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瞄準「不想生、不敢生」痛點 「主診醫生制」能否逆風破局?

2025-01-05女人
中國網財經1月3日訊 據【中國統計年鑒2024】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跌至-1.48‰,連續兩年呈負增長態勢。這一變化直接波及多家醫院產科業務,一時間,「產科關停潮」「救救產科」等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與此同時,社交平台上充斥著孕媽媽們的無奈之聲:「生育對女性來說是一場生死考驗,但每次掛號都是不同的醫生,產檢東奔西走,生娃時又要把自己和孩子的性命交給從未謀面的醫生手裏,忐忑之余更是焦慮……」這些場景是很多孕媽媽當下遭遇的困擾,也是近年來人口持續負增長的原因之一。
面對孕期及分娩過程中的種種挑戰,讓孕媽媽緩解焦慮,擁有一個快樂舒適的分娩體驗,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近日推出的「主診醫生制」,能否逆風破局?
「一對一」主診守護,產檢分娩全程守護
11月,一位已經懷孕35周的三胎高齡產婦,經過深思熟慮與多方考量,最終選擇來到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作為分娩之地。恰逢此時,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推出「主診醫生制」,這位高齡產婦成為了該專案第一位體驗者。
張琳醫生作為產婦的「主診醫生」,為她量身客製了分娩方案,並在不到三周時間內對這位孕媽媽進行了麻醉評估和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學科協作團隊)檢查。一切就緒後,按照孕媽媽的意願,在38周後進行了剖宮產。「手術過程沒有出現任何並行癥,疼痛管理也達到了預期效果,產婦個人也很滿意。」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產科主任馮穎回憶道。
資料顯示,主診醫生制是國外醫院廣泛套用的一種醫療服務管理模式。Attending(主診醫生)可以與1名Fellow(專培醫生)、1-2名Resident(住院醫師)組成醫療組,負責患者從門診到住院、手術、會診和出院隨訪的全診療過程,以及科研、教學、社會服務等任務。
「這種服務模式對於醫生來說,具有很強的自主決策權;對於患者來說體驗感很好,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不會覺得治療是被割裂的。」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執行院長趙雅欣介紹,和睦家從建院就開始推行「主診醫生制」,打破傳統的「主診醫生負責產檢,住院醫生負責分娩」的診療模式。「產檢基本上是根據客戶喜好,可以由一位醫生進行跟隨,也可以在醫生之間進行選擇,有些客戶需要體驗感,想要嘗試不同的醫生從而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那位。但分娩則更多由醫院的排班機制決定,限制了從入院到出院的連貫性。而此次升級後的模式更加強調從準媽媽的產前檢查、健康咨詢、孕期管理,直至順利分娩乃至康復階段,都由同一位醫生全程負責。」
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執行院長 趙雅欣
「我們提出主診醫生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讓醫生了解孕產婦整體的身體情況,這是需要時間跟進的。」馮穎醫生補充道,有些孕產婦在懷孕過程中,原有疾病可能會加重,比如妊娠合並高血壓疾病、妊娠合並糖尿病疾病等。另外,社會高度發展,工作競爭趨於白熱化,每個年輕人工作壓力都很大。以高血壓為例,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年】顯示, 中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的患病人數達2.45億。近些年,我們在臨產工作中發現20-30歲年輕孕婦合並高血壓已不算稀奇事,這些慢性疾病在孕期都需要主診醫生從頭到尾跟進,保證母嬰安全。
「主診醫生制目的是為了讓孕媽媽有歸屬感,發生特殊情況時可以聯系到自己的產科醫生,而不是在各大平台上搜尋,得到的資訊不一定準確。」馮穎醫生表示,考慮到主診醫生無法全天候24小時都在,醫院建立了一個24小時微信平台,裏面會有助產師、護士和客服,孕產婦有問題可以透過微信隨時溝通,出現緊急情況會立刻通知主診醫生。
「多對一」團隊協作,孕產體驗無縫銜接
提及北京和睦家醫院,首先想到的是婦產科服務。自1997年在北京成立之初,婦產科便作為開創科室之一,率先引進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醫院管理模式。
趙雅欣院長表示,「主診醫生制」看似是一位醫生的責任,其實背後依托的是龐大的醫療團隊和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孕早期的時候,準媽媽可以根據推薦和口碑,選擇1位產科醫生作為自己的‘主診醫生’。透過面對面的深入交流,主診醫生會根據準媽媽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客製一份孕期健康管理方案,涵蓋飲食建議、日常活動指導等,幫助新手媽媽們提前了解未來36-40周內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工作和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除了婦產科以外,在客製化計劃裏還會推薦營養師、麻醉師、助產士等一起為準媽媽聯合保駕護航。」
「主診醫生的靈魂在於,如果孕產婦出現異常,不用盲目跑上跑下到處詢問,而是由主診醫生進行各個科室的對接,幫孕產婦做進一步的安排。」馮穎醫生介紹說,這種模式就好比小型的MDT診療模式,透過多學科會診團隊建設,為孕產婦提供更加精準、高效、全面的醫療服務。
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產科主任 馮穎
為了保證這種診療模式順利進行,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提出「大專科小綜合」理念,重點打造女性健康和兒童成長兩大卓越中心。醫院由知名專家領銜,全職醫療團隊為骨幹,依托強大的多學科平台,聚焦婦兒高品質服務,打造以「孕、育、成、長」為主題的整合式醫療服務。同時,醫院還不斷最佳化診療流程,利用資訊化手段實作病例資料的快速共享,確保各學科醫生能夠迅速獲取到完整、準確的病人資訊,從而做出更加精準的診療決策。
馮穎醫生表示,高齡產婦、多胎妊娠、妊娠期合並癥和並行癥等復雜、高風險妊娠病例日益增多。這些病例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如產科、新生兒科、內科、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傳統的單一科室診療模式已難以滿足這些復雜病例的全面評估和處理需求,因此多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和協作顯得尤為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十年前,和睦家的關註點就從婦產延伸至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成立女性健康中心,涵蓋乳腺專科、腫瘤門診等。
「多對多」不懈追求:雙重驅動持續精進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不是所有醫生都能勝任‘獨當一面’的主診醫生。」趙雅欣院長強調,參與「主診醫生制」的醫生需經過醫院多方嚴格評估與考核,方能被遴選為「主診醫生」。醫療能力過硬是最基本的要求,醫生的溝通能力、決策能力、親和力、客戶滿意度和口碑也是需要評估和考察的。醫院的產科醫生在經過嚴格考核後,會進入「主診醫生制」的服務升級名單,準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孕產需求選擇合適的主診醫生,搭建專屬的個人化孕產醫療團隊。」
在「主診醫生制」的管理和服務模式下,對醫生而言是壓力也是動力,雙重驅動不斷向前。趙雅欣院長認為,這一過程實質上是對醫生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鞭策,要求他們不斷追求醫療技術精進和服務卓越,同時這種管理模式對醫院管理和人才培養挑戰很高。「或許會有醫生逐漸被淘汰,這是市場的選擇。和睦家秉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理念,客戶的選擇永遠是醫院尊重的。我認為,這是一種良性且積極的管理模式。」
目前,北京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的「主診醫生制」已經推行了一個月時間,馮穎醫生坦言,主診醫生的主要責任還是承擔醫療安全這方面,這也是醫生的職責所在。「作為醫者,我們希望女性成為母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別無牽絆,全身心投入到新生命所帶來的喜悅中,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