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日常家庭能種植的比較常見的藥用植物有哪些?

2015-08-28知識

羊駝

邀。

多圖預警!多圖預警!沒有WiFi者請在有WiFi者指導下觀看!

以下藥用植物分類較為主觀化,讓大家看得條理比較清楚一點。

以下植物幾乎適合所有家庭類別種植,陽台室內庭院別墅性均有所涉及。

@遊先生

指正若幹圖文不符的情況,已進行修改。

一,城市園林常見型家養藥用植物

1.蘇鐵

種子含油和豐富的澱粉,微有毒,供食用和藥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

葉:收斂止血,解毒止痛。用於各種出血,胃炎,胃潰瘍,高血壓,神經痛,閉經,癌癥。

花:理氣止痛,益腎固精。用於胃痛,遺精,白帶,痛經。

種子:平肝,降血壓。用於高血壓。

根:祛風活絡,補腎。用於肺結核咯血,腎虛牙痛,腰痛,白帶,風濕關節麻木疼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葉、花1~2兩;種子、根3~5錢。

註意

蘇鐵種子和莖頂部樹心有毒,用時宜慎。

2.山茶花

涼血止血;散瘀;消瘀腫。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帶下;燙傷;跌撲損傷。用於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燒燙傷,創傷出血。

3.芙蓉

芙蓉花有清熱涼血、消腫排膿等功效,適用於瘡癰、乳癰及肺熱咳嗽、肺癰等病癥;又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崩漏,常與蓮蓬殼配合約用。芙蓉葉與花的功用相似,一般常作外用,能消腫定痛,適用於熱癤、疔瘡、癰腫、水火燙傷及臀部註射針劑後引起的腫塊不消等癥。

芙蓉花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喜陽光,適應力較強。是深秋主要的觀花樹種。芙蓉用途較廣,樹皮纖維可搓繩、織布;根、花、葉均可入藥,外敷有消腫解毒之效。

4.菖蒲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藥。

根狀莖(白菖蒲):苦、辛,溫。化痰,開竅,健脾,利濕。用於癲癇,驚悸健忘,神誌不清,濕滯痞脹,泄瀉痢疾,風濕疼痛,癰腫疥瘡。

菖蒲其花、莖香味濃郁,具有開竅、祛痰、散風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強身健體。歷代中醫典籍均把菖蒲根莖作為益智寬胸、聰耳明目、祛濕解毒之藥。

二,觀賞型家養藥用植物

5.山茱萸

本種(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藥,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

6.胡頹子

種子、葉和根可入藥。種子可止瀉,葉治肺虛短氣,根治吐血及煎湯洗瘡疥有一定療效。果實味甜,可生食。


另據(【中國中藥資源誌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補充,果實:酸、澀,平。消食止痢。用於泄瀉,痢疾,食欲不振。 根:酸,平。祛風利濕,消積利咽,止咳止血。用於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風濕關節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帶下病,跌打損傷。 葉:微苦、酸,平。止咳平喘。用於咳嗽,哮喘。

7.老鴉柿

根或枝:苦、澀,平。活血利肝。用於肝硬化,黃疸,骨癆,跌打損傷。

8.金櫻子

果實:甘、澀,平。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病,久瀉久痢。 根:甘、淡、澀,平。活血止血,收斂解毒。 葉:苦,平。解毒消腫。

9.山楂

果實:酸、甘,微溫。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用於肉食積滯,脘腹痞滿,血瘀,產後腹痛,惡露不盡。

10.木瓜


常見栽培供觀賞,果實味澀,水煮或浸漬糖液中供食用,入藥有解酒、去痰、順氣、止痢之效。

就中醫學而言,木瓜的果實:酸、澀,溫。和脾斂肺,平肝舒筋,清暑消毒,祛風濕。用於吐瀉腹痛,風濕關節痛,腰膝酸痛。

11.紫金牛(上海江浙一帶叫老勿大)

全株及根供藥用,治肺結核、咯血、咳嗽、慢性氣管炎效果很好;亦治跌打風濕、黃膽肝炎、睪丸炎、白帶、閉經、尿路感染等癥,為中國民間常用的中草藥,也是常見的花卉。

三,芬香型家養藥用植物

12.茉莉花

根:苦,溫。有毒。麻醉,止痛。用於跌損筋骨,齲齒,頭痛,失眠。 葉:辛,涼。清熱解表。用於外感發熱,腹脹瀉瀉。 花:辛、甘,溫。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用於下痢腹痛,目赤紅腫,瘡毒。

13.玉蘭

花蕾(辛夷):辛,溫。通竅,祛風散寒。用於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頭痛。

14.桂花

樹皮、葉(豆瓣香):甘,平。清熱解毒,止血生肌。 用於咳嗽痰喘;外用於骨折,外傷出血,扭傷痛。

15 玫瑰花

花蕾(玫瑰花):甘、微苦,溫。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於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打傷痛。除了藥用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其鮮花可以蒸制芳香油,油的主要成分為左旋香芳醇,含量最高可達千分之六,供食用及化妝品用,花瓣可以制餅餡、玫瑰酒、玫瑰糖漿,幹制後可以泡茶。


16.荷花

根莖節(藕節):甘、澀,平。止血,散瘀。葉基部(荷葉蒂):苦,平。清暑祛濕,止血,安胎。葉(荷葉):苦、澀,平。解暑清熱,升發清陽,散瘀止血。花蕾(蓮花):苦,甘,涼。清熱,散瘀止血。花托(蓮房):苦、澀,溫。化瘀止血。雄蕊(蓮須):甘、澀、平。固腎澀精。種子(蓮子):甘、澀,平。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幼葉及胚根(蓮子心):苦,寒。清心安神,交通心腎,澀精止血。

四,果蔬型家養藥用植物 適合別墅庭院和家庭陽台

17.枇杷

葉(枇杷葉):苦,微寒。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於咳嗽痰喘,多痰,嘔吐。 果實:用於發熱。

18.菠菜

帶根全草:甘,涼。滋陰平肝,止咳,潤腸。用於頭痛,目眩,風火赤眼,消渴,便秘。果實:微辛、甜,微溫。祛風明目,開通關竅,利胃腸。

19.茼蒿(艾菜)

幼年期圖片

成熟期圖片

全草(茼蒿菊):辛、甘,平。和脾胃,通便,消痰飲,清熱養心,潤肺祛痰。

20.沙棘

果實(沙棘):酸、澀,溫。化痰止咳,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打損傷瘀腫,瘀血經閉。

21.杏

種子(苦杏仁):苦,微溫。有小毒。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22.梅

根皮:用於挫傷,腰脅痛,胃痛,頭痛。

23.無花果

果實(無花果):甘,平。健胃清腸,消腫解毒。用於泄瀉,痢疾,便秘,痔瘡,咽喉痛,癰腫,癌腫。根、葉:淡、澀,平。散瘀消腫,止瀉。用於泄瀉;外用於癰腫。(新鮮幼果及鮮葉治痔療效良好。)

五,室外庭院型藥用植物

24,銀杏

種子(白果):甘、苦、澀,平。有毒。斂肺氣,定喘咳,止帶濁,縮小便。用於哮喘,痰咳,淋證,尿頻。葉(銀杏葉):苦、甘,平。益氣斂肺,化濕止瀉。用於胸悶心痛,心悸怔忡,帶下病,咳嗽痰喘,瀉痢。根或根皮:甘,平。益氣補虛。用於帶下病,遺精。樹皮:外用於牛皮癬。

25.香樟

木材(樟木):辛,溫。祛風濕,行血氣,利關節。用於跌打損傷,痛風,心腹脹痛,腳氣,疥癬。全株提制的結晶(樟腦):辛,熱。通竅,殺蟲,止痛,辟穢。用於心腹脹痛,跌打損傷,瘡瘍疥癬。更重要的是,香樟樹散發芳香性揮發油,幫助人們祛風濕、止疼痛,促使胃部舒適。

26.松

松柏散發的氣味能使人舒筋活絡、溫中行氣。對結核病等細菌有防治作用。

27.厚樸

樹皮、根皮(厚樸):辛,溫。溫中下氣,化濕行滯。用於胸腹脹痛,食積氣滯,泄瀉,痢疾,氣逆喘咳。花(厚樸花):甘、微苦,溫。寬中理氣,開郁化濕。用於胸脘脹悶。果實(厚樸實):用於感冒咳嗽,胸悶。

六,中草藥型家養藥用( 註意:中草藥並非沒有毒副作用,請遵醫囑服用

28.蘆薈

傣族醫學用於胃痛,燙傷,民間也作草藥用,有通便、催經和涼血止痛的作用。

29.梔子花

果實(梔子):苦,寒。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利尿,散瘀。用於熱病高燒,心煩不眠,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衄,吐血,目赤紅腫,瘡瘍腫毒,黃疸,痢疾,流腦,腎炎水腫,尿血;外用於外傷出血,扭挫傷。 根(梔子根):苦,寒。清熱涼血,解毒。用於風火牙痛,黃疸,吐血,淋證,癰瘡腫痛。 葉(梔子葉):苦、澀,寒。消腫解毒。用於跌打損傷。 花(梔子花):苦,寒。清熱,滲濕,涼血。用於傷風,肺熱咳嗽,鼻衄。

30.夏枯草

帶花的果穗(夏枯草):辛、苦,寒。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癰腫痛,乳腺增生癥,高血壓癥。 夏枯草制成的煎膏(夏枯草膏):甜、微澀。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用於頭痛眩暈,瘰癧,癭瘤,乳癰腫痛,乳腺增生癥,高血壓癥。

31.射幹

根狀莖藥用,味苦、性寒、微毒。能清熱解毒、散結消炎、消腫止痛、止咳化痰,用於治療扁桃腺炎及腰痛等癥。

32.萱草



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用於腮腺炎,黃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經不調,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

33.石蒜

鱗莖(石蒜):辛,溫。有小毒。解毒,祛痰,利尿,催吐。用於咽喉腫痛,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瘡毒,瘰癧,咳嗽痰喘,食物中毒。

34.麥冬

塊根(麥冬):甘、微苦,微寒。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用於肺燥幹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

35.桔梗(鈴當花)

根(桔梗):苦、辛,微溫。宣肺,散寒,祛痰,排膿。用於外感咳嗽,咳痰不爽,咽喉痛,胸悶腹脹,肺癰。

36.夾竹桃

葉(夾竹桃):辛、苦、澀,溫。有毒。強心利尿,祛痰殺蟲。用於心力衰竭,癲癇;外用於甲溝炎,斑禿,殺蠅。 全株:有毒。 強心,利尿,發汗,祛痰,散瘀,止痛,解毒,透疹。用於哮喘,羊癲癇,心力衰竭;殺蠅,滅孑孓。

37.野菊花

花序(野菊花):苦、辛,涼。清熱解毒,疏肝明目,降血壓。用於感冒,高血壓癥,肝炎,泄瀉,癰癤疔瘡,毒蛇咬傷,防治流腦,預防時行感冒。 根、全草(野菊):苦、辛,涼。清熱解毒。用於癰腫,疔瘡,目赤,瘰癧,天皰瘡,濕疹。

38.金銀花(忍冬)

莖葉(忍冬藤):甘,涼。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用於咽喉痛,時行感冒,風濕關節痛,風熱咳喘,痄腮,癮疹,疔瘡腫毒。花蕾(金銀花):甘,涼。清熱,解毒。用於咽喉痛,時行感冒,乳蛾,乳癰,腸癰,癰癤膿腫,丹毒,外傷感染,帶下病。 果實(銀花子):苦、澀,涼。清熱涼血,化濕熱。用於腸風,泄瀉。

39.曼陀羅(洋金花)

全株有毒! 含莨菪堿,藥用,有鎮痙、鎮靜、鎮痛、麻醉的功能。

40.薄荷,又名南薄荷、夜息香(山東),野仁丹草、見腫消(江蘇),水薄荷、水益母、接骨草(雲南昆明),水薄荷(雲南),土薄荷、魚香草、香薷草(四川)

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藥,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皮膚風疹搔癢,麻疹不透等癥,此外對癰、疽、疥、癬、漆瘡亦有效。

41.芍藥

根: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用於血虛肝旺頭暈、頭痛,痢疾,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病,腸癰,腹痛,手足拘攣疼痛。

42.水仙花

鱗莖(水仙根):苦、微辛,寒。有小毒。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於魚骨鯁喉;外用於癰腫瘡毒,痄腮,蟲咬。 花(水仙花):祛風除熱,活血調經。用於月經不調。


43.虎耳草,又名石荷葉(本草綱目),金線吊芙蓉、老虎耳(生草藥性備要),天荷葉、金絲荷葉(現代實用中藥),絲棉吊梅(中國藥用植物誌),耳朵草(閩東本草),通耳草(陜西漢中、武都),天青地紅(雲南文山)


全草(虎耳草):微苦,寒。有小毒。清熱涼血,消腫解毒。用於中耳炎,小兒驚風,肺癰,咳嗽,咳血,風火牙痛,瘰癧,凍瘡,濕疹、皮膚瘙癢,癰腫疔毒,蜂蠍螫傷。

44.垂盆草,又名 豆瓣菜、狗牙瓣、石頭菜、佛甲草(秦嶺植物誌),爬景天(北京植物誌),臥莖景天(東北植物檢索表),火連草、豆瓣子菜、金錢掛、水馬齒莧、野馬齒莧(改訂植物名匯),匍行景天(經濟植物手冊),狗牙草(湖北植物誌)

全草:甘、微酸、涼。清熱解毒,消腫排膿,退黃。用於咽喉痛,口瘡,黃疸,痢疾;外用於燒、燙傷,癰瘡疔毒,纏腰火丹,蛇咬傷。

45.最後來個壓軸吧,仙人掌




科研人員發現 仙人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非常顯著 據說 美洲印第安人一向用它來治療牙

痛 產痛 胸痛 風濕 失眠 皮膚病 以及感冒 熱病等

近年來又發現了它的一些治病新用途

急性乳腺炎 取新鮮仙人掌或仙人球適量 除去表面的刺和絨毛 洗凈 搗爛敷於紅腫處 以紗布覆蓋

膠布固定 每天換藥數次 以保持濕潤為度;

化膿性中耳炎 仙人掌(去皮) 蒲公英各等份 洗凈後搗爛取汁 滴入耳內 每次 2 4 滴 每天 2 3

次 該方對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有良效 一般約需用藥3 5 天 具有不錯的抗菌消炎和清熱解毒效果;

流行性腮腺炎 將仙人掌( 去皮 洗凈) 適量搗爛 加入鴨蛋清少許 充分調和均勻 裝瓶密封備用

治療時 將藥糊攤於厚的消毒紗布上敷患處 每天換藥1 次。


如果有機會再補充,也歡迎大家增加家庭藥用植物名單。



參考文獻
1.山茶花的功效與作用
2.中國植物物種資訊數據庫 首頁
3.http:// photo.cvh.org.cn/zhiwuz hi/list.asp?pgno=5&
4.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5.【中國中藥資源誌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6.【中國民族藥誌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7.本刊編輯部.仙人掌的新用途.醫藥常識.2007.8

8.劉洋.藥用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套用,【浙江林業】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