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就是心、脾這兩個地方虛了。
中醫認為,心主神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當人長期處於精神壓力之下,多度思慮,便會擾亂人體氣血的正常執行,致使心血虧虛、脾氣虛弱。
而心脾兩虛進而會繼續加重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從而加重抑郁癥狀,形成惡性迴圈。
![](https://img.jasve.com/2025-1/87d3f1934e8d23980aee58a5d3813115.webp)
心脾兩虛導致的抑郁癥患者常表現為:持久的情緒低落,對曾經熱衷的事物興趣大減,生活熱情消退,失眠多夢,夜間易醒,神疲乏力,整日提不起精神;還可能伴有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難有胃口。
所以,治療這類患者的核心思路就是滋養心脾、寧心安神,以恢復心脾的正常功能,平衡氣血。
中醫有很多經典古方調理心脾兩虛,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經典方劑—— 歸脾湯 ,具有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的功效。
![](https://img.jasve.com/2025-1/633350eb6ae7dd77d268c22556ffd861.webp)
組方: 白朮、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甘草、當歸、遠誌。
人參、白朮、黃芪、甘草甘溫補脾益氣,使脾胃強健,氣血生化有源。
當歸、龍眼肉甘溫補血養心;酸棗仁、茯神、遠誌寧心安神。
木香辛苦性溫,理氣醒脾,使補而不滯。
臨床上常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焦慮、抑郁等癥。
就比如我的一位患者周女士,她是由於工作上長期高強度壓力以及家庭的各種瑣事,逐漸出現情緒低落,對日常生活失去積極性,晚上失眠,白天精神萎靡,食欲也大幅下降,身體日漸消瘦。當地醫院給診斷為抑郁癥,服用抗抑郁藥物,雖有一些效果,但也帶來了藥物副作用,就想試試中藥調理。觀察舌象,舌淡,苔薄白。
![](https://img.jasve.com/2025-1/5cb376c895d6929702b24e5ac3bcd181.webp)
周女士屬於心脾兩虛導致的抑郁,所以,我用歸脾湯辨證加減,增加柴胡、郁金疏肝理氣,調暢情誌;酸棗仁換成合歡皮解郁安神。
二診時,睡眠質素有所好轉,晚上醒來也能很快入睡,食欲有所恢復,中間根據癥狀的好轉,不斷調整藥方,減量西藥,持續治療了4個療程,各種癥狀消失,停藥。
門診上有很多患者與周女士一樣,因長期的精神壓力和過度思慮,導致心脾受損、氣血不足,從而引發抑郁、焦慮等疾病。只要找準病機,恢復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