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淺析:T-34中型坦克為何很少配備高射機槍?蘇軍戰術習慣是主因

2024-09-16軍情

高射機槍可以算是坦克車組為數不多的通用作戰武器之一。

行進在柏林街頭的T-34/85中型坦克。

通常而言,高射機槍並非用於打擊飛機,而是用來對付靠近的步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經常出現坦克車組或搭乘坦克的步兵操作高射機槍射擊敵方步兵的場景。但是,很奇怪的是,蘇聯T-34中型坦克就很少配備高射機槍,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本文為俄羅斯博主「瓦爾技術員」撰寫的介紹文章,本人轉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M4「謝爾曼」中型坦克炮塔頂部配備了M2HB高射機槍。

如果您註意一下與T-34類似的其他國家的坦克就會發現,美國在坦克炮塔上安裝大量機槍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二戰期間,美國輕型和中型坦克都配備了兩挺,甚至三挺前置機槍,其中一些是由駕駛員操作、固定安裝的航向機槍。其他的則是機電員控制的前列機槍,這些機槍的口徑與炮塔內的並列機槍相同。

電影【風暴】中的M4A3E8坦克,炮塔頂部就安裝了兩挺機槍。

M4「謝爾曼」中型坦克通常會在炮塔頂部配備兩挺機槍,一挺是M1919中口徑機槍,由車長控制,另一挺是M2HB大口徑機槍,由站在炮塔外側的車組或步兵控制。一般來說,M1919機槍會安裝在炮塔中部靠前的位置,而M2HB安裝在炮塔後部,這讓M2HB擁有更大的對空射界。

二戰期間,部份德國坦克在車長指揮塔上安裝了M34高射機槍。

由於納粹德國在戰爭初期擁有空中優勢,所以坦克部隊並沒有給予高射機槍足夠的重視。戰爭後期,當德國空軍無力提供空中支援時,為坦克配備高射機槍就變得有意義了。德國坦克在車長指揮塔上安裝了一個環形支座,讓M34高射機槍架可以沿著環形支座調整水平位置。當時,無論是已經落後的IV號重型坦克,還是最新的「虎王」重型坦克都配備了對空機槍。

IS-2重型坦克配備德什卡高射機槍。

不過,蘇聯部份重型坦克炮塔上會安裝德什卡高射機槍,這種12.7×108mm口徑機槍能夠有效打擊空中目標,當然,這挺高射機槍更多的作用是打擊地面目標。在柏林戰役中,德什卡高射機槍憑借巨大的威力有效壓制了躲藏在建築物內的德軍。

柏林戰役,正在集結的T-34/85坦克部隊。

如果您熟悉T-34中型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以及作戰方式,就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車長什麽時候才能操作高射機槍?直到1944年,T-34的車長還要兼任裝填手。也就是說,如果車長操作高射機槍(假設已經安裝到車長指揮塔上),這輛T-34坦克就無法開炮。

勃蘭登堡門前的T-34/85坦克,註意炮塔和車體上有防禦「鐵拳」的鋼絲網。

只有在T-34/85上,車長的工作負擔才得以減輕。但是,中型坦克的戰術又限制了高射機槍的使用。T-34在戰場上很少靜止不動,甚至在坦克學校,教官就會強調中型坦克必須保持運動狀態。此外,與德國和美國的車長不同,蘇聯坦克車長只會短時間暴露在指揮塔外面,觀察周圍情況之後就會立刻縮回炮塔內,避免暴露自己。在坦克移動時操作高射機槍射擊目標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戰術動作限制了車長的動作,所以即使T-34坦克安裝高射機槍,其射擊機會也很少。

柏林戰役期間,「史太林2」重型坦克車組使用德什卡高射機槍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蘇聯之所以為IS-2重型坦克配備德什卡高射機槍,就是因為這種坦克裝填炮彈時間較長,需要使用高射機槍壓制敵方。同時,IS-2重型坦克基本上行動較少,尤其是在戰爭後期,奪取納粹德軍控制的城市時,這種坦克都是充當固定火力點使用,所以高射機槍才有發揮作用的機會。

蘇聯步兵搭上T-34的順風車。

筆者想說的是,由於T-34車長繁重的工作量,所以T-34上並沒有安裝高射機槍。即使在增加專職裝填手之後,中型坦克仍然要靠機動性來彌補裝甲防護能力的不足,導致高射機槍的使用效果並不高。在高速行駛並非週期性改變行進方向的情況下,車長操縱高射機槍難度非常大,幾乎無法擊中目標。所以,綜合考慮之下,蘇聯並沒有為T-34中型坦克配備高射機槍。當然,戰爭末期,蘇軍的空中優勢很好地保護了坦克部隊,高射機槍並不是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