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不用哈士奇當警犬?

2015-04-12知識

二哈並不二,是極其優秀的工作犬種,只是不適合在大部份地區作警犬用,這更多是由於其生活習性與生活環境的矛盾導致的。

作為「雪地三傻(哈士奇、阿拉斯加、薩摩耶)」的一員,哈士奇作為寒帶工作犬有著悠久的歷史。骨骼強壯、被毛厚重、紅肌比例大且耐性極強、咬合力驚人,喜好奔跑這些都是人們長期選擇出來的優良性狀。 作為長期選擇下來寒帶工作犬,哈士奇的服從性自然是極高的。

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心理學教授Stanley Coren與14名研究警衛犬與護衛狗的專家在 溫帶 對哈士奇的服從性進行了認定——絕大多數哈士奇有著中等程度的服從性以及智商,在適齡時進行15-20次的專業訓練即可對人類的指令產生基本的理解與執行,在犬與訓練者有2周接觸及系統化訓練後哈士奇能夠以50%的機率立即回應訓練者的指令。他們也認為,在接受長期、往復、耐心的訓練後,哈士奇在 適宜 的生境(Habitat,物種或物族群體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下,能夠發揮與目前歐美主流警犬(德牧)相同的工作效能,可見,哈士奇並不傻。

事實上,在與警犬選拔相關的犬的狩獵驅動性、占有欲評估、地面搜尋、性格評估、社會適應力、喚回響應性等專案中,除喚回響應性表現較差外,多數哈士奇能夠達標其他專案。中國警犬選拔分服從科目和使用科目,但是否有哈士奇參與篩選就不得而知。

既然哈士奇有著如此多符合警犬的優良特性,那為何不將其列為警犬呢?這就要從其習性說起。

作為冰天雪地裏與狼極其接近的犬種,哈士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犬種之一。原由東西伯利亞遊牧民族伊奴特喬克治族飼養的犬種,哈士奇最初是用來 集群 參與雪橇牽引、大型狩獵、引導馴鹿、守衛村莊等工作,能夠完美的適應西伯利亞那凍裂鋼鐵的極端嚴寒環境。如此環境下生長出來的哈士奇有著 喜好群居、如狼般擁有等級制度 等習性,也具有 犬中較強的領地意識 ,這般習性使得哈士奇更更適合與其他哈士奇們聚集一起,在無垠的雪地之類寒冷(對他而言是舒適)且廣闊的環境裏長距奔跑與嬉戲,這樣刻畫出來的肖像與警用犬只常在溫暖地區工作、對其他犬只相容性良好的需求互相矛盾,從秉性上,哈士奇是不適合做警犬的,但並不代表哈士奇不是極其優秀的工作犬。

哈士奇之所以被冠以「二」的帽子,多因為其所謂的「服從性差」,常體現在撒手就沒、見墻就拆、逢物就咬三項,這是大多數家養哈士奇不適應現生境的結果。「撒手就沒」是因為運動量嚴重不足(奔跑一小時?那叫熱身!),「見墻就拆」、「逢物就咬」是典型的犬類分離焦慮與環境焦慮(犬類與其他同類分開/與適宜生境分開而導致的焦慮、不安、狂躁,是明確的犬類心理疾病)癥狀(常見犬類頻繁刨地、肆意破壞、食欲降低)。

胸中有寒冬北境的草莽漢子囿於一室之內,其憤懣大抵如是吧。

所以別再問為什麽夏天冰箱門沒關好就會長哈士奇

其次,哈士奇性情多變,在我看來也是阻礙其成為警犬的客觀因素之一。 哈士奇性情分化明顯,有些個體極其溫順,而有些個體極其兇悍,這樣的性情分化使得如果以哈士奇作為警犬後備犬,相對采用德牧等性格穩定的犬只,後備犬選拔工作量將會變得更加龐大,消耗的財力、人力、物力、時間也更多,這可是對納稅人的不負責(嘬茶)。

值得一提的是,實踐上來說德牧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表現得越來越中庸,興奮性不如馬犬,積極性不如史賓格,撲咬能力不如羅威納,之所以還存在是因為差不多什麽它都能會一點,適用範圍更廣。

1925年,致命的白喉傳染病肆虐阿拉斯加的諾姆鎮,存有救命血清的城市離這個小鎮千裏之遠,一群哈士奇拖著雪橇穿越猛烈的暴風雪狂奔五天半將救命血清運送到這個小鎮,紐約中央公園至今樹立著雪橇隊領頭犬貝爾托的紀念碑。

雪橇隊合影
貝爾托雕像

最後,安利一部有關哈士奇與人類互幫互助的電影【南極大冒險】。

還有一部有愛的狗狗科普短片。

知名遊戲紅色警戒中,蘇軍軍犬即為西伯利亞哈士奇,其在寒帶地區兇悍可見一斑

你們的贊與關註是我繼續在知乎分享知識的動力

(๑•̀ㅂ•́) ✧

最近釋出的一個有關北極狐的小回答,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還有一個最近復習【萬物簡史】再次感動我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