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因過飽、飲食不足、辛辣食物攝入或壓力大等因素,偶爾遭遇胃痛、消化不良,但有的人會發展為胃腸疾病,並頻繁復發。那麽,哪些因素會阻礙了胃腸健康的恢復?讓我們一起跟隨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副主任醫師余仁貴來了解下吧。
1、不吃早餐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胃內的食物已經排空,但胃酸仍在持續分泌。若此時不吃早餐,胃酸將沒有食物進行中和,從而直接刺激胃黏膜。長期忽視早餐,胃黏膜容易受損,可能引發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
2、就餐過晚
長期晚餐進食時間過晚,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食物在胃內長時間滯留並行酵產氣,引發胃脹、胃痛等癥狀,阻礙胃黏膜的修復和再生。
3、暴飲暴食
有的人會攝入遠超胃容量的食物,而過量的食物會打亂胃腸的正常蠕動節律,影響食物的推播和消化。暴飲暴食還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損傷胃黏膜,引發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引發胃壁撕裂或穿孔等急性疾病。
4、飲食辛辣
長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胃部常有灼熱感,這是胃黏膜受刺激的表現。食用辛辣食物後,辣椒素直接與胃黏膜接觸,導致其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此時胃黏膜抵抗力降低,易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引發胃炎等疾病。
5、飲食油膩
油膩食物因其高脂肪含量而消化較慢,這易加重胃的消化負擔,長期過量攝入這類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食物在胃內滯留堆積,造成胃部脹滿,並進而影響胃黏膜的正常代謝和自我修復。
6、生冷食物
冰淇淋、冷飲等生冷食物進入胃內後,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和營養吸收。胃黏膜受低溫刺激可能痙攣,導致腹痛、腹瀉。此外,生冷食物中的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可能進入胃內,引發感染,加重胃的負擔。
7、酒精刺激
酒精進入胃內後,會損傷胃黏膜上皮細胞,導致這些細胞壞死並脫落,從而使胃黏膜失去保護屏障。胃酸因此能直接接觸胃壁,進而引發胃黏膜炎癥、糜爛甚至潰瘍。
8、吸煙損害
煙草中的尼古丁會減少胃黏膜血液供應,致其防禦能力減弱。此外,吸煙還會使幽門括約肌松弛,導致膽汁反流進入胃部,與胃酸共同作用下,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加重胃部炎癥。因此,長期吸煙的人的胃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且治療效果通常不甚理想。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胃腸疾病需重視,日常習慣亦關鍵。不良習慣累積易致胃腸病,建議逐步調整,養成好習慣。若遇持續胃腸不適,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有效治療。(通訊員 卿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