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突然意識自己曾經引以為豪的編程其實是一種工具,這是一種悲哀嗎?

2021-07-01知識

收藏了多年的文章,分享出來。


許多年前,中國社會有一句流傳甚廣,但是錯誤深重的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沒有流行十年,就被另外一句話取代了: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對比前後兩句話,前者的謬誤就變得非常明顯--- 依仗單一技能,是不足以應付一個復雜而快速變化的世界的 。尤其是在一個現代社會裏,技能可能是生活的基礎保障,但是對於生活質素的貢獻卻極為有限,基本算不上是決定性因素。

技術男對生活有一種天真的看法,認為存在以下不言自明的真理:我只要專心搞好技術就可以了,其它的東西自然都會有的。沒有那麽自然的事,如果沃茲尼克沒有遇見喬布斯,他現在還是一個電腦工程師,不可能連續兩次前後虧損接近3000萬美金,舉辦音樂節。也不會全世界飛來飛去,作為傳奇人物被大眾所認知。

在這種誤解之下,還有一種更為深刻的心理偏差:我不喜歡和人打交道,所以做技術工作最適合我。於是,就出現了那個著名的觀察結果--- 技術平庸之輩總是能成為領導 。這或許是真的,管理技術男的人通常都不會是技術最強的那一個,但是,他往往是極少數同時可以同技術員和普通人打交道,讓雙方能夠理解彼此的人。雖然這個能力在技術男那裏可能會被鄙視,可是在麻瓜的世界裏,這是了不起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麻瓜的世界和巫師的世界之間就沒有了中間人,也就不存在溝通理解的可能。

認為技術可以包打天下,認為技術世界可以避開復雜的人際關系,這是技術男的第一種毛病。

當一個人如此倚重技術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把技術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不否認職業榮譽感的可貴,不過這裏需要強調一個基本常識: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人和人關系的總和,驅動這個世界運轉的力量是利益和利益的分配。技術在這個世界裏,過去、現在、將來都是配角。沃茲尼克的電腦再強悍,技術再精湛,也需要喬布斯把投資弄進來,把電腦賣出去,用大眾聽得懂的語言給他們一個購買的理由。把Think Different這種感性的認知,繫結在購買一台蘋果電腦的消費行為上,這是沃茲尼克和所有他的技術小夥伴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技術男看來,喬布斯所做的事情「不實在」。這當然不實在,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不實在,比如說愛上一個人,或者被一個人愛上,這件事情並不是拿出技術等級證書和銀行收入證明就能夠完成的。因為它需要走出去參加聚會,需要一對一聊天,需要燭光晚餐和電影,需要做一堆沒有邏輯也不能預期結果的事情。如果要一萬人,十萬人,一百萬人,一億人愛上你的產品,可能需要更多「不實在」的事情。因為程式和技能不能直接變成產品,產品也不會自動跑到使用者家裏,錢就會自動劃到公司賬戶上。它需要不實在的產品設計,不實在的市場推廣,不實在的商務談判,需要一堆人拍胸脯、吹牛皮、說服另一堆人相信。技術在這個復雜的故事裏,只是一個環節而已。

認為技術至上,其他職業技能都無法和技術相提並論,這是技術男的第二種毛病。

如果一個人的手裏只有一把改錐,那麽,無論他在這個世界上遇見了任何東西,他都會第一時間想用改錐來兩下子。這種行為有一道護身符,叫做:技術中立。在技術中立之下,似乎一切都理所當然。因為缺電,因為航運能力不足,所以純技術手段的解決方案是修建大壩。至於因此造成的地震、生物滅絕、歷史古跡消亡,那是無關緊要的小細節。因為技術需要,所以用複制技術直接複制人類,因此產生的倫理學、道德困境就不算是個問題。五十歲的兒子面對母親的三歲複制體,真的不會帶來任何困擾麽?從自己的複制體身上取下心臟,進行自我移植真的不算是謀殺麽?

從技術中立的角度看,制造出一顆足以淪陷地球十次的炸彈,它的意義何在呢?

專註技術這個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封閉。只有技術世界裏的事情才構成值得思考的物件,除此而外的一切事情都不值得學習和思考。許多技術男對於人文知識的認知幾近於零,在網上成為狂熱的「工業黨」,原因就在於此。除了技術中立之外,價值觀一塌糊塗,甚至以此為榮,認為自己超越了善惡的兩端,達到了某種超然的境界。在他們看來,歐本海默因為制造出核武器而懺悔,完全不是不明所以和毫無必要的矯情。鋼鐵俠統治的世界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裏,技術可以決定一切。

認為一切問題都可以用技術手段解決,用極為狹隘的視角看待世界,這是技術男的第三種毛病。

這張列表我可以繼續開列下去,不過我覺得寫到這裏已經足夠了。每次看到技術男在這個世界上撞得頭破血流的新聞,我在同情和惋惜之余不免去想一件事情:如果技術男是潔白無辜的羔羊,在無法捕殺所有餓狼的情況下,還有什麽辦法能夠幫助到這些羔羊?這篇文章就是我的答案,我認為羔羊應該長出犄角,能夠高速奔跑,能夠在群體中獲取力量和保護。為了做到這一點,技術男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反思一下自己對世界和人類的認知。技術只是羊圈的柵欄,它不應該成為某種自我設限的牢獄,也不應該成為狹隘心態和狹窄視野的溫床。

在這都市每生活一天,都意味著要面對同事、上級、保姆、快遞員、律師、中介、招待、保潔、門房、司機、導購、鄰居、親人、朋友,都要面對合約、郵件、檔、新聞、計劃、財報、統計、日程表、商業策劃案,它們都不是技術所能解決的人和事,也不是專註於技術就能自動消失的問題。 它們後面是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欲望,千奇百怪的人際關系,和在之上的關於利益和利益分配的角力。每個人都要考慮,如何在這樣的現代生活中安置自己,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何找尋盟友,如何分辨人物,如何找到可以信任與合作的物件,謀求更高的勝率。

而所有這一切,僅僅靠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單憑一把改錐,撬不開全世界的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