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意外且欣喜的是,央視軍事突如其來地宣布:新型戰機上艦的情形與當年殲-15首飛相似,非常令人矚目。海軍的遼寧艦張乃剛曾在航母上首次操作殲-15,如今在他軍教生涯的最後階段,又親自放飛了一款新型戰機。
相關新聞報道
新型戰鬥機相當美觀。
遼寧艦新型飛機的起飛意味著什麽?這些年來,它不僅作為海軍訓練艦,為航母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還承擔著各類配套裝備優先進行船上測試的任務。作為一艘滑躍式航母,其常規搭載的戰鬥機僅有一款,深度改進自「側衛」的殲-15。而後又增添了相對少見的電子戰型號殲-15D。在大多數影片中,觀眾幾乎只能看到正統版殲-15。因此,新型飛機在艦上的出現顯然是之前未曾擁有的,最合理解釋便是伴隨遼寧艦出海試驗的新型號——殲-35。
今年2月底,遼寧艦經過一年的中期改造升級後,正式轉型為戰鬥艦並開始海上試驗。這一定位的變化意味著其效能得到了提升。果然,在海試前,其甲板上已搭載了殲-35戰鬥機。雖然滑躍式航母配備隱身第五代戰機並非首次,比如英國的女王級航母便使用F-35,但對於國產航母來說,這還是第一次。此外,全套裝備均為自主研發,這是其核心吸重力。在海試期間,遼寧艦先後在黃海北部和渤海進行測試,並成功起降艦載機,也許這正是船長所提到的新型戰機放飛的時刻。
新型戰鬥機入列海軍
在海上試驗之前,搭載了殲-35。
顯而易見,從訓練艦到戰鬥艦的轉變振幅相當巨大,否則也不會在船廠待上一整年。自2012年正式服役以來,直到2023年2月28日才返回大連船廠進行升級改造。一年的時間顯然不可能僅僅是更換零件或重新油漆保養那麽簡單,尤其是要為殲-35隱形戰鬥機的上艦進行配備。因此,包括機庫設計、航母甲板起降規劃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全面調整,以進一步提升作戰能力。經過6萬噸級升級後,至少應與女王級或「戴高樂」號相媲美。
由於設計上的固有限制,遼寧艦無法在甲板上直接安裝彈射器,因此殲-35必須采用客製的滑躍起飛版本才能上艦起飛。之前一直認為殲-35是專門為福建艦設計的,因為其具備電磁彈射,可以實作滿油滿彈起飛。然而,FC-31「鶻鷹」專案負責人曾提到,「鶻鷹」的定位是一機四型,其中包括多個候選機型。盡管具體型號並未說明,但至少涵蓋了空軍版、海軍彈射版、外貿版以及滑躍起飛版,未來是否會增加垂直起降版本也很難確定,因為海軍擁有大量075和076型兩棲攻擊艦。
正在進行大幅升級的遼寧艦
搭載殲-35進行海上試驗
一機四種型號設計
作為全球僅有的兩款第五代隱形艦載機之一,殲-35配備了兩台渦扇-19發動機,單發最大推力超過12噸,雙發推力則超過24噸。雖然這款中型飛機相對個頭較小,但動力十足,有潛力實作超音速巡航。其最大起飛重量為35噸,而最高飛行速度可達到2.3馬赫。此外,它的作戰半徑為1350公裏,並且最大載彈量高達8噸—當然在野獸模式下將犧牲一定的隱身能力。相比之下,對標F-35采用的是F135發動機,其單發加力推力為19.5噸,同時最大起飛重量為32噸,作戰半徑約1100公裏。
「肥電」的機體特征眾所周知,加之受限於單發動機設計,其超音速巡航和機動效能顯然不如其他型號,相較之下,雙釋出局的艦載機更為安全。在執行制空任務時,殲-35可在內部彈艙中攜帶4枚PL-15中程導彈,並外加2枚PL-10近距格鬥導彈。同時,如有需要,它還有6個外掛點可以使用。在隱身狀態下,其火力持續性同樣出色,而如果以外掛方式進行攻擊,在實戰中確實比殲-15強大許多。
全外掛的能力極為強大。
F-35與殲-35的比例對比
遼寧艦在中期改進後的海試已經進行了超過半年,根據目前的報道,所有測試專案應該都已完成。雖然沒有明確公開的資訊,但很可能會作為中秋節的獻禮。與正在進行第四次海試的福建艦一同,這將向外界展示國產航母能夠起降殲-35,未來山東艦也有望進行類似改造。這意味著我們實際上將擁有三艘可部署五代戰機的航母,其震撼效果預計會讓許多國家感到驚訝,比起海軍下水餃更具沖擊力。
遼寧艦在升級後,其效能被大幅低估。透過合理減少殲-15的數量,並增加若幹架殲-35隱形戰鬥機,甚至如果有可能,還可考慮將空警-600部署上艦。盡管單艘實力不及美國的超級航母,但如此配置仍能在正面較量中保持一定抵抗能力。在調整後,遼寧艦可以配備24架和山東艦36架上的部份作戰飛機,將三分之一替換為殲-35。這種戰鬥組合相當於英國女王級和法國「戴高樂」級航母,而三艘航母輪流應對外部挑戰,同時也能為彈射型航母的大規模建造爭取寶貴時間。
殲-35戰鬥機
殲-35戰鬥機配遼寧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