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父母當得優不優秀、合不合格,都會反映在孩子的成長表現裏
那什麽樣的孩子才代表著父母的合格呢?結合蘭媽自己、和身邊一些育兒例項,總結了以下6種具有代表性的成長表現
01
敢於表達
喜歡爭論,一不滿意就大聲嚷嚷
孩子喜歡唱反調、不滿意就大聲講出來,其實不一定是壞事,說明孩子敢於表達,有自己的思想主見
如果我們只要求孩子做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寶寶,這也許比那些喜歡唱反調的孩子更討人喜歡,可這樣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不,他們只會在失去自我中逐漸喪失信心
有個朋友家的兒子就是這樣,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炸毛生氣
特別是讀初中之後,那簡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各種難管不說,經常出現的問題也是:拒絕溝通
要麽直接關上房門不理人,要麽直接離家出走玩消失
有一次,就因為提醒一句「你什麽時候寫作業」,孩子就直接生氣地「砰」的一下摔門而出
好幾個小時過去了,打電話不接,發訊息也不回…
直到最後,爸爸打電話就回了句:「在同學家,今天晚上不回去」,隨後就把手機關了機
每次一想到這裏,朋友就焦慮不安,她不能理解、也明白不了:曾經乖巧懂事的那個兒子,到底哪裏去了
事實上,這就是錯誤式教育的隱藏爆發
聽朋友說,他兒子以前其實是一個特別話多的孩子,因為做事情習慣唱反調,還不分場合經常大聲講出不滿意的地方,以至於讓她覺得孩子很不禮貌
為了讓兒子成為一個受人喜歡的紳士,她總會挑毛病、糾正習慣
可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件事,竟引起了孩子的不滿,經常頂嘴甩臉不說,有時候還直接拒絕溝通
這就是屬於心理上的情感忽略
當我們只看到孩子唱反調、不分場合地大聲嚷嚷,卻沒有看到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與原因時,自然就是把孩子越推越遠
所以,孩子敢於表達、犟嘴,從成長特征來說反而是好事
而肯說、敢說、願意開口說,是了解孩子的一種有效途徑,更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紐帶
能做好這一點,你也會發現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近
02
溝通力強
留有空間,善於和別人建立合作
有一類孩子,他們雖然平凡普通,但他們擁有靈活的頭腦
比如,遇到事情能主動溝通、也能接受別人的建議,這種溝通力強的留有空間,往往比那些動不動生氣、埋怨的孩子更有學習潛力
有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兩個女兒裏,小女兒是一個特別討人喜歡的姑娘:
其一,孩子不記仇,不管發生怎樣不開心的事情,睡一覺就過去了,再見到這個人時也會一笑泯恩仇,見面甜甜問聲好、離開也熱情地打招呼
其二,孩子積極好學,學習上遇到不懂的題會想盡辦法弄懂,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也是積極完成作業,根本不用家裏的大人操心
其三,孩子溝通力強,不管遇到什麽事,她都能就地取材地尋找解決辦法
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
有次,媽媽帶兩個女兒去參加詩詞大會
大女兒一看到人山人海立馬就怯場了,反倒是小女兒拉起姐姐的手,然後安慰說:「沒事的,我們倆一起參加就不孤獨、也不尷尬了,就算輸了也沒關系啊,至少我們參加了這個活動,比那些站在外面不敢參加的小朋友可厲害多了」
於是,姐妹倆就組隊形成了合作關系
活動結束後,場地外還有詩詞投壺遊戲,由於小朋友實在是太多,又有個別孩子霸占著位置不肯放出來,就出現了只看不能玩的情況
可沒想到,這個小姑娘了不得,她直接和那些小朋友商量說:「要不,我們來比賽合作吧,你投一下,我投一下,看誰投得多」
於是,本來混亂沒有制度的遊戲,馬上就因為「比賽」而變得井井有條
這是什麽,這就是溝通力強的善於建立合作
而每當說起這個小女兒時,媽媽給出的育兒經驗就是:
給孩子留空間,允許孩子自己做決定
孩子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
除非是孩子主動找你有需求,否則絕不會打擾她
可以見得,這就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也是讓孩子真正在做她自已
從小懂禮貌
有親和力,每次離別都一步三回頭
養一個有親和力的孩子是一種什麽感受?蘭媽覺得那種感覺就是:做什麽都起勁兒
從幼稚園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我送小女兒讀書就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女兒揮手跟我告別,做「拜拜」動作時我會認真回應她,直到她在我的視線裏看不見為止…
這個習慣,一持續就是三年
本以為讀小學了,每天早上有姐姐陪著她一起進學校,對我這個媽媽也沒有那麽大的不舍和依戀了
沒想到,如今開學已經有一個月了,每天早上小女兒依然保持著一步三回頭的習慣
這不,前幾天走到學校門口,她剛說了句:「媽媽,拜拜」,就被一位路過的阿姨聽到了
那個阿姨也不吝贊美,直接誇女兒「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多生十個、八個,都不會嫌多」
聽到這裏,我的心裏確實暖烘烘的,身上的疲憊、還有生活上的不順,也似乎一瞬間都消失不見了
其實,小女兒從小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她給人的感覺也是嘴甜、有親和力
只要是她見過幾次面的人,那下次再見面時,她都會熱情地上前打招呼
對此,很多人都說,這是孩子性格好、知道親人
事實上,從蘭媽過去的養育經驗來看,性格是一方面,後天培養也同樣很重要
就拿大女兒拿吃的喝的,只喜歡拿她一個人的來說,剛開始我會吐槽她:「為什麽只拿你一個人的?妹妹每次都會想著你,不管什麽東西都會給你帶一份」
大女兒聽後滿臉不服氣,不悅地說出「她也沒說她要呀」
也就是從那以後,姐姐拿什麽東西吃時,我都會特意提醒她一句:「幫忙給我和妹妹也拿一份」
隨後,我會對她說「謝謝」,妹妹也會說:「老姐,你真好」
於是,分享觀念就這樣建立了,兩個女兒之間雖然也會經常打打鬧鬧,但她們的感情一直很好
這就是所謂的「說」再多不如「教」一遍
你若經常對孩子說「請幫我…」,那孩子就會主動幫你做很多事,並且還樂此不疲地開心極了
你若經常對孩子說「謝謝」、「不客氣」、「晚上見」,那孩子也同樣會對你說這些禮貌用語
04
身上有擔當
眼裏有活,聽媽媽咳嗽主動倒水
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母親都嫌棄,那他大概率就無法同情,個人社交方面也往往會處理的一塌糊塗
親戚家有個女孩,因為從小沒有爸爸的原因,家裏人對她特別關愛,基本上就沒有說過什麽重話,孩子提的要求也是應有盡有
可寵溺終究不是愛,真正的愛是孩子在關愛下可以成長得越來越好
如果一個孩子仗著有人愛就肆無忌憚地自私霸道,那這樣的孩子遲早會出問題
親戚家的這個孩子就是這樣,在家裏,她唯我獨尊,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也只有別人討好她、滿足她的份兒
一旦某次沒有滿足了,那就會仇視你、並忘記之前的所有好
有一次,媽媽感冒了,躺在床上虛弱地喊女兒給她倒杯水喝
結果呢,孩子不耐煩地說了句:「你現在是要隔離的,要是把病毒傳染給我了怎麽辦」
同樣是媽媽出現狀況,我特別羨慕一個叫芳芳的媽媽
有一次,她炒菜不小心把手切到了,女兒就冒著雨到樓下藥房買創口貼
這件事把媽媽感動了好久,逢人就提起女兒溫柔體貼,母女倆的感情至今為止也保持的很不錯
可當我問她「是怎麽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女兒」,她卻告訴我:「接受並表揚孩子的好意就可以了」
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我回家對兩個女兒試了試
沒想到,這個方法確實好用,我每接受孩子的一次好意,把她的優點拿出去講給更多人聽,她在我身上的關註就越多:
感冒不舒服了,女兒直接把我扶到床上躺著休息,然後又是端水、又是找感冒藥地貼心伺候著
工作的時候半蹲著身子,女兒會趕緊跑去給我拿凳子坐,還找來一雙棉拖鞋讓我換上,怕我受涼感冒
嗓子幹啞咳嗽一聲,女兒也會趕緊給我倒杯熱水,還時不時關心地問:怎麽樣,好受點沒有
這大概就是接受孩子好意的意義:培養了孩子眼裏有活的擔當
所以,一個合格的父母,絕不是一昧地滿足、要求孩子,而是用愛銜接起彼此關愛、和尊重內心力量
如果可以,聰明的爸爸媽媽也應該經常在孩子面前偷偷懶、示示弱,多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需要你的幫助」,孩子會更勤快認真,多告訴孩子「這個家離了你可不行」,孩子身上的擔當和責任也會更強…
05
自控力不錯
知道克制,不能做的事絕對不碰
有人說,真正優秀的孩子都在培養孩子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整天拼成績、拼家境背景
這句話,用在一個朋友的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朋友是一個生意人,他自己開公司
雖然經歷了感情破碎,也離了婚,但作為單親父親,他卻一個合格的好爸爸
印象當中,他的大兒子一直是一個學習好、又懂禮貌的好孩子
每次和爸爸一起出去幹活,基本上都是搶著重活幹,能讓爸爸休息一會就休息一會兒
到別人家做客也是一樣,永遠都是一副規規矩矩的模樣,還是照顧弟弟的優秀大哥哥,每當弟弟調皮難管教的時候,他都會以身作則地影響弟弟、改變著弟弟
而談起大兒子的優秀時,朋友也總結經驗說:
「沒有什麽好的竅門,就是要讓孩子多體驗、多成長,過去那些年我跑業務忙,顧不上兩個孩子的時候,都會把他們帶在身邊,大概是看得多了、也經歷多了,他也跟著成長了不少了,知道體諒我的不容易,也擔起了照顧弟弟的大哥哥責任」
「現在想想,孩子一直需要的或許根本就不是金山銀山的多好條件,而是爸爸媽媽能不能陪在身邊的用心與否,雖然把他們帶在身邊工作的日子很苦,可兩個孩子也確實跟著學到了很多,特別是獨立方面,將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聽完這些話,我更加確信了「孩子需要鍛煉」的話,而我們父母教育孩子也應該懂得滿足階段性需求
比如:
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什麽?最需要的是陪伴,那再忙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孩子讀幼稚園最需要什麽?最需要的是自理技能,那再忙也要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讀小學最需要什麽?最需要的是時間觀,這個時候再忙也要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作息習慣
…
以此類推,孩子不同階段就要不同對待
而這樣針對性的需求與教導,也是培養孩子自控力、綜合成長素養裏重要的一部份
06
懂得調節情緒
接納自己,也懂得欣賞別人的好
情緒是決定一切的開始,擁有穩定情緒的孩子也是一個合格父母的教育標誌
遇到過一個情緒特別穩定的女孩,年僅7歲,可說出的話卻連很多成年人都比不上
媽媽不小心把她頭發壓斷了,說對不起,她反過來安慰媽媽說:「沒關系,頭發斷了,不是可以再長出來的嘛」
小時候手臂被奶奶燙傷留下疤痕,長大後奶奶問她「恨不恨奶奶」,她回答說:「不恨,你也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的,媽媽說長大紋個漂亮的花朵,遮蓋一下疤痕就好了」
…
不僅如此,女孩和父母的感情還一直保持得特別不錯,每次不管遇到什麽問題都會第一時間告知父母
有一次,女孩一家出去吃火鍋
吃飯前,女孩在媽媽的叮囑下特意去衛生間洗手,可回來的時候不小心迎面撞到了一個姑娘
當時,阿姨的手上端著水果和蘸料,也不小心全灑在身上了
好在面對如此突發情況,女孩表現得臨危不亂,她鎮定地對那個姑娘說:「漂亮姐姐對不起,我們的桌子在那邊,我現在就帶你去我爸爸媽媽那裏,他們會處理好這件事的」
果然,女孩把美女帶到爸爸媽媽那裏後,他們的真誠道歉獲得了美女的諒解,就連重新買一件衣服作為賠償也委婉拒絕了
之後,面對做錯事的女兒,爸爸媽媽還不忘安慰說:「沒事的寶貝,誰都會不小心犯錯,只要我們能積極解決問題、保持好的心態就好了,如果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也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直到完整地聽完這件事情,我才終於明白一個情緒穩定的孩子是如何培養出來:
首先,培養穩定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家長先做好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其次,允許犯錯是對孩子進步最好的幫助,你要讓孩子知道他下一次會做得更好
最後,教育就是跟孩子統一戰線,我們要俯下身子耐心傾聽,陪在孩子身邊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糾正錯誤,然後再走向新的開始
那麽,關於把孩子養得很好的一些行為表現,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