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吳忠紅寺堡生態移民:好生活還在後頭

2024-08-19社會

原標題:吳忠紅寺堡生態移民:好生活還在後頭

□ 本報記者 張紅兵 趙晨熙 鄒星宇

紅寺堡區,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是承接寧夏東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幾十年前,紅寺堡曾是生態十分脆弱、荒漠化異常嚴重的荒涼之地。隨著易地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工程的實施,這裏經歷了「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的經濟騰飛和生態嬗變,荒漠戈壁上建成一座生態新城,昔日的「幹沙灘」變成了今日的「金沙灘」。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跟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塞上江南寫新篇」采訪活動來到了紅寺堡區。

「紅寺堡自古以來一直上演著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團結故事。」紅寺堡區文化旅遊體育廣電局局長海正祥講起紅寺堡的歷史如數家珍,「遠在秦朝,大將蒙恬率10萬大軍在這裏修築長城、向北巡邏、安置降將。可以說,蒙恬是中國歷史上開發紅寺堡的第一人。」

紅寺堡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草原遊牧文明的交匯地帶。海正祥總結說:「歷史證明,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透過生態移民、開發建設,如今的紅寺堡經濟騰飛,環境優美,城鄉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談到紅寺堡的變化,海正祥語調鏗鏘有力。

為徹底解決寧夏南部山區的貧困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於1995年開始實施「扶貧揚黃灌溉工程」。該工程預計投資30億元,用6年時間,搬遷100萬人口,開發200萬畝土地,故也稱為「1236工程」。1995年,自治區人大把工程專案送出到全國人大,同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透過,

下轉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並列入國家「九五計劃」,紅寺堡就是這一工程的主戰場。

地處毛烏素沙漠前緣的紅寺堡,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但蒸發量卻高達2000毫米,因此沙丘縱橫,是遠近聞名的不毛之地。但建設開發的號角一經吹響,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機關到百姓群眾,全都意氣風發全身心投入到創業開拓的征程中。從1998年開始,黃河水流進了這片幹涸的土地,

1999年紅寺堡主戰場的主體工程建設完成,年底第一批移民離開故土,來到了新家園。23萬群眾懷著「挪出窮窩、換掉窮業、拔掉窮根、改變窮貌」的夢想,從「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土地貧瘠、水資源短缺」的貧困山區搬出來,形成了中國規模最大的生態扶貧集中安置區。

經過10年的實踐,2009年國務院批準紅寺堡區成立,至此紅寺堡開始了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的發展之路。

在紅寺堡城北,一道10萬畝的生態屏障巍然挺立,頑強地阻擋著來自北面的風沙侵蝕。記者站在高處眺望,郁郁蔥蔥的林帶莽莽蒼蒼一望無邊,松樹、槐樹、楊樹等常見綠植鋪天蓋地,水光瀲灩,鳥兒翔集。

在紅寺堡區弘德村,一條條村道寬闊潔凈,一排排民居井然有序。經過多年發展,弘德村依托勞務輸出、「飛地」養殖、土地流轉、鄉村旅遊四大特色產業,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在回族村民劉克瑞家院子大門上掛著「‘六個先鋒’示範戶」的標牌,大紅的顏色分外奪目。記者走進寬敞幹凈的院子,客廳、臥室、廚房都比較寬闊,對面還有文明會客室和飄著香氣的茶室。

2012年,劉克瑞一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從西海固來到了紅寺堡區弘德村,實作了異地安家、異地就業。「搬遷後,生活越來越好,更好生活還在後頭。」劉克瑞說,這兩年,村裏家家都通了汙水管網,廁所裏都鋪上了瓷磚,廚房也不燒煤了。戶戶門前房後都有花園和果園,村子裏增添了足球場、籃球場和健身設施,還新建了農貿市場,村民們的生活愈來愈愜意了。

談到未來的發展,弘德村黨支部書記任軍信心十足。村裏將著力於養殖合作社,鼓勵全村的養殖戶都加入合作社,實作共同富裕;要發展鄉村旅遊,吸引更多的遊客到弘德村旅遊觀光打卡;要繼續建設扶貧車間,讓更多的老人和婦女就近就業,提高收入;還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讓更多的企業進駐弘德產業園區,透過發展產業園區,讓農民變工人,短期工變長期工,每個人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張紅兵 趙晨熙 鄒星宇)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