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的第五次中東行8日落下帷幕。美國國務院稱,布林肯此訪希望在加沙走廊實作人道主義停火,但在他出訪前和出訪期間,美英卻對也門、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進行空襲。華盛頓一邊試圖「滅火」,一邊「火上澆油」,這種矛盾的政策正是近期中東緊張局勢加劇以及地區長期沖突不斷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系學教授傑爾吉斯日前發文稱,如今的中東顯得比它在現代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不穩定,西方的戰略已經是巨大的失敗,而這一失敗的影響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全世界的負擔。
「9·11」是個分水嶺,從有限介入到全面介入
以2001年「9·11」事件為分水嶺,美國中東戰略可分為清晰可辨的兩大發展階段。從二戰結束到「9·11」事件之前,美國在中東奉行的是維持現狀的均勢戰略,對中東事務的介入相當有限,中東地區動蕩程度也相對有限。然而在「9·11」事件之後,美國的中東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即從有限介入轉向全面介入。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將恐怖主義釘選為最大威脅,並將中東作為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在美國看來,要想根除恐怖主義,就必須對中東進行全面改造,因此美國決意顛覆中東地區秩序,全面介入中東內部事務,將反恐戰爭、穩定伊拉克、遏制伊朗、推行所謂「民主改造」一鍋燴,徹底整合中東秩序。
這一時期,美國在中東的霸權戰略包括兩項內容,一是透過發動戰爭建立親美政權,進而實作地區霸權。2002年9月出台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明確提出了「先發制人」的軍事戰略,大幅降低了美國動武門檻,表明美國已完成了透過武力征服稱霸世界的政策轉型。2001年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就是這種打著「反恐」旗號進行的霸權戰爭。美國在中東霸權戰略內容之二是推行所謂「民主改造」,將美國的影響範圍從外交延伸到內政領域。這種新政策最明顯的體現就是2004年推出的「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從結果看,美國這種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政策,極大地破壞了中東原有的政治生態,使中東動蕩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首先,頻繁的戰爭打破了中東原有的地緣平衡,為中東全面動蕩和權力爭奪埋下隱患。冷戰結束至今,美歐先後發動5次大的地區戰爭,包括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利比亞戰爭。華盛頓本想透過所謂「破壞性建設」的方式,更牢固地掌握中東地區主導權,但卻使遭受軍事打擊的中東國家元氣大傷。伊拉克不僅一度出現混亂,還出現「伊斯蘭國」這樣的極端組織。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斷介入敘利亞內政,使敘利亞危機迅速升級為全面內戰,並造成該國1200萬人流離失所,半數城市被毀,大量良田拋荒,經濟倒退30年到40年。
其次,美國式「民主改造戰略」導致中東國家普遍出現「軟政權化」。美國在中東地區推行上述戰略,其前提假定就是美國推崇的「民主價值觀」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普世性標準。事實證明,美國的這種做法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政治空想。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其社會發展程度與美西方截然不同。以伊拉克為例,它是上世紀20年代由英國把鄂圖曼帝國中的巴格達、巴士拉、摩蘇爾三省合並而成,這三部份始終沒有被完整地整合到一起。美國急著將伊拉克打造成「民主樣板」,結果卻徹底攪起長久積累的內部矛盾,使相關國家陷入權力內耗、教派矛盾升溫、恐怖主義頻發的動蕩狀態。
總之,美國「9·11」事件後的政策給中東留下一堆爛攤子:伊拉克政府虛弱、利比亞政局不穩、敘利亞元氣大傷、巴以問題久拖不決……這些地區熱點相互交織,此起彼伏,極大地影響了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與此同時,伊朗核問題停滯,又為中東埋下新的隱患。1980年美國與伊朗斷交後,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采取「遏制」政策。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經過多年艱苦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定,但2018年5月8日,時任美國總統杜林普單方面宣布美國結束伊核協定。
「欲去還留」加劇地區沖突
近些年來,「戰略收縮」成為美國中東政策的關鍵詞。導致美國中東政策轉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隨著一些新興國家崛起,美國重新將大國競爭作為主要矛盾,中東地區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恐怖主義)不再是美國首要關註的物件;二是「反恐戰爭」和「中東民主改造」導致美國軟硬實力嚴重受損,華盛頓原有中東政策難以維系。
從2009年奧巴馬政府甚至是從小布殊政府後期開始,美國在中東就開始進行戰略收縮,舉措包括降低反恐調門、從阿富汗撤軍、改善與沙特等地區盟友的關系等。然而,在美國原有中東政策已成「夾生飯」的情況下,美國大幅改變政策,導致該地區各種新老矛盾同時迸發。
中東地區新老矛盾同時出現,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美國戰略收縮導致中東地緣競爭空前加劇,進而導致中東「黑天鵝」事件不斷。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行動,以及也門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與以色列有關聯的商船,就是典型例證。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收縮並不意味著對盟友以色列的支持力度減弱。以色列長期處在敵對的阿拉伯世界的包圍之中,近年來尤其是2011年以後,一些阿拉伯國家元氣大傷,「以強阿弱」的態勢更加明顯。以色列在阿以問題上態度日趨強硬,並主要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所謂「遠交」,就是盡可能與沒有領土糾紛和利害沖突的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國家搞好關系。所謂「近攻」,就是對毗鄰的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采取強硬政策。當前巴以沖突驟然升溫,就是相關方對以強硬政策的最終反應。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關註的2024年十大看點之一就是中東國家是出現更大範圍的地區沖突,還是為和平提供一個機會?對美國這個捉襟見肘的超級大國來說,這也考驗著它能否適應一個更復雜的世界。
美「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地區沖突「高燒不退」
當前美國中東政策的總基調是戰略收縮,但為保持對中東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華盛頓不願意徹底放棄中東,尤其是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對中東地區的重視程度重新上升。在美國看來,該地區能源儲量豐富,對穩定國際油價至關重要。中東依舊是美國眼中地緣博弈的重要戰場,華盛頓決不允許其他大國填補美國戰略收縮留出的「權力真空」。
美國既想在中東進行戰略收縮、降低霸權成本,又不放棄在中東的既得利益,這一矛盾心態體現在其政策上,就是在收縮與介入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繼續推行極易引發地區矛盾的不公平政策,另一方面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抑制沖突升級態勢,由此客觀上推動了中東沖突升溫。
此輪巴以沖突升級,美國就難脫幹系。長期以來,美國在巴以問題上推行偏袒以色列的不公平政策,導致巴以矛盾長期積累,如同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美國盡管不希望巴以沖突升級,但其做法不是敦促以色列停火止戰,而是大力向以提供武器,並在聯合國多次否決譴責以色列的決議。正是因為有了美國的支持,以色列才依舊強硬,導致巴以沖突「高燒不退」,外溢效應不斷擴大。紅海危機升級,同樣與美國火上澆油的政策直接相關。美國要想真正推動實作和平,治本之策就是敦促巴以停火,但它卻發起代號「繁榮衛士」的護航行動,並對也門胡塞武裝進行軍事打擊。正是在此之後,也門胡塞武裝公開聲明將打擊「美國和英國的所有利益」,由此導致紅海危機全面升溫。
「全球南方」國家可能出手改變中東格局
美國中東政策的破壞性大於建設性,導致中東國家對美國的印象日趨轉向負面,反美情緒不斷上升。總部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的阿拉伯政策研究中心此前的民調顯示,81%的受訪阿拉伯民眾認為美國中東政策對地區安全與穩定構成威脅;66%的受訪者認為,美國和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最具威脅。近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加緊戰略收縮,又使地區盟友深感華盛頓「靠不住」,尤其2021年8月美國倉皇從阿富汗撤軍,其狼狽狀況堪比當年從越南撤軍的「西貢時刻」。
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美國過分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導致中東國家和民眾對美國的反感程度進一步上升。CNN去年11月9日稱,美國駐阿拉伯國家外交官曾發出「嚴厲警告」:美國對以色列在加沙淪陷性軍事行動的大力支持,「正讓我們失去一代阿拉伯民眾」。美國【外交】雜誌發表的文章也認為,巴以沖突讓阿拉伯國家民眾對很多與以色列關系緊密或緩和的國家好感度有所下降。相應地,對伊朗領導層的好感度上升,卡塔爾的形象也有改善。
中東國家普遍渴望專註於經濟建設,而不是無休止的沖突,因此希望新的建設性力量介入中東政治。過去常說許多中東國家是「政府親美,民間反美」,但由於美國破壞性政策在中東造成多重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中東國家執政者也開始對美說「不」,並日漸從「向西看」轉向「向東看」,這種傾向也隨著「全球南方」國家受關註度的上升日趨明顯。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學者布瓦蘇此前發文稱,「全球南方」國家有朝一日可能出手改變中東格局。此外,中東國家在管理本地區危機方面可以發揮作用,包括卡塔爾、埃及、阿聯酋和土耳其。在巴以問題上有可能出現新的參與者,面對仍在試圖施加影響力的美國,這些新面孔能夠吸引各方的信任。有沙特專家也從伊朗受邀參加伊斯蘭合作組織舉行的解決加沙問題的會議、伊朗總統存取沙特等事件中得出結論:伊朗也在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份。(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區域國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結語:
2023年在中東和解潮逐步擴大之時,「阿克薩洪水」行動揭開的新一輪巴以沖突,讓戰火和混亂再次侵襲中東。中東持續動蕩,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既是歷史殘留,也是現實博弈的結果,而美國的橫行霸道難辭其咎。為避免巴以沖突反復上演,同時防止戰火進一步擴大,應勸和促談,努力找到滿足各方關切的解決方案,幫助中東國家振興經濟、改善民生,走上正常發展的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