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中國為何仍屬於發展中國家?

2015-05-17知識

看來目前的回答者都沒有什麽參與國際談判的經歷,思路完全是錯的。

==========================五月二十三日 補充===========

感覺有還是有很多同學不理解,評論區的

@易天

同學總結的很好,貼一貼他得評論吧:

「第一,答主並沒有否認中國當前人均gdp水平較低的事實。第二,如果按照GDP總量這一標準,中國將不得不成為已開發國家,承擔各種不應有的義務,而中國目前爭取的就是不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判斷。第三,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麽樣的,和中國經濟在國際上被認定為是怎麽樣的,這是兩件事情。 討論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麽樣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國際認定標準,也不應該在討論認定標準的時候去辯論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麽樣。 第四,與普通道德習俗責任不同,不能將國際政治中的問題,簡化為騙貧困輔助金的大學生。」

看懂了這四條再噴(尤其是黑體字),謝謝。

===========================五月十七日晚 補充===========

感覺很多知友沒有get到我的點,覺得我答非所問了,那麽我再來詳細解釋一下吧。

為什麽我說目前的思路都是錯的,因為其他所有答案的思路都是,在IMF或者聯合國,有一個既定得公式,算GDP也好算什麽發展指數也好,總之每個國家經濟數據代入,過了線就是已開發國家,沒過線就是發展中國家。然後就開始介紹這些公式是怎麽樣得。

但更重要得問題是,這些公式是怎麽來的?

事實上,這些公式講到底都是各大國政治力量角逐的結果,也就是說,我中國一定要作發展中國家,你imf就一定弄出一個index說明我是發展中國家,至於這個index怎麽算,是你們旗下經濟學家的事情。

所以是先定義一個國家是不是發展中國家(政治力量的角逐),再去透過所謂得各種index證明。

所以現在大部份答案講到底都是本末倒置的。

已開發國家中有不少偽已開發國家也就是因為自身政治力量不夠結果在計算中被「意外」歸類到已開發國家中,例如歐洲的捷克冰島,亞洲的南韓,這些國家根本不具備已開發國家的實力而需要履行已開發國家的責任,這才是真正的弱國無外交的體現。

而中國目前和BRIC四國,俄羅斯,墨西哥,中東石油國家站在發展中國家的第一梯隊,但事實上,論中國得經濟實力和以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都是遠超過其余發展中國家。不是我要五毛,但請各位也要認清這個事實,占有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國本來就應該是地球上最大的經濟體。

================================================================

好了,現在可以解釋為什麽中國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而存在了。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在國際事務上,到底是以已開發國家的身份好,還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好?

當然是後者。

我現在所處的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我的另一個答案中提到過國際信件的終端費,也就是說一封信件從法國寄到中國,法國郵政要付給中國郵政的資費。這個資費的確定,是基於聯合國下屬萬國郵聯所設定的資費框架。

在這個資費框架中,中國由於是 發展中國家 ,自動被歸入了低資費國家,而法國則作為已開發國家,自動被歸入高資費國家,而發展中國家由於預設經濟水平較差,所以只需要支付低資費給法國,而相反,法國郵政因為預設高資費國家,則需要一視同仁的向所有國家支付高資費。簡單來說,中國郵政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沒錢,只能付你一塊五,但你們法國郵政是已開發國家,有的是錢,應該付我們2塊。

然而事實上,中國郵政在體量上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法國郵政。這個不平衡的資費其實完全是不合理的,也是中國郵政 享受發展中國家這個身份的結果

這樣的例子不甚列舉。國際事務中,「哭窮」是非常常見的。因為更大經濟實力則意味著更大的責任,相反的,「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則在往往在國際事務中 帶來各種便利以及優惠 。這種便利可以是指在某些標準上,對已開發國家的要求要高於發展中國家(例如在題目中提到的環保方面,已開發國家有義務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更綠色得發展)。在國際信件行業,已開發國家的郵政每年要將收入的一部份提出,然後援助給發展中國家郵政用以加強發展中國家郵政的建設,而中國郵政則作為發展中國家郵政,一直是作為 受援方 的存在(而這些援助在中國郵政巨大體量面前簡直就是浮雲)。

現在中國面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何時變成已開發國家的問題,而是如何才能更晚的變成已開發國家,更長時間的享受發展中國家身份,因為目前來看,這個身份帶給中國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回復一些評論區的疑問==========

1,類比貧困縣。

這個類比乍一看是對的,但事實上忽視了問題的關鍵:貧困縣是怎麽定得?貧困縣的認定往往和縣內本身的經濟實力無關,那麽造成這樣一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麽?很多同學提到了裝窮,言下之意就是貧困縣透過某種粉飾的手段使得自己被認為是貧困縣。這個邏輯套用在我的答案上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並沒有粉飾自己的經濟實力,經濟實力本身也是沒有辦法「裝窮」的。中國得做法,是以自己在國際間話語權為基礎, 改變了遊戲規則 ,當然,制定遊戲規則的過程中,也一定有其他盟友的幫助,比如被同樣認定為發展中國家的俄羅斯。回過來看貧困縣,貧困縣本身並不具有改變整個遊戲規則的能力,怎樣認定貧困縣仍是上層建築決定好的,富縣要使自己被認定為貧困縣,只有透過粉飾該縣的經濟數據,或者靈活利用規則的漏洞。

2,人均vs總量

很多同學提到了要看人均,人均才是經濟實力的最好體現,我忽略了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事實。

好了,問題回來了,什麽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各位知友你們是怎麽認定一個國家為發展中國家的?

盧森堡今天想做發展中國家,他到談判桌上說,我覺得我們盧森堡其實是發展中國家,讓我們這一個彈丸之國去援助天朝綠色發展太不靠譜了。而且,我覺得你們用人均gdp來定義綜合國力是不合理的,不應該忽視經濟總量本身巨大得影響力。

反過來說,波蘭被認定發展中國家,覺得很不開心,說我們明明沒很窮啊,其實我們人均gdp還可以的,排名46位,遠在中國之前。還有憑什麽排名43的葡萄牙是已開發國家,我們不是?

你們覺得這種提議有人會care一下盧森堡或者波蘭嘛?

綜合國力的認定本身就是主觀的,幾十年前環境保護沒人care,七幾年石油危機之後突然意識到,哦,一個國家是不是綠色也是國力的一種體現。

認為人均gdp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準的知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是這樣一個認定的標準是怎樣在國際談判中獲得所有國家的認可的?

看人均還是看總量,還是看識字率,還是看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看人均醫療資源,這些重要嗎?根本就不重要,我分分鐘捏一個指數出來把中國劃為已開發國家。

更重要得是,誰來制定遊戲規則,誰來制定這個指數怎麽捏法,而這一點上,中國是具有絕對話語權的,這才是真正國力的體現。

============================================================================

最後更新,老師說寫conclusion要加ouverture

不少同學說,唉,你看中國人均gdp那麽低,貧富差距那麽大,憑什麽被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好吧,留幾道思考題:

  • gdp到底是什麽?
  • gdp究竟是怎麽計算的
  • 是誰制定的gdp計算的法則?
  • 憑什麽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如果這個衡量標準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呢?

  • 為什麽聯合國要設定人類開發指數將其他經濟發展因素納入考量?
  • 和我說貧富懸殊的同學請你們自己做一個實驗,你們自己捏一個指數,把人均gdp,貧富懸殊差距,地域發展不平衡差距捏進去(簡單點捏,做加權平均數好了)。以我工作的經驗,我覺得你們會碰到的問題有:

  • 你去找一找安提瓜巴布達的這三個數據,我覺得很難。
  • 你們去找一找梵蒂岡的地域發展不平衡差距。
  • 怎麽樣對比兩個國家的貧富差距?
  • 最關鍵的是,就算IMF或者聯合國有錢沒地方用,把全世界190個國家的這三個數據都湊齊了,你又能保證中國的排名在30名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