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说二无一。
先看法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信号灯和非机动车信号灯表示:
1. 绿灯亮时,准许车辆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得妨碍被放行的直行车辆、行人通行;
2. 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3. 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
在未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按照机动车信号灯的表示通行。
事故比较简单,就是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绿灯车辆与闯红灯车辆发生碰撞的一起事故。
简单说下,闯红灯行为在事故中属于严重过错行为,一般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如果你方没有过错行为的话,就是对方全责的一起事故。
实际处理中,作为机动车驾驶员,一方面现有法律规定对于机动车驾驶员要求更高,上路需要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车辆过程中确保安全的义务也相对更高。另一方面,因为车辆有保险,从考虑照顾伤者以及和谐处理的原则,总是无形放大机动车驾驶员存在的问题,所以很多情况下即使机动车驾驶员没有太大问题,还是会以未确保行车安全为由给一个次责。
因为事故视频没有看,所以无法确定事故你是否会承担责任。但作为车辆,通过路口过程中,如果有能力发现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这些的确属于未确保行车安全的情况。所以,你是否会承担责任,可以根据实际行驶情况,以及交警部门对你的询问进行确定,但即使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最多也就是一个次责。
当然,处理事故中会存在一些「死亡问题」,分享给大家,供大家思考。
一、
问:你有没有看到对方?
答:看到了。(没看到)
问:看到了还撞?措施不当。(为什么没看到,存在疏忽大意。)
二、
问:你驾驶过程中没有确保行车安全。
答:确保了。
问:确保了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三、
问:路况是否熟悉?
答:熟悉,天天开。(不熟悉,难得开)
问:天天开不知道这里容易发生事故,提前减速慢行。(不熟悉还开那么快?)
我个人对此实际并不赞同,对于驾驶员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发生事故,特别是比较重大的事故,通过陷阱式的提问,驾驶员确实很难考虑周全,回答过程中很容易被抓住把柄。实际处理事故是通过调查取证去发现双方过错行为,然后根据过错行为严重程度以及所起作用大小确定双方责任。
作为观察义务,视线观察上能否第一时间发现?
采取措施,应当以一个正常人的反应时间,在发现紧急情况下,再大脑反应,最终采取措施来判断。
不能事后以上帝视角来评判驾驶员的每一个细节,毕竟,你是知道这里即将出现紧急情况,而事发时,驾驶员是无法提前预判的,不能以结果论去严苛驾驶员,毕竟法律不强人所难。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我是Master,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