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發揮督察利劍作用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專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

2024-08-19社會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劉毅 郭鵬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是夯實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的重大制度創新和改革舉措,在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近日,【民生周刊】記者就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取得的成效,以及新征程上如何進一步發揮督察利劍作用、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等,專訪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

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重中之重,督察工作實作良好政治效果、經濟效果、環境效果和社會效果

民生周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以來,取得哪些成效?9年來督察工作有哪些發展變化?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可以大致分為3個階段:

一是試點階段(2015年12月—2016年5月),對河北省開展督察試點。

二是制度化推進階段(2016年—2022年),在督察體制方面,國務院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分管領導同誌擔任組長。在督察制度方面,2019年中辦、國辦印發【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這是開展督察的根本大法,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了一大批制度樣版。在督察工作開展方面,到2018年,完成第一圈督察全覆蓋並對20個省(區)開展「回頭看」。2019年全面啟動第二輪督察,分6批完成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個國務院有關部門、6家中央企業的督察。

三是最佳化深化階段(2022年黨的二十大以來),黨的二十大明確要求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要求,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全面啟動第三輪督察,目前已完成兩批次督察工作。

幾年來,督察工作實作良好政治效果、經濟效果、環境效果和社會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地落實。透過督察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得到堅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高度共識,各地區各部門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

二是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各地區、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自覺接受、全力配合督察,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各省份成立的督察工作領導小組或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構建起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

三是解決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督察緊密結合被督察物件實際,聚焦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敢啃「硬骨頭」、專攻「老大難」,以鮮明的態度、堅決的措施推動被督察物件增加資金投入、補齊設施短板、解決突出問題、完善工作機制。截至2024年6月,第一圈督察及「回頭看」整改方案明確的3294項任務,完成率達98%;第二輪督察整改方案明確的2164項任務,完成率超79%。第三輪第一批、第二批督察整改正在紮實推進中。

四是助推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各地區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圍繞服務區域重大戰略,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實作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督察充分發揮倒逼和引導作用,「兩高」專案盲目發展勢頭得到一定遏制,一批違法違規專案被依法處置,一批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一批綠色生態產業加快發展。

五是回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督察共受理轉辦32萬多件信訪舉報,絕大多數已辦結或階段辦結,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

▲2023年12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海南省海口市現場檢查建築垃圾違法填埋問題。

民生周刊:請介紹一些透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功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促進綠色高質素發展的典型案例。為確保督察工作取得成效,督察中堅持了哪些原則?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在督察中,我們將被督察物件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素發展情況作為重點,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素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例如,甘肅省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內144宗礦業權全部份類結束,42座水電站完成分類處置,植被破壞、草原退化等問題得到緩解,逐步恢復水草豐茂、駿馬奔騰的風貌。同時,甘肅省還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強化開發利用監管,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由「大治」轉向了「長治」。

雲南省滇池長腰山累計拆除214棟542套違規建(構)築物,復原復綠面積達2205.8畝,種植植物43萬多株,長腰山生態涵養功能逐步恢復,滇池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現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扭轉,生態空間得以增大,公共內容也得到回歸,很好地提升了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

廣東省茅洲河流域透過建設汙水管網、新增汙水處理能力等措施,基本實作「汙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茅洲河成為當地「美景河」「親水河」。生態環境質素的改善,有力地促進了沿岸產業轉型升級。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霍林河煤礦完成綠化治理面積3萬畝,區域內非煤礦山由22個整合為5個,完成無主礦山排土場、裸露山體、廢棄采坑等生態修復4000余畝,區域生態環境質素明顯改善。同時,霍林河區域還以督察整改為契機,推動產業鏈延伸、增值,引進和發展鋁後精深加工專案,扭轉了「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粗放發展模式。

我們在督察實踐中始終堅持以下原則並落實落細:一是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重中之重,深學篤用、對標對表、堅決執行。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督察為民、督察利民、督察惠民。三是緊緊抓住嚴的基調和問題導向這一督察工作的生命線,精準科學依規依法開展工作。四是突出服務大局和系統觀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思考、謀劃和推進督察。五是註重守正創新,健全督察制度體系,深化督察內容,豐富督察手段,改進方式方法,提升督察效能。

▲2021年12月,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沾河林業局現場檢查毀林種參情況。

▲2021年12月,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貴州省畢節市現場檢查生活汙水溢流情況。

▲2023年12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甘肅省蘭州市對白道坪片區群眾信訪舉報問題進行現場檢查。

透過督察,深刻感受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明顯增強,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主動性明顯增強

民生周刊:對於發現的問題,督察制度如何確保整改到位?在實際督察過程中面臨過哪些挑戰,是如何克服的?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督察整改是督察的重要環節,是檢驗督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標誌。

一是推動完善制度體系。一是推動完善制度體系。為進一步推進督察整改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完善督察整改工作長效機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對督察整改提出了要求,【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又以黨內法規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督察整改的基本原則、職責分工、工作程式、監督保障、紀律要求等重要方面,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督察整改管理閉環,為推動督察整改落實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是指導做好整改方案編制。督察整改方案是推動督察發現問題解決的基礎,為確保督察整改方案精準科學,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督察反饋後,提前介入指導被督察物件編制整改方案。

三是加強排程督促。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一整套督促督察整改落實的體系,包括清單化排程、重點督察整改任務盯辦、日常檢查抽查、整改情況報告稽核、督察進駐期間開展核查等措施,跟蹤各項整改措施落實情況,核查督察整改任務實際效果。

但是,我們在督察和日常工作中也發現,有些地方出現少數任務整改滯後、整改不到位,甚至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對此,我們緊盯不放,采取措施督促有關地方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好整改落實。

民生周刊:督察制度如何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在推動高質素發展方面,督察制度起到了哪些作用?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督察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生態環境質素、推動高質素發展為重點,有效提升地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透過督察,我們深刻感受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意識明顯增強,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性、主動性明顯增強。

第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最佳化。透過督察推動,各地區各部門緊緊圍繞服務區域重大戰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最佳化,努力實作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第二,推動地方經濟高質素發展。督察充分發揮倒逼和引導作用,「兩高」專案盲目發展勢頭得到一定遏制,一些汙染重、能耗高、排放多、技術水平低的「散亂汙」企業得到整治,有效規範了市場秩序,創造了公平的市場環境,從更深層次激發了生產要素的活力,使合法合規企業生產效益逐步提升,推動當地經濟高質素發展。

第三,推動一批綠色產業加快發展。透過督察推動,一些地方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鉚足勁,一批綠色生態產業加快發展。比如,為治理黑臭水體,解決生活汙水直排問題,各地政府持續新增汙水管網、新建汙水處理廠,一方面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拉動了經濟增長,同時提升了城市品位,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

民生周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公眾參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資訊公開、公眾參與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重要一環,是強化公眾知情權和監督權的重要舉措。每一批督察中,我們都及時公開督察工作進展情況、群眾生態環境信訪舉報辦理情況等,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接受群眾監督。

截至目前,已公開315個典型案例,其中2021年以來,以「文字+圖片+影片」方式公開曝光159個典型案例。透過督察資訊公開和宣傳報道,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有力壓實了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切實保障了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督察實踐中,群眾主要透過來信來電反映問題參與督察工作。群眾信訪舉報是我們發現問題線索的「金礦」,督察始終把群眾反映的問題作為重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舉報受理、轉辦、核查、督辦、回訪工作機制,督促當地將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查處到位、整改到位。

第三輪第二批督察的最大創新、最大特色是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民生周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但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來啃「硬骨頭」。目前來看,最難啃的「硬骨頭」有哪些?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督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但督察也發現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素發展仍有不足。督察發現,一些地方「兩高」專案盲目上馬控制不力,「兩高」專案批建不符、未批先建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地方建築垃圾處理處置還不到位,未制定建築垃圾汙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對建築垃圾的管理處置不到位。

汙染防治攻堅存在薄弱環節。汙染防治攻堅戰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汙染防治攻堅仍需久久為功,一些地方環境空氣質素出現反彈,一些地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比較突出。第三輪第二批督察發現,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環境空氣質素下降或反彈,有的重汙染天氣應對不力,有的行業汙染治理不到位,有的還存在企業違法排汙問題。一些城市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推進滯後,黑臭水體、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緩慢等問題依然存在。

生態保護修復仍需加強。一些地方林地、自然保育地生態破壞時有發生,一些礦山生態治理修復不到位。如,有的地方林地占用、林木采挖采伐問題較大;一些地方在生態敏感區內違規開發建設,造成嚴重水土流失。

民生周刊:已經完成的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哪些突出特點?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有關負責人: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立7個督察組,於今年5月至6月,對長江流域的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雲南7個省(市)實施督察進駐。

這一批督察的最大創新、最大特色是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把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作為促進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的有力支撐,作為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生動實踐,作為堅持系統觀念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大創新。

這一批統籌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主要有幾個特點:

突出戰略性。深刻認識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在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全域中的重要定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使長江經濟帶成為中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引領經濟高質素發展主力軍。

突出系統性。長江流域是有機整體,推動長江經濟帶相關省(市)樹牢「一盤棋」思想,形成整體合力。從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相關省(市)生態環境問題擺在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中考量,推動實作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的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突出協同性。推動長江經濟帶相關省(市)加強全流域統籌協調,建立跨區域、多部門的協同治理機制,增強區域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加快構建長江經濟帶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突出導向性。堅持嚴的基調、問題導向。聚焦長江經濟帶當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奔著流域最關鍵、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不斷提高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這一批督察,從督察理念上看,更加註重流域省域協同治理;從方式方法上看,更加註重從宏觀中觀層面發現問題;從重點領域上看,更加註重推進解決全流域系統性普遍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