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重慶看身高:中醫如何調理脾胃幫助長高?

2025-01-07女人

在中醫理論中,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良好有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對長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以下是中醫調理脾胃幫助長高的方法:

一、飲食調理

  1. 選擇健脾益胃的食物
  • 山藥是一種常見且效果顯著的健脾食物。它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可以煮粥、燉湯或者蒸煮後直接食用。例如,山藥紅棗粥,將山藥、紅棗與粳米一起煮粥,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的作用,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粳米可以健脾和胃,三者搭配對於脾胃虛弱的孩子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 薏米也是常用的健脾利濕食物。它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可以做成薏米紅豆粥,薏米祛濕,紅豆(赤小豆)也有健脾利濕的作用,此粥適合脾胃有濕氣的孩子。因為濕氣重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透過食用薏米紅豆粥能夠去除脾胃濕氣,增強脾胃功能。

  • 芡實有補腎固精、健脾止瀉的作用。可以和蓮子一起煮成芡實蓮子湯。芡實和蓮子都是藥食同源的食材,蓮子能夠養心安神、益腎澀精,兩者搭配對於脾胃虛弱、夜寐不安的孩子很有幫助,良好的睡眠也有助於孩子生長發育。

  • 避免損傷脾胃的食物
  •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像冰淇淋、冷飲等,孩子食用後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寒,影響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油膩、辛辣食物也應盡量少吃,例如炸雞、辣椒等。油膩食物會加重脾胃的負擔,辛辣食物則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腸胃不適,從而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 合理的飲食方式
  • 要做到定時定量進食。按照一定的時間規律進食有助於脾胃形成良好的生物鐘,促進脾胃的運化。一般建議孩子一日三餐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並且要細嚼慢咽,這樣可以充分磨碎食物,便於脾胃消化吸收。

  • 二、中藥調理
    1. 常用中藥方劑
  • 四君子湯是經典的健脾方劑。由人參(現在多用黨參代替)、白朮、茯苓、甘草組成。人參(黨參)有補脾益氣的作用,白朮能健脾燥濕,茯苓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甘草調和諸藥,起到益氣健脾的功效。對於脾胃氣虛,面色萎黃、語聲低微、食少便溏的孩子較為適用。

  • 參苓白朮散也是常用的方劑。它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增加了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等藥材。這些藥材進一步增強了健脾祛濕、和胃滲濕的功能。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的情況,對改善孩子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有很好的效果。

  • 小兒健脾丸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中成藥。主要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等。它的功效是健脾、和胃、化滯,用於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大便溏瀉等癥狀,有助於調理脾胃,為孩子生長提供良好的營養基礎。

  • 中藥膏方(適合體質虛弱的孩子)
  • 一些中藥膏方也可以用於調理脾胃。膏方是將中藥復方經過濃縮制成的膏狀制劑。例如,健脾膏,它是由多種健脾益胃的中藥熬制而成。膏方的特點是口感較好,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且藥效持久。一般在秋冬季節可以適當給孩子服用,能夠增強脾胃功能,幫助孩子儲存能量,有利於長高。

  • 三、中醫外治法

    1. 推拿按摩
  • 推拿是中醫調理脾胃的常用方法,簡單易行且效果良好。補脾經是最基本的手法,脾經位於拇指橈側緣,從指尖推向指根為補脾經。操作時,家長可以用自己的拇指螺紋面,在孩子的脾經上輕輕推動,每次 100 - 300 次。這種手法可以健脾胃、補氣血。

  • 摩腹也很重要。讓孩子仰臥,家長用手掌或者四指指腹放在孩子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按摩的速度要適中,每次按摩 5 - 10 分鐘。順時針摩腹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 捏脊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小兒推拿方法。讓孩子俯臥在床上,家長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後雙手食指緊貼孩子脊柱兩側的皮膚,從尾椎骨開始,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慢慢向上撚動,一直到頸椎部位,反復進行 3 - 5 次。捏脊可以刺激孩子的督脈和膀胱經,調節臟腑功能,增強脾胃功能。

  • 艾灸療法(註意操作安全)
  • 艾灸足三裏穴對於調理脾胃很有幫助。足三裏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艾灸此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可以使用艾條溫和灸,將點燃的艾條對準足三裏穴,距離皮膚 2 - 3 厘米左右,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次灸 10 - 15 分鐘,每周 2 - 3 次。不過艾灸時要註意避免燙傷孩子皮膚,操作過程需要有成年人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