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如何看待電視劇對歷史的改編?

2018-01-25知識

【大秦賦】的背後,是中國歷史劇黃金時代的誕生與消逝

宗城

號稱歷史正劇的【大秦賦】播出後,豆瓣評分從8.9滑落到6.2分(截至發稿),從開播之前萬眾期待,到播出將近四十集,就連【大秦帝國】系列的觀眾也加入批評行列。該劇的問題不是在於扭曲歷史,而是它的藝術品質存在很大問題。

但進一步說,【大秦賦】反映出的藝術品質問題,主要原因卻並非出自編劇和導演,而是這背後的市場。當市場更偏好宮鬥和言情題材,對嚴肅歷史不感興趣時,歷史劇的拍攝者迫於資本壓力,才無奈地在自己心愛的作品中摻雜大量戲說、宮鬥情節,表面上,觀眾罵得起勁,其實,作品的流量也上來了。與之對比,前幾年上映的口碑佳作【大秦帝國之崛起】,收視率不如【三生三世之十裏桃花】,而中國歷史劇的代表作之一【大明王朝1566】,在開播的時候更是遭遇了收視慘淡的命運。

當我們借【大秦賦】的契機回顧歷史劇的興衰,想要探討的也是歷史劇衰落的原因。當一部歷史劇遭遇惡評,編劇和導演被擺在台面上批評,真正房間中的大象——那個讓主創團隊不得不屈服於流量壓力的因素,其實沒有被正視。

我們正處於一個畸形的市場,當下的內容生態、資本對觀眾的投餵和品味馴養,已經形成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氛圍,那就是——獵奇的爭議性巨大的作品被熱議,而真正嚴肅的佳作沈底,這個令創作者無奈的市場生態,是中國歷史劇衰弱的重要原因。

1、中國歷史劇的誕生

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正劇風雲激蕩,折射的也是四十年中國的世道人心。

在中國,歷史正劇一般被用來形容反映歷史真實的影視作品,但翻閱【現代漢語詞典】,我們會發現並沒有「歷史正劇」,比較相關的只有「歷史劇」,是指「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戲劇」。照這個說法,像【甄嬛傳】這樣的戲說劇也屬於歷史劇,但這顯然很難被接受。

1960年代初,中國文學界就曾針對「什麽是歷史劇」開過一次會。會議出席者不乏郭沫若、茅盾、吳晗、熊佛西這樣的文化名流。他們爭來爭去,也沒個共識。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意見是郭沫若提出的「失事求似」,即盡可能真實準確地把握與表現歷史的精神,在此前提下,「和史事盡可以出入」。

「失事求似」後來成了歷史劇創作的基本原則,符合這個標準的戲劇,就被統稱為「歷史正劇」。改革開放前,說到歷史劇,中國內地只有戲劇,著名的如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高漸離】、田漢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膽劍篇】等,他們大多以古說今,透過對封建王朝的批判,彰顯社會主義革命的正確。早在那時,歷史劇就是政治劇,是意識形態宣傳的一柄利劍。

如果說在建國初,歷史劇是意識形態宣傳的需要,那麽在改革開放後,歷史劇就是政治和市場需求結合的產物。

八十年代,市場解凍,港台風吹到內地,帶來了亞視版【秦始皇】(1986年)和【一代女皇武則天】(1985年)這樣的戲說作品。他們不是歷史正劇,卻給了內地創作者一個啟發,那就是透過戲說歷史來迎合市場的趣味。宮鬥、權謀、皇帝和底層人物的浪漫故事,早在那時就生出萌芽。

與此同時,內地也出現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影視劇。比如1983年山西電視台出品的【楊家將】、1990年陳家林導演的【唐明皇】、1991年央視和淮陰市政府聯合出品的【淮陰侯韓信】,還有1996年版【東周列國誌·春秋篇】。這些影視劇基本翻拍自史書和民間故事,但在當時,最火的不是歷史正劇,而是94版【三國演義】。

1994年,隨著楊洪基嘹亮的歌聲,歷史大劇【三國演義】拉開帷幕,從此成為一代人的經典記憶。這部劇不屬於歷史正劇,卻體現出早期歷史劇的基本特征:國家出錢,知識分子出力,觀眾透過電視收看,整部劇擁有濃厚的文學色彩和知識分子氣息。和建國初的歷史劇不同,九十年代的歷史劇不再以「橫掃帝王將相」為主,而是以皇帝和文官武將為主角,描繪出廟堂上的傳奇故事。

從94版【三國演義】到劉曉慶版【武則天】(1995年),歷史傳奇成了觀眾最感興趣的電視內容。他們坐在電視機前,渴望透過電視窺探統治階層的權鬥與情愛,為一代英雄的失敗而落淚嘆息。於是諸葛亮病死秋風五丈原令一批男兒落淚,武則天和李世民的宮中秘聞被私下裏津津樂道,還有貂蟬、趙飛燕、楊玉環、楊家將們,九十年代火起來的歷史劇,基本都是歷史傳奇或統治階層的愛情故事。

在那個瓊瑤即將以暴風驟雨的聲勢席卷內地的年代,歷史劇和戲說劇本質不同,卻在吸引觀眾上殊途同歸。對上流私密的好奇,對改變命運的渴望,還有內容上的百無禁忌,無不折射出改開中國的朝氣蓬勃與開放姿態。

就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歷史劇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也出現了第一部現象級的歷史正劇。但這部所謂的正劇,最初卻背負著虛構歷史的罵名,它就是唐國強主演的【雍正王朝】。但今天的人可能很難想象,這部劇剛出來時,是背負著罵名的。

2、歷史正劇的黃金時代:歌頌改革,卻又贊頌帝王

在八十年代的自由派學者看來,雍正不是一個值得贊頌的君主,但胡玫導演、劉和平編劇的【雍正王朝】卻塑造了一個正面的雍正形象,他為了國家鞠躬盡瘁,為了改革不惜和龐大的士紳階層作鬥爭,他嘔心瀝血卻不被理解,到死還是孤家寡人淒然一身,這個雍正和過去自由派眼中的雍正截然不同,以至於在九十年代末,知識界展開了一場圍繞雍正的大討論。

歷史學家秦暉在當時寫道:「號稱‘歷史正劇’的【雍正王朝】,它以大投資、高檔次、權威參與、台長制片、‘大片’派頭、‘主旋律’駕駛、輿論宣傳加上市場炒作,掀起了空前的‘雍正熱’。」然而,「電視劇中的雍正與二月河小說中的形象已判若兩人,而與歷史上的雍正更是相差萬裏……」

【雍正王朝】在當時的熱度,以及它歌頌君王所引發的輿論爭議,屢屢見於學者的回憶。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戴錦華曾說:「90年代中期,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印象,有一次一個很著急的事我打電話給李陀先生,李陀先生說過半小時再打;我轉而打給汪暉先生,汪暉先生說過半小時再打。等我們再見面,我知道他們都在看【雍正王朝】。」

在一次名為【復得的和復失的:歷史與文化記憶】的演講中,戴錦華繼續提到:「【雍正王朝】熱播期間,導演曾說,‘這部戲我沒想說別的,只想說一件事,當家難吶!’這讓我感到非常震驚,因為在我整個成長,甚至直到死亡的過程中,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站在當家者的角度去體會當家有多難;相反,我想的永遠是像我一樣的草民在種種權力的擠壓下生存得有多難。 我受到的所有歷史教育都是要教人傾聽歷史的無聲處,而不是傾聽大人物的洪亮言說。

圍繞【雍正王朝】展開的爭議也暴露出歷史正劇的尷尬。大量虛構情節,有自身價值傾向的歷史劇,究竟算不算「歷史正劇」?在中國,被稱作歷史正劇的往往是在主流平台播出,具有政教宣傳意味的歷史大戲,其中帝王戲是主流。從【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乾隆王朝】的「清朝三部曲」,到【漢武大帝】【貞觀長歌】【大秦帝國】這樣的君主大戲,它們不乏對君主的歌功頌德,對歷史又存在大量虛構,當歷史正劇逐漸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何為正劇也就成了懸而未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當時的確誕生出了一批優秀的歷史劇作,這其中也有反思封建王朝、揭露出帝王社會「吃人本質」的深刻作品。例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大明宮詞】【少年天子】,它們象征了歷史劇曾有過的思想高度,對帝王社會的弊病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那是中國文化風氣相對寬松的年代,也是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改革勢在必行的時代。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社會矛盾激增的隱患。有鑒於此,歷史劇以改革為主旋律,集中塑造了一批開拓進取的歷史人物,比如【雍正王朝】裏的雍正、【走向共和】裏的孫中山、【大明王朝1566】裏的海瑞和張居正。

那時候,隨著格林布蘭特、福柯、德裏達等人著作的引進,史學界和文藝界掀起了一股新歷史主義思潮,主張反思權威歷史敘述,解構並生成新的歷史描寫,這種反思熱波及到影視劇創作中,以【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為代表的一批歷史劇一改主流成見,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大膽的再創作。有趣的是,那些在當時風評好轉的歷史人物,主要都跟改革有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鴻章。他曾因簽訂喪權辱國的條款背負歷史罵名,但隨著【走向共和】和一批晚清題材歷史著作的出版,同情李鴻章的人大振幅增加,人們意識到李鴻章維持洋務運動的艱難,在整個清廷的昏庸襯托下,李鴻章雖然有過,卻已經算是難得的開明改革人物。

縱觀【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財政危機、體制轉型都成為故事中的主要矛盾。有趣的是,這三部劇的開頭都與國庫缺錢有關。在【雍正王朝】裏是黃河發大水,國庫缺錢救災;在【走向共和】中是慈禧太後要修園子,北洋水師要軍費,於是有了李鴻章擴大賣官鬻爵、翁同龢克扣軍費開支;到了【大明王朝】,嘉靖皇帝要修宮室,沿海有倭患,北方有韃子,四處都需要錢,但國庫缺錢。於是才有了「改稻為桑」和「毀堤淹田」。

如果說【雍正王朝】開啟了歷史正劇的黃金時代,那麽【大明王朝1566】便是這個時代最璀璨的一顆思想明珠。這部劇不僅繼承了【雍正王朝】的藝術品質,而且克服了前者對皇帝的歌頌、對統治階層的體認。它用辛辣而流露出悲憫的口吻,向嘉靖皇帝及其身後的統治階層發出冷峻的扣問。

在這部劇中,主人公海瑞不再是一個維護君父的封建官僚,而是一個勇於把矛頭指向皇帝的勇者。他憤怒官僚們利用大局的幌子,繼續吃著百姓的人血饅頭。群臣忙著黨爭,地方官包庇同儕,皇帝的面子,老師的面子,內閣、司禮監甚至王爺們的面子,每一個都淩駕於百姓之上。他「嚴黨要參,皇上要諫,致君父為堯舜,免百姓之饑寒。君為輕,社稷次之,民為重。」所以他敢說:「歷來參劾嚴黨者都因牽涉皇室反罹其禍。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他們只敢參嚴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嚴黨能夠藏身大弊之後肆行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個嚴黨還會再有一個嚴黨!」這樣的台詞已經在如今的歷史劇中絕跡。

2007年,時任湖南衛視台長歐陽常林力排眾議,將【大明王朝1566】定檔為2007年的開年大戲。可惜,即便登陸的是國內最成功、最善於造勢的地方電視台,該劇的收視率依然慘不忍睹。當時有一則新聞寫道:

「被寄予厚望的【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衛視播出至今,收視率竟不到0.5,而衡量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的標誌通常為收視率達到2.0。對於這超低的收視率,【大明王朝1566】的導演張黎坦然面對:‘這一切早在我的預料之中。’」

3、劣幣驅逐良幣,歷史劇成為宮鬥和權謀的舞台

一場大雪紛紛而落。歷史正劇告別輝煌,進入漫長的衰弱和轉型。2008年經濟危機、網絡時代對電視的沖擊、審查的壓力,以及歷史劇本身制作成本的高昂,讓歷史正劇陷入低谷。中國的歷史正劇從年年出精品,變成了兩三年才出一部大制作。以至於今年【大秦賦】播出,很多劇迷由衷感慨:「終於有一部能看的歷史正劇。」

取代歷史正劇成為寵兒的,是熱熱鬧鬧的權謀與宮鬥。尤其是自港台的宮鬥劇【金枝欲孽】熱映後,宮鬥就成了國內古裝劇最熱門的香餑餑,其中既有【宮鎖珠簾】【甄嬛傳】【延禧攻略】這樣的成功者,也有許多粗制濫造淹沒在歷史廢墟的灰塵。

宮鬥劇與歷史正劇大相徑庭,卻繼承了人們在歷史中看權謀鬥爭、互相拼殺的娛樂性,以及看奴婢和皇帝談戀愛、底層女性步步晉升為大女主的爽感。宮鬥劇紅火至此,固然是人們渴望娛樂的結果,但也反映出現實生活的壓抑。

無論是宮鬥還是權鬥,他們都在源源不斷地制造一種爽感,現實越苦悶,爽感就越激烈。當一個人在現實裏晉升無望,無法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它就容易在虛幻中尋找安慰,透過爽劇,看王侯將相如何一步步被底層玩弄。就如同前些年流行的【延禧攻略】,它的內核是現代的,清宮只是一層紅綠色的紗,歷史在此不過是一個陌生化的外衣。奔走於大都市的觀眾看魏瓔珞,眼裏是職場中理想的自己,批次制造的宮鬥劇,是這樣精神按摩的一輪輪重復。

眼見於此,廣電總局多次頒布限令,阻止宮鬥劇的蔓延勢頭。在這個背景下,政府或企業家出資拍攝歷史正劇有了一重新的意味,那就是屢次出現在官方辭令中的「擺脫歷史虛無主義」。2017年,歷史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熱播時,【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就相繼把【大秦帝國】系列作為新時期歷史正劇的代表,借此鼓勵嚴肅的歷史創作,批判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

相比起大部份戲說劇、宮鬥劇,【大秦帝國】系列的確是今天少有的嚴肅創作,然而,它對秦制的歌頌和熟悉的帝王敘事再一次遭到了兩極分化的意見。此情此景,和當年【雍正王朝】遭遇的討論頗為相似。當秦始皇和奮六世之余烈的秦國成為正面的主角,六國子民的犧牲就都成了歷史車輪碾過的灰塵。

很多批評者遺憾的是,中國的歷史正劇走過三十年,依然沒有擺脫對帝王將相的體認。從【大秦帝國】對赳赳老秦的歌頌,到【清平樂】的盛世圖景,對統治者的歌頌、對權力中心的渴望,是一部部歷史劇難以掩飾的狂熱抒情。

【大秦帝國】系列是好劇嗎?當然。但如果說這個系列是歷史劇中的頂尖之作,我會持否定意見。因為在這一系列以君主/帝王為主角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深入的對統治階層的反思,也看不到天下百姓的真實境況,我們看到的是群雄逐鹿的刀光劍影、諸侯變法的艱辛坎坷,還有一個個殺人如麻的君臣,如何以耀眼的地位出現在歷史中央,但那些苦難的百姓——歷史上跟我們更相似的平民,卻在一出出帝王戲中缺席或者邊緣化,而這不僅是【大秦帝國】系列的問題,也是二十年來,以帝王為主角的中國歷史劇的固有局限。

深刻的歷史劇需要理解政治秩序,明白一個現象的發生,不只是三五個精英的努力,而是背後民意和社會生態的變化 。在中國,懂寫歷史戲的編劇太少,那種既懂歷史,又懂藝術,還能拐著彎把話說透了的,更是少之又少。

九十年代,有深厚歷史文化素養的,又和商界、官場打交道的,也還不少,所以那時候的歷史劇,經得起推敲的多一些。另一方面,那時候很多劇是國家出錢的,編劇也還不用太顧著市場。今天不同了,很多編劇一個缺少職場經驗、政商經驗,一個本身就是給大編劇、大導演打工的,即便有才華,也沒有話語權,有思想,也要被資方淩辱、閹割,電視劇是最考驗編劇才華的,但中國編劇的話語權不如制片、導演。

這在【大秦賦】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大秦賦】最要命的問題,是它雖然署名編劇是李夢(【大秦帝國之縱橫】的編劇),但呈現效果和原劇本有很大出入。證據就在於李夢早先出版的紙質版小說【大秦帝國之始皇帝】,這本小說就是按照劇本的結構寫的,從中我們能看出李夢版劇本的大致模樣。但對比電視劇的台詞,李夢的劇本顯然更加典雅、克制,而電視劇的台詞不但過於白話文,而且缺乏韻味,折損了劇作的歷史質感。

說到底,一個編劇都無法決定作品最後的呈現效果,這是歷史劇乃至當下創作生態裏最要命的問題,優秀的歷史劇創作,通常是作者中心制,以編劇作為核心的,但中國影視劇往往是導演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背後又有資本和政治的壓力,編劇的地位其實是很低的。

這些原因加起來,導致了深刻的電視劇變少,深刻的歷史劇,更是一年難出一部了。所以這個年代的歷史劇迷,很難有不懷舊的,當年,很多演員拍完【大明王朝】,都說像做了一場夢,很久沒緩過來,如今,這種夢一般的、錐心刺骨的歷史劇,市面上基本拍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