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我,情緒暴躁失控,和老公打架纏結不清,每天還處在抑郁焦慮中,孩子的情緒變得敏感自卑,面無表情。
後來我下定決心,開啟重生之路。經過自己不斷實踐、總結,同時請教了心理學界的資深導師,翻閱了專業書籍,我總結出了情緒梳理的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 正是正確的情緒調整方法拯救了我和我的孩子!!讓我和孩子的情緒管理和精力管理能力提升了不止1個檔次~!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發展順利,自信樂觀!
本文從頭到尾幫你梳理,如果你跟我之前一樣,情緒容易暴躁,建議你認真看完我這篇回答並實踐,看之前可以先點贊後收藏,最好不要跳讀,不然會遺失很多資訊。我相信,認真實踐,一定能改變你的現狀。
家長情緒失控,對孩子而言有多恐怖?
首先,這個問題是不完整的。問題只問了一半,事情也只能做到一半,並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那麽亦淇在回答孩子情緒影響的基礎上,擴充了父母情緒的來源和解決辦法,更加全面的幫到每個家庭有的放矢,解決情緒困擾。
那麽這個問題,就可以拆解成三個要點:
父母的情緒來自哪裏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如何幫助孩子跳出情緒怪圈?
在幫父母找到第一個問題答案時,先糾正一個概念:
控制情緒≠有效管理情緒
為什麽這麽說呢?任何的情緒,笑啊,哭啊,都是正常的,都是你情感流動的體現,你控制它,就是阻礙它的流動,也就是堵塞你身體的能量,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要提高【有效管理情緒】的能力,要找到正確的路徑,從源頭去疏導,才能提升自身的狀態。
明白了這一點,我現在來回答:父母情緒來自哪裏?
一、父母情緒來自哪裏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是一代代復制下去的。
當我們能夠理解我們過去是如何在今日啟動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習慣、脾氣就更容易理解了。
1、父母的童年創傷
如果你以為控制好情緒,就不會隨便亂發脾氣了,那就真的太天真了。
為什麽呢?
因為我們的情緒,有一個爆發點。這個爆發點,大部份都是童年創傷的體驗。而創傷,又是一種主觀性體驗。
小時候看到父母吵架這件事,對一些孩子來說是創傷,對另外一些孩子來說,未必是創傷。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在小時候經常被老媽漠視我的感受,即使我主動去為一個陌生的老板提供雨傘,老媽也認為我是經常去吃他的零食,而不相信我的初心是熱心腸助人,我感到不被理解和忽視。
直到成年,我都無法從被忽視的童年經歷中走出來,它就變成了我的創傷。
後來我發現,當我愛人因為一件事誤解我時,我的焦慮和憤怒在瞬間增長,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我會直接和大聲吼叫我老公,那麽這個忽視就成了我很長一段時間的爆發點。
當你找到你的情緒爆發點,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麽你容易大動幹戈!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只不過是自己曾經受過的傷。
如果你總是處於負面情緒中,有著很深的創傷,也不要害怕。你可以去做情緒疏導和療愈,把潛意識的感受意識化,讓潛意識的感受被意識承認,創傷就會彌合而自然療愈。
2、來自自己的無能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的一位學員找到我,痛苦地說:
因為孩子被大姑叫去幹活,她叮囑孩子吃早餐孩子不願意吃,她感到生氣,直接對孩子說了一句【滾】她說:
我知道不能對孩子發脾氣,但是在那一刻我自己也控制不了情緒,居然對孩子說了【滾】字,她也為自己感到差異。後來,我給她做情緒梳理中,她發現了自己火爆情緒的根源在於:對自己的無能感到生氣!
更重要的是,不僅看到了自己對大姑情緒的壓抑,也看到了自己和婆婆之間相處的問題,而所有的這些問題,她為了不產生家庭矛盾,她把情緒都撒在7歲的女兒身上…
歸根到底,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感低的父母,往往會對孩子進行貶低和斥責,這些方式恰恰反應了母親對自己的無助、無力、無能。
講到這裏,這是重中之重,打起精神來!一定要認真思考,對你會有新的啟發和收獲!
看到這裏,可以動動手指給亦淇點個贊哦。因為我正是從無力無助的糟糕狀態,進入了有掌控感的新階段哦!我也很需要大家的鼓勵噠!
3、代際傳遞
毫不客氣的說,成千上萬的人看似成人,說話及衣著都是成人,但事實上都只是「大」孩子。
所以你會發現,我們組建的婚姻家庭,更像是我們自己父母在新家庭中的重新組合。更令人無奈的是,有時候,總有一種錯覺:
我怎麽嫁了一個爸,你怎麽娶了一個媽?!
我們這些不成熟的人所教養的孩子,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也是不成熟的、無效的。
比如簡單地打罵、批評、說教,明知道這麽做了之後,不會達到教育效果,卻仍然不停重復使用。
就像小孩子穿鞋子,明知道這個腳沒穿對穿著不舒服,卻不斷重復錯誤的方式,直到抓狂大哭也不放棄…
而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方式中,將來也會成為不成熟的成人,從而構成今天的家庭危機,進而構成我們整個社會的危機。
我的一位學員分享她的故事。
在咨詢前,就知道自己對孩子說教、嘮叨的時候,孩子根本沒法聽進去。每次面對孩子時,提醒自己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傾聽孩子。
但是,當真正面對孩子時,說著說著就變成了說教,孩子不耐煩,媽媽覺得孩子不聽話,於是變成了爭執。
隨著咨詢的深入,了解到了原來自己的媽媽,小時候總是喜歡對自己嘮叨,雖然自己會感到煩躁,但還是潛移默化,變成像媽媽一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敲黑板 !!!
即使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不快樂的記憶,但仍會使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重復原生家庭的模式,因為這是自己非常熟悉和信任的。
二、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
1、如何發現父母情緒對孩子影響
1)觀察孩子如何來回應他人
去觀察下孩子在人群中是怎樣的?敏感?多疑?開朗勇敢?
我在咨詢中,註意到一個孩子很少說話,內向低著頭。
後來我進一步了解到,她的父母不會讓她隨便發表觀點,只要她在大人面前說話,就會受到爸爸的嚴厲指責:小孩子懂什麽!
她開始認為她的聲音並不重要。
2)觀察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我接觸過一個大學生,比較孤僻,和同學的關系相處不太好。
這個孩子和媽媽關系從小就不好,小時候被欺負或受了委屈,媽媽就會嫌棄她怎麽那麽蠢,除了不耐煩就是打罵一通。
媽媽的脾氣還很不好,每次和爸爸吵完架,就會把氣撒在自己孩子身上。
所以這個孩子在打罵的環境裏成長,性格很敏感,不喜歡社交,沒有安全感。由於從小就沒人傾訴,也沒有和媽媽建立親密的依戀關系,她變得很沒自信,即使走在馬路上問路,都擔心別人嫌棄她笨。
2、對自己和他人的消極觀
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動中,形成了自己和他人的種種價值觀和人生經驗。
父母暴躁的情緒,會讓孩子認為:我是不被愛的!
如果孩子形成消極的觀念,他們會看待自己:
我是不夠好的都是我的錯
我被拒絕了
我是一個不重要的人
孩子會把這種消極觀念帶入他們成年後的生活,對成年後的生活情境、人際關系、親密關系作出消極的反應。比如,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任,低自尊,習慣性自我批評。
曾經接觸到一位大學生,他說:從小只要做錯事,父母都會暴跳如雷。每當他做錯事,父母厭棄的神情就會印在他的腦海中。
後來在大學裏,當他看見別人【鄙夷】的目光,都會認為「我是如此讓人失望」。他不相信自己在大學裏能突破自我,他感到很失敗。
他被這樣的消極觀念捆綁了十幾年,一直困在這個「舒適圈」裏沒有邁出去半步。
3、羞恥感
父母的情緒暴躁,讓孩子誤以為這就是對自己失敗的暗示:
都怪你,什麽都沒做好,害媽媽沒面子!
於是,孩子的內心生發出羞恥的種子。
為了讓自己變好,為了讓爸媽說我好,為了讓爸媽不被笑話,孩子們拼命學習,追趕排名,聽話照做。
否則,孩子們會認為:如果我沒做這件事,一定是我不好。
孩子們一定忘記了,爸爸媽媽之所以愛你,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麽,而是你是他們獨一無二的孩子。
4、低情緒調適能力
孩子只會透過觀察,習得父母暴怒的情緒處理方式,比如拔頭發、撞頭、或亂發脾氣。
當孩子們成年後,雖然不會在地上撒潑打滾,但他們的內在情緒一定是四處打滾的狀態,而這樣的狀態必然會投射到與他人的交往方式中。
我的一位學生,每次煩躁都容易和舍友起沖突。
意見不合,她會先發制人,嗓門拉大先占據強勢地位。這些方式,讓她的人緣很糟糕,沒有舍友願意和她交心。
生活中,她的父親就是這樣的方式處理情緒。在家裏只要家人不尊重他,他就會直接用命令、吼叫、拍桌子的方式指揮家人聽他的,家人迫於壓力只能服從於父親的指令。
5、造成身體和大腦的創傷
科學家推測,0-6歲是大腦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很可能是當孩子腦部快速發育的時候,這些受虐的兒童因為受虐過程中情緒上承受過高的壓力,促使他的大腦裏面分泌出過高的壓力荷爾蒙。
這種壓力荷爾蒙過量地分泌導致孩子快速發育中的腦袋受到了嚴重的損傷,所以重創了孩子的註意力和學習能力。
所以,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註意力總是不集中,學習成績拖後腿,不建議急著帶孩子去某些機構提升專註力,參加各類培訓班。
而是先觀察下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模式是怎樣的:你有沒有罵過他?有沒有在他學習時指責他?有沒有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件緊張害怕的事情?
6、活在童年受虐的怪圈中
一個在父母暴躁情緒中長大的小孩,他可能會將自己的經歷藏在心底,或者外化。
一個18歲的孩子,會因為成長環境,父母的指責變得內向,嚴於律己,避免受到過多的指責;也有可能變得外向、多變、任性、挑釁,你們越是指責我,我越是和你對著幹!
三、如何幫助孩子逃離父母的情緒怪圈
1、自我覺察
看見,是一種覺察,也是一種智慧,當情緒失控的時候,去往回看看是什麽蒙蔽了我們的雙眼?
比如這位學員,一直認為自己的焦慮是因為家庭瑣事太多而造成的。我引導她一步步提升覺察力和洞察力,她看到了更深層次的自己,看到了情緒的源頭。
記住,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但是要用的好的前提是,父母對自己有很好的的覺察和內觀。
2、自我同情
憐憫研究者保羅·吉爾波特將自我同情定義為:有能力領悟不幸並經歷它,而不是回避它;有能力忍受不幸和痛苦感受;有能力直覺地直到不幸的來源,以及在那一時刻你所需要的;有能力不去評判或對抗你的經歷和行為。回顧童年創傷向來不是舒適的體驗,盡管傷口很疼,很疼。
但是,找到它,接納它,正視她,照顧好它,是開啟自我療愈的唯一方式。
你還可以問問它~「你要幹什麽?我們坐下來談一談」
3、打破舊有的家庭模式
一旦打破了自己原油的家庭迴圈模式,就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的孩子,讓他不再受到我們童年觀念、規則和經歷的影響,甚至可以在今後的幾代裏改變自己家庭關系的本質!!!
我曾經就飽受原生家庭父母養育模式的影響,患了抑郁癥,和老公天天拳打腳踢。我下決心改變這一切,不想孩子受到我的荼毒。
在自我內觀和成長,跟隨眾多導師學習的過程中,我作出一個承諾,我要更加體貼自己,更加關愛我的孩子。
同時,我向孩子道歉:孩子,你的感覺是對的,媽媽做的確實不對。我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
透過道歉,我也成為了孩子關愛他人行為的學習典範。
當我從內疚、自我憤恨和憤怒的家庭環境中解脫出來,我也解救了自己的孩子。這是我為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後的子子孫孫送上的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我們是在塑造孩子的未來!!!!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擺脫困擾你多年的負面情緒,可以在我的回答裏找個方法試行,願你我有能力活出高能量的生命狀態~!
4、寫信
以成年人的身份給父母寫一封信吧。把對他們的抱怨、評判都說出來,不要保留,全部說出來。
並且告訴他們:
我尊重你的樣子,我也尊重你對我的擔心和顧慮。不過,我已經是成年人了,我有不同的機會。謝謝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給我的一切讓我有機會做不同的事情,我真的需要你們的支持。
寫信的過程要註意~!只需要尊重父母,這個信的內容沒有對錯,只是探索自己的過程。
5、腹式呼吸
有時候因為要處理共奏、家務一大堆事情,孩子再吵著讓我們講故事,或看到他作業不認真,就會一肚子氣直接對著孩子開罵。
為了不把壓力和憤怒傳遞到孩子身上,我們可以做三個動作:
停止、放下以及腹式呼吸。
總之,父母也是人,父母曾經也是個孩子,父母也需要培養感受愛的能力。
如果我們能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心,就有能力和孩子平糊相處。用最小的力氣,給到孩子滿滿的愛。
最後,亦淇送每位父母四句很受用的花,希望有啟發到你:
1、一個人的改變,1%靠他人的提醒,99%靠自己的覺醒。
2、從自己的內在去尋找原因,因為所有的外在都只是你內在的投射。
3、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期待扭轉未來,首先要做的是:從你的情緒開始。
4、人有三度誕生,去感受愛和鼓勵,重新開機人生系統,整合自己內在更多的資源去活出高能量的狀態。
這篇回答,我孩子陪著我辛苦敲了4個晚上,感謝孩子的陪伴。 筆芯,愛你,我會努力寫更好的內容。
正確的情緒調整方式能徹底改善你和孩子的狀態,願你今天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