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目標還是萬物互聯,想想是不是都帶感。
咳咳,下面是物聯網( 捂臉玩 )的一些科普,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最近幾年,物聯網的概念非常火爆,和物聯網相關的技術,例如NB-IoT、LoRa、eMTC等,都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出現在新聞裏,出現在展會上。
![](https://img.jasve.com/2024-2/30189cd07b4cff1701e17c76786a5cdf.webp)
其實,「物聯網」並不是一個新鮮詞,20年前就有這樣的叫法。而且,「物聯網很重要」、「物聯網一定會火」、「物聯網一定能改變世界」……類似這樣的言論,被翻來覆去說了很多年,大家也聽了很多年。
為什麽現在又老調重彈?這次的物聯網,和以往的有什麽不同?這次還是「噱頭」嗎?會成功嗎?
為什麽需要物聯網?
通訊的歷史,和人類史一樣漫長。
可以說,沒有它,就沒有人類社會。
![](https://img.jasve.com/2024-2/4a7dca20b60c795a4d3329a0f0b2fd57.webp)
人類誕生之日起,就有了通訊。
換句話說,人類發展史,就是通訊技術的發展史。從烽火台,到驛站,再到無線電報、固網電訊、手機,都是通訊技術。
![](https://img.jasve.com/2024-2/671edd4106ebb3d5b6464cb2197eb842.webp)
這幾十年以來,通訊技術的主要奮鬥目標,就是把每一個人連線起來。
現在,至少在我們國家,在歐美已開發國家,都已經基本上做到了「人均一部手機」,有的人甚至有好幾部手機。
可以說,把每一個人連線起來的目標,已經基本實作了。
![](https://img.jasve.com/2024-2/c2d99bf6ec6acfba2f336ed352788211.webp)
接下來,該怎麽辦呢? 就此停歇?停止通訊技術的發展?
顯然不會的。
我們雖然實作了空前緊密的人類聯結,但還遠遠沒有實作世界的聯結。
是的,這個世界,除了「人」,還有「物」。
這個「物」,既包括動物,也包括植物,還有所有沒有生命的物體。
人連線的目的,是為了資訊傳遞,例如情感溝通,資訊分享,社交連線。
![](https://img.jasve.com/2024-2/7d848a281304d4cd4141c6e5fab71dbd.webp)
物為什麽要連線呢?
因為人類需要更好地生存,更有效率地生產,而生產離不開工具。
從木棒石塊開始,到青銅鋼鐵,再到蒸汽機,再再到電腦。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工具,越來越發達的工具。
![](https://img.jasve.com/2024-2/082fa049f7dcedc36449d23e69317ca2.webp)
以前,沒有發達的工具和技術,一個人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搬一個石頭、捕獲一條魚。
今天,在發達工具和技術的幫助下,一個人的能量和效率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例如,只需要一個司機,就能駕駛一輛幾千噸重的火車。
![](https://img.jasve.com/2024-2/a44432ab34cab43ebdfb5a68751cd840.webp)
通訊工具也是工具,借助強大的通訊網絡,可以無限擴大人類的控制邊界。
人類能控制的已經不再是身邊的物體,而是遙遠的物體,或者龐大的系統。例如一個城市級的系統,甚至是一個國家級的系統。
物聯網 ,就是這樣的工具,幫助你連線和控制萬物。
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可以控制能想到的任何物體,我們會做些什麽?
我可以遠端集中管理公共基礎設施,例如所有的灑水噴頭,這樣能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我還可以設計研發智能耳釘,給女士們使用,監控身體健康的各項指標。
我甚至可以開一個無人船運公司,隨時隨地為使用者提供遠洋物流服務。
……
怎麽樣?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物聯網簡直開啟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
![](https://img.jasve.com/2024-2/8d997a5a263a156396e6d6e150d10920.webp)
世界上的人口加在一起,只有70多億。那麽,世界上的物體呢?加起來有多少?
世界上有多少路燈?
世界上有多少個網絡攝影機?
世界上有多少輛汽車?
世界上有多少只野生動物?
……
這是多麽龐大的體量?!物聯網的連線數,將達到人類連線數的成百上千倍!
有場景,就是有需求。
有需求,就是有市場。
有市場,就是有MONEY(錢)。
這,就是物聯網蘊藏的巨大價值和潛力。
為什麽物聯網突然「火」了?
如前文所說,物聯網並不是一個新概念。
1990年,就出現了第一台物聯網器材——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
1995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也曾提及物聯網
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的定義
……
迄今為止,二三十年都過去了。人們一直都在談論物聯網,一直在宣揚它的價值,但是,它也一直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境地。
為什麽呢?
不是因為需求不足,也不是因為資金不夠,而是因為技術沒有成熟。
過去,我們所說的物聯網,是 基於無線區域網路(WLAN)技術的物聯網 。物聯網終端,接入的是無路線由器或專門的閘道器器材。你家的網絡攝影機、門窗傳感器、智能燈,只能連線Wi-Fi,透過Wi-Fi進行控制,就和家裏的PC電腦一樣。
![](https://img.jasve.com/2024-2/cd1bdda21d585a3ddd4e722686f54145.webp)
Wi-Fi物聯網雖然方便,但是太耗電了。例如門窗傳感器,不到一周就要換電池。
所以慢慢有了Zigbee,有了藍芽(Bluetooth)。但是,功耗依然很高,電池依然不夠用。
![](https://img.jasve.com/2024-2/e8f97e591e7aa794bbcb7ebf8d926974.webp)
而且,它們的 傳送距離太短 了。例如藍芽,你房子稍微大一點,就沒有訊號了,連線中斷。
WLAN物聯網,家庭使用需求都無法滿足,更別說工業企業套用場景了——
放牧牲畜的時候,總不能只在50平方米範圍之內放吧?
監控井蓋的時候,總不能每個井蓋邊上都放WiFi路由器吧?
監控水表電表的時候,總不能三天兩頭去換電池吧?
所以,WLAN物聯網一直未能被市場所接受。
現在,以NB-IoT、LoRa為代表的「LPWAN」物聯網技術崛起了。
![](https://img.jasve.com/2024-2/25823234ee76c0133c4a3be98e1bb115.webp)
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廣域網路)物聯網技術,徹底解決了WLAN物聯網的問題。
以NB-IoT為例,它的優點如下:
成本是決定一項技術能否投入套用的一項關鍵指標。而目前,像NB-IoT這樣的技術,既擁有良好的效能參數,又擁有市場可以接受的低成本,已經具備了成熟套用的條件。
![](https://img.jasve.com/2024-2/310e384bbc35522720796e676b85e5ff.webp)
所以說,現在的物聯網,才是真正的物聯網。物聯網爆發的時代,萬物互聯的時代,真的到來了。
物聯網和5G的關系
5G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非常緊密。
與其說發展5G是為了滿足人類日常通訊的需求,更應該說,發展5G是為了物聯網。
5G的三大套用場景(eMBB、mMTC、uRLLC),其中有兩大,是物聯網場景。
eMBB
增強型移動寬頻,Enhance Mobile Broadband
人與人之間通訊,人類上網,主要用這個。
mMTC
海量物聯網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物聯網主要用這個。
uRLLC
低時延、高可靠通訊,Ultra Reliable &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主要用於智能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線的業務。
![](https://img.jasve.com/2024-2/ec87339fecf0c5ffc1bdf013fa87e9f1.webp)
請大家記住,技術是無法拯救行業的,只有需求和場景,才能做到這點。
十年前,是誰拯救了當時增長乏力的通訊行業?
不是3G,是iPhone。或者說,是人類的流動應用需求(看影片,玩網遊)。
![](https://img.jasve.com/2024-2/dec8ad79c98a9450b1479d284ed15390.webp)
現在,能夠拯救通訊行業的,也不會是5G,而是物聯網,還有它背後的需求。
需求帶來場景,場景帶來產品。顛覆性的產品,才能形成市場,才能拯救行業。
所以,準確來說,是物聯網需求召喚5G技術,5G技術支撐物聯網需求。
如果沒有需求的支撐,以5G那麽驚人的投資成本,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
![](https://img.jasve.com/2024-2/818ef1db2fe8d23c5ac7a1d504e7bb57.webp)
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智慧城市,工業4.0,這些才是5G存在的意義。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盲目追求技術指標和參數,寄希望於5G靠技術效能拯救行業,是不現實的。 物聯網領域的套用場景挖掘,以及物聯網套用的使用者體驗,才是真正需要關註的重點。
萬物互聯的時代已經到來,勢必會有更多優秀的企業崛起,也會有大量的人才需求。如果你厭倦了傳統通訊領域的衰退,請一定不要錯過這次寶貴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