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何孩子突然抑郁了?這部央視紀錄片,揭露了無數家庭背後的真相

2024-10-09親子

女孩:「我想養蛇,還有蜘蛛。」

父親:「我們家裏小,不適合養這些。」

這段對話,發生在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科家庭治療的現場,父女倆一開口便陷入了僵局。

但一旁的咨詢師並沒有急著去否認女孩,而是對背後的動機表示好奇:

養這些動物,意味著什麽呢?

女孩沈默,然後用手揉了揉眼睛,哽咽地說道:

「家長經常不在家裏,我不能一整天都看手機,然後我就想跟它們玩......」

養寵物其實是為了陪伴孤單的自己,而相比於養小貓小狗,選擇蜘蛛和蛇則更能引起爸爸對自己的關註。

這個場景,來自央視最近做的一檔節目 【相對論】 ,而這一期談的,是這幾年備受關註的「少年的抑郁」以及父母的擔憂。

難得的是,這期節目聚焦於家庭,非常細節地呈現出了:

抑郁的孩子在想些什麽?

家庭環境對他們有怎樣的影響?

育兒過程中,我們難免會覺得孩子很難搞: 無法溝通,總是出各種問題,無從下手

但這期節目直接呈現了,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家庭有很多溝通錯位。

今天的文章,我想和你分享當中3個養育視角,看完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難搞。

孩子的「問題」,或許正是「辦法」

現實中,不少家長都會遇到前面父親的困境。

孩子做出某些出格行為時(如提出養蜘蛛和蛇),家長習慣去以「對錯」的角度去看,把孩子不對的行為視為需要被解決掉的「問題」。

可往往我們越是用力規勸,孩子越是不改,雙方一直僵持。

這時,不妨去換一個思路去看待:

孩子的出格行為並非「問題」本身,

而是他們為了解決另一問題,所采取的「辦法」。

如小女孩提出養蜘蛛和蛇,實質上是要解決「缺少陪伴和關心」的問題。

曾經我遇到一位媽媽來求助。

女兒不願意和她說話,如果媽媽稍微主動去關心,女兒會突然暴怒摔東西,或是大叫。

媽媽既擔心又害怕,生怕女兒瘋掉了。

她一直問我,女兒到底怎麽回事,有什麽辦法。

我一點點給她分析,教她如何觀察和傾聽女兒,包括尋求心理援助。

可媽媽依然焦慮無比,一遍遍地重復著「我就想要她能立馬好起來」。

有那麽一瞬間,我很想結束對話,因為她期望太高,也讓我倍感壓力。

在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她女兒為何會暴怒和大叫。

其實,女兒確實遇到了情緒上的困擾,但作為小孩,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和處理。

而媽媽窮追不舍的關心,背後藏著一句潛台詞: 我要你立馬好起來。

如此強烈的期待,讓女兒更加不知所措,她由於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便想要打斷媽媽。

但她又不知道如何表達,最終選擇了暴怒和大叫的方式。

我把猜想告訴了這位媽媽,她沈默了片刻,發現確實當自己期望女兒立馬變好,女兒才會有過激反應。

暴怒大叫,原本是媽媽眼中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是女兒讓媽媽停下來的「辦法」。

後來,當媽媽能把握好關心的尺度,女兒便不必用極端方式來喝止了。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總是捅婁子,是為了吸引父母的關註,沈迷遊戲是為了逃離現實挫敗感......

當換個角度去看,很多無解的僵局,都會有了新的方向。

不過,這些事情並沒有固定的樣版,

唯一的方法, 在於 父母放下對錯的評判,去傾聽孩子,才能了解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孩子「故意」不變好,

還是「遇到了困難」?

節目中,有一幕對話讓人百感交集。

18歲男孩皓然從抑郁癥中走出來,他談到了一段揪心的回憶。

過去他休學在家,媽媽出於擔心,會時不時勸他去上學。

可皓然每次聽到這話都會情緒上頭,甚至試過用手掐住媽媽的脖子,把她摁在墻上。

媽媽也很絕望,回應道:「你就掐死我吧,我也不想活了。」

如果光看這段,難免會感慨:這孩子也太過分了吧!居然這樣傷害媽媽!

而回顧此事時,皓然也很痛苦,他搞不清楚自己為何會這樣,覺得自己是個混蛋、瘋子,也會因此內疚。

然而,如此劇烈又復雜的感覺,他不懂如何表達,一直沒和媽媽或其他人講過,只是默默壓在心中。

如果我們把皓然的不上學、反抗媽媽是「故意」的時,就會感到憤怒,並想訓斥修理他一頓。

而真相是,他是遇到了困擾,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爸媽眼中,皓然對學習還不夠重視,

但在皓然的描述裏, 自己不是不重視學習,而是遇到了困難。

在學習上,他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失敗,一旦沒考好,沒有得到耐心指導,也沒有鼓勵,有的只是無休止的批評甚至挖苦。

這使得他內心越來越有壓力,無力去面對學習。

其實,哪個孩子會真覺得學習不重要,不希望表現好被誇獎呢?

他們很多時候並非故意不想學,而是遇到了困難——

壓力過大無法化解,屢遭挫敗不知如何應對,最終才想逃避。

若家長能夠意識到孩子的困境,並協同去處理,很多事情都能迎來轉機。

後來,皓然媽媽開始學習心理學,開始懂得如何去理解、關心、容納。

允許孩子一時半會沒能好起來,允許孩子表現得不完美,也在孩子迷茫無助時,給予鼓勵和支持。

皓然的狀態慢慢開始好轉,變得能重新面對學業,也逐漸從抑郁中走出來。

其實,成長向上是每個人的天性,待障礙清除了,孩子的動力便會恢復。

而教育要做的,則是協助孩子跨越成長中的困難。

看到孩子的脆弱

更要看到孩子的力量

現實中,很多家長之所以會整天操心憂慮,是因為他們眼中的孩子是脆弱不堪的,似乎永遠長不大,什麽都不懂。

過去,皓然抑郁時整天睡覺,不去上學,媽媽覺得天塌了,覺得孩子這樣下去的話,未來就完蛋了。

焦慮使得她急著去批評鞭策皓然,兩人的沖突也因此愈演愈烈。

其實,每個人的力量都是多元的,如果家長只是從學習、成績這樣單一的角度去看,會容易覺得孩子脆弱無力。

從而忽視了孩子其它部份的能力,比如:情感細膩、想象力、創造力、溝通能力等。

這些能力不會直接與成績掛鉤,卻也能支撐孩子去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過去的一次沖突中,皓然表達了對媽媽的不滿,說她完全不懂「共情」。

「共情應該是你能感受到,我就是真的做不到,我的無能為力,而不是你說這件事用ABC三種方法......這不叫共情。」

媽媽在面對采訪時坦言說,自己過去確實不知道什麽是共情,也曾一度覺得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件很委屈的事情,在客廳獨自崩潰大哭。

皓然聽到便從房間出來,坐在旁邊,用手撫摸媽媽的後背,一遍遍輕聲說著:

「我知道你難受,沒事,我在。」

媽媽那一刻就明白了,真正的共情,並不需要多說些什麽,好好地陪在對方身旁就已經足夠了。

與此同時,媽媽也體會到了一件重要的事:

沒想到兒子懂得這麽多,且在這一刻如此有力量。

當父母能夠看到孩子的力量,才是真正放下擔心的濾鏡,去看到了真實的孩子,尊重孩子,給他空間,兩人形成深度的關系聯結。

這種聯結本身便會煥發力量,皓然談到,當媽媽給予他尊重時,他也會獲得力量,反過來給媽媽支持。

一場共同的修行

其實,過去已經有很多節目都報導過未成年人心理問題,但通常底下都會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家長感慨如今的孩子難帶,

另一種則是孩子吐槽家長完全不理解自己。

但比起去談論對與錯,我更想說,父母和孩子都非常不容易。

皓然媽媽說到,自己那一代就是透過上學出來的,確實說到育兒,就就只會本能地覺得讀書是一切,也因此,不知不覺給了孩子太大的壓力。

如今的時代已和過去大不相同,孩子在面對快節奏的資訊叠代時,內心會變得更加復雜,也容易受影響。

而家長一邊在適應時代節奏,另一邊輔導孩子的成長,同樣是個巨大的挑戰。

而皓然的媽媽,還有文章開頭的爸爸,他們也都曾經歷婚姻的破裂、人生的低谷,而盡管在這樣的前提下,他們都依然在盡自己努力,去把家經營好。

他們未必懂得正確的方法,但都願意一點點去學,去走近孩子的內心。

但在【相對論】的這期節目裏,我看到的是親子雙方都有各自的難處,並為了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這尤為難能可貴。

最後,我想分享一段簡單但又無比打動我的片段。

過去的一次假期,媽媽叫皓然去爺爺奶奶家吃飯,皓然不想去。

按照過往的習慣,媽媽一定會講很多話來說服皓然。

然而,這次媽媽卻說: 「可以啊,你可以不去。」

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讓皓然的內心波濤洶湧,因為他從不敢想象過,媽媽會有尊重自己的這一刻。

在采訪時他說到這一幕時,語氣、神態都變得興奮了起來。

而媽媽也道出了自己在學習中的領悟:

人生就是一種體驗, 每個人的速度、振幅是不一樣的。

當把自己放到一個更長的時間段,就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育兒的路中縱有許多艱難。

但父母走一步、孩子走一步,一切便會慢慢變好。

「贊賞 願你我都能在關系中,和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