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醫生告訴你:養胃最重要的,就是這5個習慣

2025-01-08女人

內容資料來源:

[1]念安.養胃更需養成好習慣[J].中國食品工業,2021,(18):66-67.

[2]吳明.「養胃」在於養成好習慣[N].中國中醫藥報,2006-06-30(002).

[3]周兵.養胃:分清寒熱是關鍵[J].家庭醫學(下半月),2021,(11):54.

2024年4月8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江蘇南京鼓樓區的一家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室裏,人來人往,喧鬧不已,不少患者捂著肚子,眉頭緊皺,面露痛苦之色。38歲的程式設計師陳宇就是其中一位,他身形略顯疲憊,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他飲食極度不規律,最近總感覺胃疼、胃脹,有時候那種反酸噯氣的感覺更是讓他難受得直不起腰,實在受不了這頻繁的折磨,才好不容易抽空來醫院看看。

陳宇掛了李醫生的號,懷著忐忑的心情,腳步匆匆地一進診室就焦急地說:「李醫生,我這胃最近可太折騰人了,疼起來要命啊,我這工作忙起來昏天黑地的,經常顧不上吃飯,是不是把胃給徹底搞壞了?您快給我想想辦法,怎麽才能把胃養好啊?我實在不想再受這罪了。」

李醫生擡起頭,看著他這副焦急又懊悔的模樣,無奈地搖搖頭說:「你這年輕人啊,現在好多毛病都是不良生活習慣鬧的。養胃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持之以恒,不過最重要的,就是得養成幾個習慣。」

一、規律飲食

李醫生身體微微前傾,詳細地給陳宇解釋:「 這第一個關鍵習慣就是規律飲食。 咱們的胃就像個極其精準的生物鐘,每到特定的時間點,就會條件反射般地分泌胃酸、蠕動起來準備消化食物。你要是經常不按時吃飯,比如說早上該吃早餐的時候餓著肚子趕去上班,胃酸照常分泌卻沒有食物可供消化,胃酸就會在胃裏‘空轉’,時間一長,這酸性物質就容易刺激胃黏膜,日積月累,胃炎、胃潰瘍這些棘手的毛病就悄然而息地找上來了。」

在南京鼓樓區那鱗次櫛比的寫字樓附近,一到飯點,形形色色的快餐店瞬間人滿為患。像陳宇這樣忙碌的上班族,為了趕專案進度,常常錯過飯點,或者隨便扒拉兩口匆匆了事。外賣小哥小劉每天在這一片區送餐,都能碰到不少這樣行色匆匆、吃飯草率的顧客,他邊整理著外賣箱邊感慨地說:「有些寫字樓裏的人,點餐時間那叫一個亂七八糟,完全不像正常飯點,估計胃都得抗議,這麽折騰哪受得了啊。」

李醫生接著神情專註地說:「你得盡量每天定時定量吃飯,早餐最好在 7 - 8 點,這個時候給胃來個‘開工訊號’,開啟一天的活力;午餐 12 - 13 點,承上啟下,補充能量;晚餐 18 - 19 點,別給胃在睡前留太大負擔。每餐吃個七八分飽就行,既不會讓胃過度勞累,又能保證營養供給。別暴飲暴食,把胃撐得滿滿當當,也別節食,讓胃‘鬧饑荒’。就拿早餐來說,哪怕時間再緊,喝杯溫牛奶、吃片全麥麵包,簡單幾步,也能讓胃知道要開工幹活了。長期堅持這樣規律的飲食習慣,胃的消化功能才能穩定下來,有條不紊地運轉。」

陳宇聽著,有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臉上泛起一絲紅暈:「我以前確實太不把吃飯當回事了,經常忙起來就把吃飯拋到九霄雲外,這下算是吃到苦頭了。」

社區裏 45 歲的王大姐,以前也是個工作狂,飲食毫無規律可言,久而久之得了慢性胃炎。胃痛發作起來,冷汗直冒,什麽事都幹不了。後來她痛定思痛,每天嚴格按照時間吃飯,早餐精心煮點小米粥,再搭配一個營養豐富的雞蛋,午餐、晚餐葷素搭配合理,每餐都吃適量主食,堅持一段時間後,奇跡出現了,胃痛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胃也慢慢養好了,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二、細嚼慢咽

再講講細嚼慢咽這個習慣。 」李醫生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潤潤喉,繼續說道,「很多人吃飯就像打仗沖鋒一樣,狼吞虎咽的,這對胃可太不友好了。食物沒經過充分咀嚼就囫圇咽下去,大塊的食物到了胃裏,胃就得像個勤勞卻疲憊的苦力,花更多的力氣去研磨,這無疑大大增加了胃的負擔。而且,你知道嗎,細嚼慢咽還有個神奇的作用,能讓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裏富含的澱粉酶就可以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澱粉,幫胃分擔一部份消化壓力,讓胃的工作輕松不少。」

在鼓樓區的一家溫馨的養老院裏,護工們總是輕聲細語、耐心十足,經常在老人們用餐時提醒他們吃飯要慢一點。80 歲的張奶奶以前吃飯急得像個孩子搶糖果,老是噎著,還消化不良,吃下去的食物在胃裏像沈甸甸的石頭,半天不消化,難受得直哼哼。後來護工每次都陪著她,輕聲細語地勸她慢慢吃,張奶奶試著放慢速度,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食物,一段時間後,她驚喜地發現自己不僅吃得舒服了,飯後胃脹的感覺也少了很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李醫生還伸出手指,比畫著強調:「一般每口飯咀嚼 15 - 20 次比較合適。你可以試著有意識地放慢吃飯速度,別再風卷殘雲,而是用心品味一下食物的味道,感受食物在舌尖的觸感,別光顧著往嘴裏塞。時間長了,既能養胃,說不定還能幫你控制體重呢,畢竟大腦接收飽腹訊號也需要時間,細嚼慢咽讓你吃得恰到好處,一舉兩得。」

陳宇心想,自己平時吃飯確實太快了,為了趕那幾分鐘時間,經常幾口就把飯吃完,跟完成任務似的,看來這個毛病真得狠狠改改了。

三、避免刺激性食物

李醫生看著陳宇,表情嚴肅得像一位嚴師,語重心長地說:「 第三個習慣,一定要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膩、過酸、過甜、過冷、過熱的食物,這些對於胃來說,就像是一個個隱藏的‘小惡魔’,隨時可能刺激胃黏膜,引發胃痛、胃脹、反酸等一系列不適,讓你苦不堪言。

在南京鼓樓區那條熱鬧非凡的美食街,一到夜晚,霓虹閃爍,各種重口味美食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垂涎欲滴,但對於養胃的人來說,這裏簡直就是「禁區」。像那紅通通、辣得冒煙的麻辣燙,紅油翻滾的火鍋,油汪汪的油炸串串,偶爾吃一點解解饞或許還行,可要是經不住誘惑,經常吃,胃可就吃不消了,非得「鬧脾氣」不可。

李醫生舉例說,眼神中透著惋惜:「之前有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特別愛吃辣,那是頓頓離不開辣椒,無辣不歡啊,結果時間不長,就得了胃潰瘍,疼得在病床上直打滾,後悔不已。還有個年輕女孩,愛喝冰奶茶,一天好幾杯,把胃當冰窖,胃被凍得經常痙攣,疼得臉色蒼白,冷汗直冒,直打滾。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千萬要引以為戒。」

陳宇聽了,心裏一哆嗦,腦海中浮現出那些畫面,他平時就愛吃辣,什麽剁椒魚頭、辣子雞丁都是他的最愛,還喜歡喝點冰啤酒,尤其是夏天,一口冰啤下肚,覺得爽快極了,現在看來這些都得戒掉了。李醫生看出他的心思,語氣緩和了些,安慰道:「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人都有嘴饞的時候,偶爾少量吃一點,解個饞,只要別過量,胃還是能承受的。但在養胃這段關鍵時期,盡量還是先避開吧,等胃養好了,再偶爾放縱一下。」

四、保持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