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6'46"874】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首次冲击纽北纪录片放出,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024-11-01汽车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中国的汽车工程师,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很喜欢吴佩说的一段话

但是呢他们都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小米
为什么,他们一门心思的去做那些电车了
他们认为电车的世界里
做好大屏,做好车机做好智能驾驶,做好一个零重力座椅
就已经可以达到所有的目标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
这就是大家今天所喜欢的东西
今天用户好像不再去聊到操控的时候
那么我们应该去做一个操控的事情吧
所以我觉得,有车留给我们一个宝贵的财富
就是那种蜂鸣声带来的肾上腺素的飙升
他会带来我们那种开车的快感
所以有时候想想,这一杆旗,应该是过往很多品牌
他们应该替大家抗住的
可是他们今天没有抗
所以这件事情,交给了一个小米来考
我觉得小米其实在为许多的品牌做一次补考
这本来是你们的考卷,最终让小米来完成了
我觉得这个过程,在许多人看起来是一件很傻帽的事情
除了像我们这种热爱驾驶的人,
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朋克的事情
但是绝大多数人,会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
你开始拼命给我安利
什么叫做驾驶
我知道有很多的汽车博主,科技博主也在嘲笑这样的事情
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
直到雷总过去督战了,然后又遗憾而归
然后再想办法去和比亚迪协调时间继续战斗
再到发布会开始前最后的时刻
找到了那样,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这样的一个冲刺
就大家的表情是从哪种质疑嘲笑
惊讶再到翘首以盼
我记得有一条微博说
从现在起,我只希望纽博格林有一个好天气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希望这个男人,好好赢一次
你觉得那杆旗帜他处在纽博格林的时候
他很孤独,但是又让我们很期待
甚至会让我们潸然泪下
每个人都更有资格去抗这杆旗
但是每一个先行者,都选择做一个聪明者
最终只有一个叫雷军的人,他很傻的去扛起了这杆旗
然后去吧这件事情一步一步的做成
并且去告诉所有的人,这一件事情我做了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值得去把他干好
那我觉得这些挫折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此
是为了证明有朝一日他成功的时候,可以接受到大家更高的赞赏

跑完以后车手也很激动,su7ultra因为树叶挡住传感器,有十多秒触发安全保障,直接失去动力。

十多秒,对于圈速来说,半秒就是天差地别,差十秒就是致命打击,失去动力的时候,团队心里也凉了半截,但这已经是现有条件下,唯一的机会。

也就是从这一刻,从树叶掉下去开始,戴维是玩命在跑圈速了,在纽博格林场地压根没干的情况下,直线干到300+。弯道也比几分钟前拉的更加极限。

纽博格林赛道把控不好,出事故那是真的没有缓冲地区,湿地打滑翻车,不但没有成绩,车手的安全也没办法完全保证。

还说什么圈速,都已经没有意义了,看得出来,戴维是真的喜欢这个小米的汽车团队,别说为了钱跑小米的,赛车手拼了命去跑圈,一定是不想让团队的努力白费

就像飞驰人生里的张驰一样,他没有想赢,他只是不想输

这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su7ultra是团队三年以来,无数心血累积的成果,更是他们唯一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十分钟的窗口期,稍瞬即逝。

下车第一句话,是感谢你们给我机会驾驶这辆赛车,这就是相互成就

这个成绩对于小米,对于戴维,这都是创造记录的事情,一个23年的比赛冠军,配上三年前才开始做车的小米汽车团队

而此时小米新品发布会在即,能不能成功,有什么样的成绩,我想对于su7ultra的发布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更难以想象,发布会彩排的时候雷总得知成绩的时候,像极了主角在最后一刻,力挽狂澜。

从来没有人看好他,但偏偏他最争气



那个男人,他终于赢了

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上蒲公英一样触手可得!

1月,小米汽车预定10月9日、10日包场测试

10月9日,全天大雨

10月10日,多次突降阵雨

10月17日,纽北官方协调i-Pool联盟1小时,因大雨未能测试

10月21日,协调借用同行包场间隙时间,因故未能测试

10月24日,纽北官方协调28日中午11时至12时,1小时窗口

实际整车出发11:50 如果失败,12:00全部收工,明年再战

多次尝试刷圈,多次失败,最后在24号跟官方协调到28号的一个小时,还不能保证28号那天天气好不好,也就是说在发布会的前一天都无法保证有成绩,

是不懈的努力,从未说过放弃。

好的汽车工程师,都是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而不单单是为了多少年薪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吉利的前大佬胡峥楠,讽刺小米挖人

可是他的微博签名却是重新起航,对一个大佬而言,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许多年,却用这样一段话,当做自己的签名,意味着什么我想就不用多说了,与其说是挖人,不如说胡总与小米一拍即合。

汽车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胡总做过自己心里想要的产品吗?

下面是胡峥楠微博的一部分原话,大概也能看出来他心里想法。

发布会虽然结束了,但过去的30小时,我的内心是极度不平静的。

相信纽北是每个做汽车的工程师心目中的圣地,他的官方圈速榜或者叫封神榜会更为合适,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高性能车,无一不是在这个赛道上被打磨出来的。被加速度、声浪、轮胎尖叫调校出来的汽车工程师,谁不希望自己做的产品能到这个赛道上来磨练一下,如果能登上封神榜,那可能是职业生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了。哪怕能亲自开着自己的产品在纽北跑上一圈,这可能也是所有汽车工程师的愿望清单内容之一。

汽车工业130多年,纽北赛道也已经有97年的历史了,他承载过几代人的梦想,见证了内燃机发展到今天的全过程,也开始见证了电气化的步伐。汽车技术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赛道和汽车运动,几乎所有对速度、安全、效率的创新需求都首先来源于赛道,再普及到行业量产技术,相信电气化智能化的技术变革,也一定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很多人在说电车不能下赛道,但这是不是恰恰是下一个技术突破的机会点呢?工程师总是喜欢面对问题,尤其是大家都觉得很难的问题。作为世界上公认最难,也可能是对电动车最不友好的赛道,纽北为什么不能成为电动车技术不断成熟的磨刀石呢?

有这个想法的时候,给大家立个Flag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难点一个接一个。

没有人做过时速超过300公里的车,也不知道车速达到300公里后会发生什么,凭着对速度的敬畏,满脑子都是纽北赛道上车辆起飞、翻滚的图像。一群平均经验20年的老工程师,真的是遇到了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挑战,都失去了曾经驾轻就熟的从容感。

两年多时间,一群人不是少了头发就是白了头,很多问题需要回归到牛顿定律去思考,重新回到运动学、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空气动力学上从原理上重新推导目标的分解。对着视频一帧一帧比较学习,在模拟器上做了几千圈的仿真。

无论怎么样,我们能站在这里,能把自己的产品开上这个赛道,我们已经触及了自己的职业梦想,已经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了。只有做过,才知道前面的那些大神们是多么伟大,我们和他们的距离还有很远,我们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一定是一场十年之约,而我们的底气就是我们还年轻,我们可以更努力。


看完以后,我想小米这一堆工程师,他们只需要考虑一件事情

造一辆自己成为工程师时,心中的dreamcar

一辆能够驰骋在纽博格林的赛场上,拿下过去几十年由各种老牌燃油车跑出的成绩的Dream car

没有领导对你说,你还年轻想法不成熟

没有同事互相排挤,为了点利益下绊子

即使是行业里曾经的大佬,依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回归基础

所有人的目标都一样,那就是从零开始,造一辆超级电车

雷军说过小米宣布造车以后有很多工程师主动联系,想要加入小米。除了雷总的人格魅力,我觉得有人想要挑战自己。

直到他们加入了小米,发现了从小米造车从立项之初,根本没有想过走别人走过的路,而且走一条自己的路,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这一条路,恰恰是他们进去汽车行业入行时,一腔热血,想要走的路。

谁能拒绝实现自己热血的梦想,只要你够专业,只要你下得去身子,做好属于车的一部分,整个团队在一起,齐心协力。

雷总时不时过来看看,你们环境怎么样,研发到了哪一部分,有没有什么困难,做事情从不含糊,该给钱就给钱,该验证就包场地,天气太热,请大家吃西瓜,一起下馆子

既懂技术又不卡经费,还能陪工程师一起去做项目,这是多少工程师梦寐以求的老板。


再度更新一下,吴佩透露了更多关于小米s7ultra的内容

电车时代市场上稀少的是什么呢,应该为四门纯电快车,也就是一辆性能车

从这样一台车开始,小米要去市场上很多人都没去过的地方,跳出舒适圈。

很多人说V8S又是【字研技术】对吧

首先市面上,没有这样一台达到27200转,的超级电机,或许比亚迪技术深厚有预研,但是他也没量产啊,你花钱也买不到,请问如果市面上压根没有这样的产品,从何而抄呢?

但这是一台性能车的关键,没有他,车就缺少了一个强大的心脏,性能也就无从谈起,小米从材料,设计,乃至生产上实现了全部的自主研发,和首钢研发了材料,设计上把硅钢片减薄……

汽车研发够苦吧,可是电机也是无人区啊,这三年,电机研发人员过得不比汽车工程师好啊,他们要从新开始,也要挑战行业顶尖。

项目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没有他su7ultra上不了赛道,可是他什么时候能成功,能不能达到设计指标,什么时候能量产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小米:「我想做一台市场上没有,但是我们又用的到的超级电机,大概27000转。」

工程师:「你有技术储备吗?」

小米:「没有」

工程师:「那你知不知道,这样一款电机,从材料,结构设计,工艺创新,生产,制造,实验,电控算法,功率…………都要自己做!」

小米:「我知道」

工程师:「那你凭什么认为,短时间以内你比得过汇川,比亚迪,华为这些电机的老玩家。」

小米:「我有你们,我有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我不觉得短时间能够成功,但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功。 你想做一台跑车的心脏,还是我们放弃?

工程师:「我……我拼了!」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一颗心脏在故事的最后成功了

他在纽博格林的赛道上给su7ultra提供1000多匹的马力,如就同汽车团队的工程师一样,这一群人不是少了头发,就是白了头。

他们的成功,是汽车团队开始的基础之一,心脏跳动的时候。

su7ultra在纽博格林的赛道也开始了征程。


三年前的小米从零开始,他们加入小米,也是从零开始。

但这一次,比起待遇更让他们心动的,是真正出于对汽车的passion。

他们不是死板的理工男,而是有汽车工程师自己的浪漫,当这样一台超跑造出来的时候,他们比谁都兴奋,比谁都想试试自己的作品。

中国的汽车工业,不是没有人才,不是没有好的技术储备,更不是没有市场

只是这个长夜沉寂了太久

在纽博格林的赛道上内燃机的轰鸣对电极的静谧孰强孰弱,还有变数

我们尊重对手,学习对手,超越他们,这是对旧时代最高的致敬,也是走向新时代漫漫征程艰难的一步

但我更相信属于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时代已经来临,他们会用实力,征服纽博格林,征服世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