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探長~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
而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會以打罵、吼叫等方式批評教育,
而這似乎是很多家庭的家常便飯。
然而,批評、打罵、吼叫孩子並非有效的教育方式,反而很可能讓孩子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教育孩子並非易事,講究方式方法至關重要。
特別是在我們極其生氣的時候,如何在保持教育效果的同時,避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是我們需要關註的問題。
每個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我們在批評時需講究方式方法
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往往容易忽略掉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 以身作則 。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會從家長的行為中學習。
如果家長在批評孩子時,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孩子很可能會學會這種方式去對待別人。
因此,在孩子犯錯時,我們要註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以理服人,讓孩子心服口服並給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該怎麽去做。
有時孩子叛逆不聽話,不妨問下自己,是否尊重孩子了呢?
在批評孩子時,很多父母總是會認為「我這麽做都是為了讓他長記性,為了他好。」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 這樣暴力的行為,孩子是否能接受?是否尊重了孩子?
大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是在成長中的孩子呢?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他們也有自尊心並且他們此時的自尊心對他們而言比成人還要重要。
我們要避免用侮辱、貶低的語言批評孩子,
避免用暴力的行為打罵孩子,
否則,孩子長期在這樣否定、暴力的環境中,很容易產生 心理問題、思想扭曲、自卑和膽怯等負面的影響。
相反,如果我們用平等、耐心的態度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感受到關愛與支持,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親子關系的穩定與和諧,會幫助孩子慢慢變得更優秀。
批評孩子時,我們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避免泛泛而談。
這樣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並學會如何改正。
同時,我們盡量避免舊賬重提,以免讓孩子產生反感。
再生氣,也不要在這3個時間拼命打擊孩子
1.大庭廣眾之下
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打擊孩子,會讓孩子感到羞辱和傷自尊,
並且這一難堪的瞬間和畫面,很可能會形成強烈的記憶力留在孩子的心中,成為童年的陰影,從而讓孩子產生自卑感甚至伴隨一生。
在公共場合,我們最應該保持冷靜,盡量避免批評孩子。
如果確實需要指出孩子的錯誤,可以選擇私下與孩子溝通,
讓孩子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讓他知道父母有顧及到他的面子,有為他著想,那麽反過來,孩子也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改掉。
2.吃飯時
餐桌本是家庭中溫馨享用美食、放松身心的地方;
然而吃飯時批評孩子,卻是很多父母經常會做的事情。
但是,這樣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和消化,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產生不敢回家、不願意和父母同坐的心理。
這種場合的批評,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導致他們無法集中精力進餐,甚至容易引起食物堵塞食道的危險。
因此,我們應避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
如果想和孩子溝通,可以選擇較為輕松的話題作為切入點。
或者一起討論某個熱點事件,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有意識的去改正。
3.孩子被別人欺負時
當孩子被別人欺負時,他們的內心本就已經十分得害怕和脆弱了,
此時父母如果再批評孩子,往往會讓他們感到更加的無助和絕望,
從而形成自卑和失落的情緒。
我們在孩子受欺負時,應該做孩子的守護者,站在孩子的立場保護他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孩子內心不再害怕,才會變得越來越堅強,
我們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並且教會孩子下次遇到此類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和面對。
「別人家」自信優秀的孩子,是如何養出的呢?
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培養自信。
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們要多多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尊重他們的意見。
這樣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才能自信地面對,而不是依賴他人,沒有主見。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港灣。
父母要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和安全感。
從小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的眼裏會有光,會散發出自信的氣場,助力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辣媽語錄: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長的責任,但我們在批評孩子時,要講究方式方法,
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避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同時,我們更要關註孩子的成長,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抗壓能力,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家長們,你有經常批評孩子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