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剛剛開學,就有朋友打電話向我訴苦,她的兒子開學上初三了,就因為媽媽在開學第一天早上看到兒子動作有點兒磨蹭,用指責的語氣多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瞬間情緒爆發,幹脆不去上學了。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因為溝通語氣或方式的問題導致的親子矛盾。溝通是一門藝術,父母在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尤其是看到孩子出現問題父母想要指出時,如果能註意運用一定的語言藝術,那一定能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並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
教育並不是「我講你聽」的過程,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雙向奔赴的互動過程。因此,家長要在和孩子溝通時把握好說的主題、內容以及方式方法。
多說自己的感受,少說孩子的不是。語言交流中存在著資訊的指向性,在資訊的傳遞中,如果從「我」的角度出發,告訴對方關於「我」的情緒和感受,表達的是理解、接納、共情等;而如果從「你」的角度出發,向對方傳達的是說話者的判斷和命令,通常表達指責、評判、貶損等負面資訊。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要多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少評判和指責孩子。比如父母可以談自己的感受:「我感覺這件事對你來說可能有點難度,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找到解決辦法。」而不是說:「你真笨啊,這麽簡單的事情都不會做。」或者可以說:「我可能沒有表達清楚我的意圖,我們可否嘗試改變一下溝通方式,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彼此的建議。」告訴孩子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麽想的,比指責孩子要管用得多,讓孩子體驗被理解和被接納的存在感,會大大提升溝通的效果。
客觀地就事論事,不要一味指責。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做父母的,當小孩子做錯了事情的時候,應該重責其事,輕責其人。」如果家長一味指責孩子,不但於事無補,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家長可以讓孩子認識到過程中的紕漏、會產生的後果以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比如可以用「我剛才看到……」「這件事可能會導致……」這樣的語言模式,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從而願意心平氣和地與父母交流。同時不要一概而論或對孩子的品格進行否定。比如當看到孩子在寫作業時不專心,眼睛望向窗外,就可以說:「我看見你在看窗外。」而不是說:「你不專心看書,學習態度不認真。」
學會以「情」說「理」,少講大道理。「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作為基礎,再好的道理孩子也聽不進去。那些冰冷的道理,如果能在父母的心頭先用感情暖一暖,讓它變得柔軟,才更容易讓孩子明白和接受。所以要多和孩子「拉關系」,少和孩子「講道理」。能讓孩子真正發生改變的從來不是道理和邏輯,而是他的需求被看見、他的想法被支持、他的情緒被接納、他的感受被在意。
在說服的過程中,如果被說服人的情感體驗是愉悅的、振奮的,就容易改變原有的認知,出現好的說服效果。因此,對孩子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正所謂情通才能理達。與孩子溝通時,父母不要急於給孩子講道理,而是先與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並給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機會。
先控制好情緒,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親子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都來源於父母容易帶著情緒去和孩子說話。所以父母要學會先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我很擔心,你這樣一直玩遊戲會傷害身體。」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你對他的愛憐和關心,而不是對他的指責和抱怨。父母可以真誠地說出自己的期望,比如:「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可以吃了早飯再去上學。」而不是帶著情緒說:「我每天辛苦給你做早飯,你就不能吃一點兒再走嗎?」帶著情緒的要求往往只會讓人產生反感和抵觸,遠遠不如一句平靜、溫暖的話語有效果。
父母要想獲得良好的親子溝通效果,就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背後的感受、情緒和需要,並使用得當的語言和方法,讓每一次交流都變得更為順暢和有效。在家庭中要著力營造「孩子願意說、父母喜歡聽」「父母善於說、孩子樂意聽」的和諧氛圍,這將大大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到正確的、有效的與人溝通的方式,成為一個更受歡迎的人。
(作者系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焦作市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
高閏青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23日 第09版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