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當患上 糖尿病之後,身體中的血糖水平可能會持高不下,長期如此,嚴重的會引發一系列並行癥。為什麽有些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在吃降糖藥,血糖水平卻控制不好?通常都有這4個不良的飲食習慣,建議盡快改正:
第一 :三餐不定時、不定量
得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一個誤區,他們認為想要降低血糖,平時就要少吃飯,所以,一日三餐總是能少吃一頓是一頓,有時候幹脆不餓就不吃,感覺到餓了的時候又會忍不住多吃。
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不但不能控制血糖,還可能造成血糖波動大,加重糖尿病 的癥狀。更重要的是,一日三餐不及時,很可能導致低血糖,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迷的現象。
因此,患糖尿病的人想要穩定體內的血糖水平,一日三餐最好要定時定量,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長不要超過6個小時,這樣的飲食習慣能夠讓胰島素的利用最大化,從而減輕胰腺負擔,幫助控制血糖水平。
第二:喜歡吃軟爛的食物
很多糖尿病 患者清楚平時的飲食要清淡,要少油少鹽少糖飲食,所以,他們做食物時不喜歡煎炒,也不吃油炸食物,經常將食物煮得又軟又爛,覺得這樣的食物寡淡無味,對降血糖有益。
其實將食物煮得又軟又爛,糖尿病患者吃了不利於降血糖,尤其是澱粉類食物,如果烹飪時間太久,澱粉就會糊化嚴重,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升高使血糖飈升,不利於糖尿病恢復。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要避免吃過於軟爛的食物,主食宜硬一些,菜的烹飪方式最好是蒸、煮,還有涼拌,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存食物中的營養元素,而且這樣的食物升糖指數低,對於控制血糖是有不小益處。
第三:經常吃寒涼的食物
現在冷凍、寒涼性食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有些糖尿病 患者認為經常吃寒涼食物,可以去火氣,對降血糖有利。
但是,糖尿病人不知道過多吃寒涼、冷凍的食物,可能讓腸胃受損,腸胃會出現不適的感覺,還可能升高血糖。
第四:過多攝入精制碳水化合物
精制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會使得餐後血糖迅速升高,這主要是因為這類食物缺少纖維素,不能減緩糖分的吸收。所以,得了糖尿病的人,要少吃白米飯、白米粥、白麪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食物。
可以在煮白米飯時適當加入適量的粗雜糧。粗雜糧當中有大量膳食纖維,這種成分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降糖降脂。不過,粗雜糧攝入太多,會影響腸胃健康。所以,糖尿病 患者不能只吃粗雜糧,應該要粗細糧合理搭配,不能顧此失彼。
生活中粗雜糧的選擇是很多的,有黑米、糙米、小米、薏米,還有苦蕎麥、燕麥、青稞、藜麥等。
特別是藜麥,它是一種源自南美洲的古老谷物,對於糖尿病 患者來說,是一種理想的主食選擇。
藜麥當中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食物的消化速度,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後血糖水平,降低因為血糖波動而帶來的風險。
此外,藜麥以其獨特的低升糖指數(GI)特性,成為了健康飲食的優選。當低GI食物被攝入體內時,它們能夠溫和而穩定地提升血糖水平,有效預防血糖的急劇波動。因為高GI食物常常會導致血糖迅速攀升,從而增加並行癥的風險。不僅如此,藜麥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質,如鎂和鋅等,這些珍貴的元素在維持胰島素正常功能方面,也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