别人容易,骗自己可太难了。

无数次想冲动一下劝自己要不这次趁早开始着手准备吧,又怕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的成果得不到肯定,那本就脆弱的自信心可要遭受重大打击了。

一直拖着又怕万一时间太赶到时候完不成怎么办。

个中煎熬,体会过的自知。

也得亏那把算盘敲得足够响算出了收益项,不然还真难一次次这么坚持下去。

不说对错,说说方法吧——

趁着冲动的三分钟劲头,尽可能将行动清单细化,还有多余的力量就起身行动起来,能冲多远冲多远。

人很容易冲动,只不过有些冲动是受法律限制的,有些冲动则可以成为你的火箭推进器。

菜刀没有好坏,全看使用的人。

在冲动的时候,要将注意力放在规划路径上,不要用在幻想成功后的喜悦。

不要用在幻想成功后的喜悦。不要用在幻想成功后的喜悦。不要用在幻想成功后的喜悦。

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干,先幻想一下自己成功后的喜悦。

比如想练个乐器,连乐器都还没买,就先幻想自己练成后当众表演万众瞩目的光辉时刻了。

这确实可以带给人一点点动力牵引,但更大的危害是提前透支了成功的收益,会大幅减小你实际行动的推力——反正成功后就是那样,我脑子里已经享受过一次了,先这样吧——这一增一减之后还是负数。

要将那股动力用在规划详细路径上。

比如我要练钢琴,

第一步我需要买个钢琴,可以去二手平台买个自用仅拆封的产品,减小一点试错成本。

第二步我需要课程,可以在乐器到之前先找找免费或者付费的理论课程边学习,建一个新的收藏夹统一存放,方便挨个观看。

第三步我需要安排时间和地点练习,可以根据以往的时间安排找出合适的时间段和稳定的地点。

……

越详细越好,越详细就越能起引导作用,因为到时候不用再重新思考,按着计划执行,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对未知的恐慌。

这你某天看了什么东西受了激励和鼓舞,在脑子里幻想了一通成功, 待冲动冷却后躺在床上翻了个身继续刷手机要好得多。

因为这东西不怕你三分钟热度冷却后会浪费,实际上你有产出内容,下次再遇到同样的冲动你就照着清单做,真遇不到同样的冲动了,你也可以参照这个清单去制定其他计划的实施路径。

总结一句话, 将冲动产生的动力用在尽量减小自己行动的阻力上,制定详细的路径规划,再有余力就去准备相关材料,再有余力就去行动。只要行动起来,一切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