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肖申克的救贖】好看在哪裏?

2015-04-12知識

【肖申克的救贖】被稱為電影史上的第一,永遠的豐碑,無冕之王,雖然在角逐奧斯卡時輸給了【阿甘正傳】,但好的事物從來不需要其他的光環。

這部電影我看了最少5遍,感覺越看越好看,把人的本性演繹的淋漓盡致。

這幾天,又重溫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偉大的作品又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示。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影片透過 安迪、瑞德、老布 三個不同層面人物的命運反映了信念的能量有多強大,這種信念,叫做希望。

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我想這就是影片的點睛之筆。故事的主人公安迪被指控謀殺罪,受冤入獄。然而,這並沒有使他喪失活下去的勇氣,安迪依然保持平時的鎮靜、理性、文質彬彬,衣服依然得體,幹凈整潔,手指依然幹凈,甚至臉上依然洋溢著那份希望的光彩,毫無麻木呆滯的神情,仿佛他不是在監獄服刑,而是在度假。

不僅如此,他還擴大了圖書館的規模,增加圖書種類,引進等級考試,讓獄友們可以聽CD,看書,學習文化知識,讓這個本來孤寂聊賴的監獄有了一點點樂趣,更重要的是,安迪讓他的朋友們體會到了那種久違的、珍貴的、自由。當安迪爬出充滿惡臭的500碼遠的下水道,在雨中張開雙臂擁抱自由的時候,我的心仿佛被刺了一下,在那一刻,我竟然笑了。

影片大部份以瑞德的口吻來講述,他是安迪的好友,監獄裏的百事通,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他懂得,在監獄裏,應該以什麽姿態才能好好的在監獄裏活下去。正因為如此,才和安迪成為了好友,當安迪要他幫忙弄一把鶴嘴鋤的時候,瑞德笑稱,如果用這把鋤頭挖洞出去,那估計要600年。然而,安迪用了不到20年就挖出去了。

當瑞德違反假釋條例不顧一切去找安迪的時候,瑞德心情是激動而急切的。「 我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激動,以至於不能靜靜的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那些獲得自由即將踏上新征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千山萬水握住朋友的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夢中的一樣,我希望。。。 」正因為安迪給了瑞德希望的信念,才使得他找到了自我,重新燃起來了對自由的向往,這便是希望的力量吧。

瑞德說:「 監獄裏的高墻實在很有趣,起初你痛恨周圍的圍墻,慢慢的,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 」。深刻踐行這一定律的人是老布。他是監獄的圖書管理員,在肖申克監獄服刑50年,可以說,他的生命幾乎都在肖申克度過,這個被深度體制化的人,在得知自己被假釋後,非但沒有開心,反而擔驚受怕,焦慮惶恐,所以老布希望重新獲得罪名以便繼續留在監獄,於是他挾持了獄友,但被安迪調解了。 最後老布因為不能適應外面的生活,選擇了上吊自殺,多麽的悲哀。

為什麽是救贖?救贖的含義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肖申克的救贖】中「救贖」兩個字的含義,看完影片後,我慢慢咀嚼,思路漸漸清晰了,我想我明白一些含義了。

影片中透過老布的自殺,襯托著這些被體制化的人的命運,「 要麽忙著生,要麽忙著死 」。這些被體制化了的囚犯,已經習慣了高墻,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唯一價值。他們害怕外面的世界,害怕沒有高墻的日子。 一旦離開了高墻,雖然身體恢復了自由,但靈魂卻承受著烈火的炙烤,唯有結束生命或者重回監獄,才能讓卑微的靈魂得到解脫。

很不幸,瑞德就是這樣一個被體制化的人,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安迪,讓他看到希望是多麽美好的事物。正是希望使得瑞德的信念猶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瑞德的靈魂逐漸擺脫了束縛,才明白自由的可貴之處。

大家想想,如果瑞德沒有遇到安迪,他的命運要麽和老布一般,選擇上吊自殺,要麽選擇違反假釋條例,重回監獄,然後老死在監獄,但在我看來,瑞德的選擇和老布一樣,選擇自殺,因為這些被深度體制化的人已經被改造,他們只能選擇自殺。

而只有一件事阻止了瑞德,那就是對安迪的承諾。安迪為什麽要瑞德幫忙?他正是看到了老布這類被體制化人的命運,他是在救瑞德,不想看到他和老布一樣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人生還有很長的路,外面還有很多精彩的事物,這就是救贖的含義。

肖申克監獄脫離了社會自成一系,儼然是個小社會。如果將肖申克監獄放大至現實社會,那麽我會是誰?安迪?瑞德?或者老布?而你們呢?你們會是誰?

目前創作重心已轉移到公號「小鳴日記」,主講成長和迷茫,內容真實接地氣,大家順著網線就能找到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