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高考究竟難在哪裏?

2015-04-11知識

如果一個人想清楚了學習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兒,那麽高考可以簡單到荒唐。

去年上半年我在高中母校做了系列講座。期間,跟學校裏高三年級成績最好的二十名學生有過一對一的談話交流。這二十個學生,是這所重點中學高三年級二十多個班裏面選拔出來的。其中有位女生,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優異。在我看來,她完全有潛力考入清北。

跟她聊學習方法的時候,我問她,做錯的題目再做準確度熟練度如何。她表示遲疑。我說,趕進度可以理解,可是,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做過的題目,一模一樣的題目出現在考試中,你能不能快速準確的做出來?

按照我的術語來說,問題是這樣的:你寫在筆記本(進步本)上的題目,如果重做,正確率能有多高?雖然高考不大可能出現一模一樣的題目,但是,如果一模一樣的題目竟然做不出來,可想而知,如果稍有變化,勝算就更低了。

她回答說,寫在本子上的題目,如果重做正確率大約是百分之八十。我說,按照推理,這就意味著,高考試卷上如果出的題目全都是你做過的,那麽你的正確率也大約是百分之八十。如果,各個題目稍有變動,你的正確率很可能會低於百分之八十了(因為有可能,某些題目會變動的更簡單)。

但是,顯然,這並不是你追求的。那麽,百分之八十的正確率是怎麽造成的?你還沒有認識到,遺忘的力量有多強大。雖然,你們都按照我的要求記住了遺忘曲線和其中的關鍵數碼,可是,你們尚未理解。

她沈默了一下,然後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她說,她的班主任物理老師,有一次讓她到黑板上講一道物理題目。這是一道此前試題裏的題目,雖然比較難,但是弄明白了,她也在黑板上講明白了。

我插了一句話:Learning by teaching.教是最好的學,挺好。

她繼續說,後來有一次考試,竟然再次出現一模一樣的題目。她看到題目的時候,立刻很興奮。然後,很快就變得很懊惱。

興奮的原因是,她清晰的記得她曾經在黑板上給大家講過這道題。懊惱的是,她只記得自己曾經在黑板講過這道題。解題思路,已經想不起來了。

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 高考究竟難不難,究竟難在哪裏?

比如說,高考數學考到140分以上,是不是感覺很難?

我們換個問題,高中數學第一章考到滿分,難不難?好像沒那麽難了。

第一步,基本概念

比如說,第一章的基本定義,你都能精準的默寫下來,這個不難做到。只要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做到。定義清晰有什麽用呢?首先,許多題目直接考察對定義的理解。別說高考、就是考研,就是企業入職面試,許多題目都是考察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其次,許多題目的解題思路就是來自基本定義。定義定義,定下來才有意義。總之,搞定定義,你馬上就會豁然開朗。

最後拿出一張白紙,從頭開始把第一章的所有定義都默寫出來,畫成概念圖。這是你一定能做到的。做完之後,你會神清氣爽。

第二步,例題

其次,第一章的例題是不是有限的?當然有限。第一章總共也沒有多少頁。這些例題獨立做出來,能不能做到?當然能。只要智力正常的人,多做幾遍就熟練了。最後給自己來個大檢測。蓋住答案,一題,一題做下來,完全獨立做出來算過關。

第三步,層層遞進刷題

第一章的題型是不是有限的?當然是有限的。那麽第一章的題型有二十種嗎?肯定沒有。有十種嗎?也沒有。這就意味著,你只要完全掌握不到十種的題型,就能覆蓋整個第一章。

你能不能在大腦裏把第一章的所有的典型題型都梳理清楚呢?當然能。對著參考書先把筆記寫清楚,所有題型整理一遍。然後閉著眼睛,想清楚。

然後專門刷第一章的題目。一本一本參考書刷題,刷專題。所有的錯題必須整理一遍,再做的時候確保作對。如果還出錯,那就再做一遍。直到把第一章的題目做到100%的正確率。

其實,等你刷到90%的正確率的時候,你對學習的感覺已經變了。你真正體會到了掌握知識是什麽樣的感覺。你的信心是以前的N倍。

然後,第2章、第3章,以此類推。你會發現,高中數學真正的難題沒有多少,近乎沒有。

各個科目都是如此。

再說說英語。

我的母校,重點高中,高三年級二十一個班裏,我與最好的那個班有過深度交流。期間,我問,有多少人拿下了高考必備的3500單詞?結果,沒幾個人能做到。

背單詞困難嗎?當然難,難就難在背了忘,忘了背,背著背著就思維混亂然後不了了之了。

可是換個角度想,就會非常簡單。

把單詞表裏所有不熟練的單詞整理出來,一個一個捲動著往下背。

比如,第一個單詞背完了,能默寫出來。然後第二個,第二個能默寫出來之後。從頭開始,直到兩個單詞都默寫成功,開始第三個單詞。第三個單詞默寫出來之後,然後,第一至第三個都默寫出來之後,再開始第四個單詞。以此類推。

等你背到第二十的單詞的時候,那第一個單詞,你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了,所以也不必重復默寫了。這樣捲動下去,很快,你就把3500單詞窮盡了。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你具備了百分之一的學習能力了。也就是一百個人裏面,你的學習能力最強!你能在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不亂,穩步前進。

當然,英語只是背單詞還不行,還得能閱讀理解、能寫作,而且要寫的漂亮。

辦法就是背文章。

同樣的方法背下20篇文章,不難做到。這20篇文章必須是好文章,是地道的英語。大腦裏有清晰的20篇文章的篇章結構、有各種各樣標準的句式,那麽你的作文是千裏挑一的標準。閱卷老師看到你的卷子會感動的。因為,幾乎所有人的作文都是在創造語言,各種各樣奇葩的句子,而一千個人裏面,唯獨你的作文裏每句話都是地道的英語。他當然會感動,他不得不給你高分。

有了單詞基礎,做熟練了10套真題,我考研的時候英語專業課考到了本專業第一名。

對於高中英語也是同樣的道理。

把上面這些內容想明白了,認認真真嘗試一周。你會發現,高考,以及學習本身,都是簡單到荒唐的事情。

高考難,難在重壓之下各種思維混亂和心理崩潰,一旦看透、做到位,就簡單了。

一切學習階段學習困難在根本上是元認知能力沒有得到有效訓練造成的。所謂元認知,就是對自己思維進行思維的能力。

事實上,只要稍加訓練,一個人的元認知能力就會有明顯提高。

例如,Nancy Perry對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進行研究發現,僅僅問學生兩個問題就能幫助他們發展元認知能力。這兩個問題是:「今天,你作為一個讀者/作者,你覺得自己學到了什麽?」「你一遍又一遍地做,學到了什麽?」當老師在班上定期問這些問題時,即使低年級的學生也會顯示出相當老練的元認知理解和行為(Perry et al. 2000)。

對於有上進心的人而言,這兩個問題不必等著老師問,自己問自己就行了。而事實上,絕大多數成年人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所以,看起來學習很努力、很勤奮,做了好多筆記,記了很多單詞,讀了許多書,做了許多題目,但是並沒有學到什麽。

一個最簡單的元認知策略稱為KWL。

(1)K(Known):關於這個科目,我已經知道了什麽?

(2)W(What):我想知道什麽?

(3)L(Learned):在閱讀、背誦、或者刷題的間歇,問自己,我究竟學到了什麽?

如果一個人在學習行程中,始終能夠對這三個問題給出清晰的回答,那麽,這個人一定是高手。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

參考文獻:

[美]安妮塔.伍爾福克(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學(第12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P246-247

評論區精選:

檸檬太酸了

和我的學習方法很像啊,感覺自己受到了認可,很開心。我對基本概念的要求是一定要很清楚的明白它是什麽,它的作用和目的是什麽,然後開始做專題,在做題的過程中用問題與答案之間的關系對比著相應的概念總結規律,進一步的深入理解這個知識,並明白這個知識怎麽去用,直到100%的正確率,才能算我掌握了這個概念,或者說是規律。

專業搓澡師傅

很贊同,去年我高四讀書的時候,最後四個月基本上就和這個思路差不多,進步了二百多分。

大魚小魚與魚魚5

剛看了個開頭 第二遍正確率80%?那第一遍豈不是不到80%?750分連600都考不到?這是有潛力沖清華北大?

核聚 (作者) 回復大魚小魚與魚魚

筆記裏的題目是她做錯了或者不會做弄懂了的題,是難題。
她的模考分數當時已經680多了。

吳攸然

我從小數學就很差,但是最後我高考數學140多分。因為後來我就抓住一點,保證正確率。不會做我不做,只要會做我一定要做對。到最後高考的時候一直做到最後一題。出來一對答案,就錯了一道,分數出來,果然140多。

社會你彬哥

我覺得數學考試是最簡單的一門,因為只需要刷題,而且這也是一門有成就感和最容易愛上的學科 ,如果你有試過那種做好久做出來的感覺的話。我放下寫語文作文的筆和放下做完我所有數學會做的題目的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是數學的美麗。(高考146 大一微積分澀澀發抖95)希望能給你們幫助。因為數學真的很容易喜歡上。[害羞][害羞][害羞]

————————————————————

我微信公號——核聚(hejupai),回復「英語」,你會收到20篇極品英文。

核聚: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如果可以,怎樣做?


顛覆認知,圓夢清華

精神緊繃長期莫名焦慮之後,我就這麽考上了北大

核聚:怎樣擁有學霸那種一學就是十幾個小時的精力?

核聚:怎樣才能從英語很糟糕的人變成英語很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