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簡單直觀的解釋一下市盈率和市凈率的意思。?

2015-05-17知識

市凈率一般套用在金融以及周期性明顯的行業,適用範圍比較小。

現在大家用的比較多的是市盈率,市盈率與市凈率本質其實大同小異,

本篇文章多多會從0講起,力求幫你摸透市盈率變化的底層邏輯。

幫大家徹底搞懂,如何利用市盈率來賺錢!!!

一、市盈率是什麽?

市盈率最初是公司經營評估數據,本質與企業的經營狀況掛鉤。

1、市盈率(PE):公司市價與盈余利潤比

它是財會專業中最簡單、最基礎的算式之一:

市盈率(PE) = 股價/每股收益 = 股票總市值/公司凈利潤

其實很好理解, 因為PE正好等於回收成本的時間。

假設,你心血來潮投資樓下的面館。你和老板、老板娘三人一共出資9萬,即,面館市值9萬。過去一年,面館凈賺2萬。那麽,面館的市盈率為PE=9/2=4.5. 不難算出,只要面館穩定盈利4年半,你和老板、老板娘全都能回本。

如果把面館換成某上市公司,把老板、老板娘換成公司大股東,故事裏的「你」就是千千萬萬散戶的縮影。

在公司每年都能穩定盈利的條件下,市盈率越低,散戶投資回本的速度越快。

2、實操中的市盈率

為了適應不同公司財報中,不同的利潤結算方法,以及市場各種情況下的估值要求。

逐漸演變出以下三種常用的市盈率計算公式。

優缺點、適用情況也已經註明。

最常用的是捲動市盈率(PE-TTM),每季度更新一次,時效性最強。

二、怎麽利用市盈率賺錢?

理論框架、實戰工具已經準備妥當,接下來才是真正硬核的實戰環節。

我將在梳理原理的過程中,根據我的投資案例,進行論證。

1、市盈率的波動有其規律

前面我說過,市盈率會受短期市場情緒變化影響,出現劇烈波動。

個股的市盈率變化最為明顯。

美的集團上市6年,經歷了兩次嚴重高估,以及兩次明顯的低估。

我們可以從這些年的波動中,發現「 物極必反,周而復始 」的規律。

市場情緒總是短暫的,沒有什麽股票會永遠高估,也不會被一直低估。

這一現象被叫做: 均值回歸。

不論是股票、指數、基金都呈現出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的趨勢。

認識「價值規律」的存在,是實操的第一步。

2、如何利用規律賺錢?

利用規律賺錢的最好方法, 其實就是低買高賣!

既然市盈率在波動,我們就把握這個波動。

以下是A股平均市盈率變化圖,可以在樂咕樂股網查詢。

我根據市場歷史估值變化簡單畫出了高低估區,重申一下:

買得便宜,賣得貴,是我們利用規律賺錢的核心思路。

落到實操層面必須解決的問題是:

什麽時候是最低?什麽時候是最高?什麽時候合適買?什麽時候應該賣?

這需要引入市盈率百分位概念,也被簡寫為PE百分位。

當市盈率百分位為20%時,說明現在的價格比過去80%的時間都便宜。

當市盈率百分位為70%時,說明現在的價格只比過去30%的時間便宜。

邏輯和我們日常購物是一樣的,碰上的折扣力度越大,我們買的商品越值。

一般來說,當全A股市盈率百分位30%以下比較便宜,類似折扣價。

70%以上則泡沫明顯,類似黑心商家擡價。

其余時間在估值適中區震蕩,類似日常價格。

理論上,投資想要賺大錢,我們應該把家裏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再加2倍杠桿一把梭,在最低點買入。等到市場普遍哄擡價格、陷入瘋狂的時候,高價賣出。

但我們無法知道,

全市場的「商家」未來什麽時候開始打折,市場又在什麽時候會陷入瘋狂。

投資市場不是雙十一,不會在打折之前滿世界打廣告,這需要自己把握。

既然大漲大跌這麽難預測,我只能制定一套買入策略,確保不管未來怎麽變,我們都能以相對低價買入。

經過多次實踐最佳化,我有了以下策略:

把資金分成100份左右。

當等權市盈率百分位在30-40%之間,買入0.5份。

當等權市盈率百分位在20-30%之間,買入1份。

當等權市盈率百分位在10-20%之間,買入3份。

當等權市盈率百分位低於10%,買入5份。

等權市盈率百分位最新數值,可以在A股平均市盈率變化頁面查到:

具體分析一下,

理論上等權市盈率百分位30%以下買入最保險。 但隨著近20年A股整體投資價值緩慢提升,絕對低點難找,更多是相對低點。所以,我們可以把入場標準稍微調高,當等權市盈率百分位跌至40%開始買入。 雖然不是最低的位置,但也相對便宜。

如果等市場等權市盈率百分位跌至30%以下,加大買入力度。跌至20%以下,就是非常便宜的時候,平常很貴的茅台等白富美也會打6折,這時我們下重手一次買入3-5份,保證買到的便宜籌碼足夠多。這類機會往往千載難逢,稍縱即逝,需要成倍的耐心蹲守。

反之,一旦估值往上漲,超過40%,我就趴著不動。寧可內心煎熬,也絕不高位踏空。

(1)買入實操:

理論說多少遍都是模糊的。別聽一個人是怎麽說,要看他怎麽做。

以下是我的永動機-進取組合加倉情況:

(每一個小點都是一次買入)

年初市場估值較低,大盤在2700-2800附近打滾,我安心地買了不少。

最後一次買入在5月底, 當時市場等權百分位徘徊在30%上下 ,大盤點位不到2900。那時差不多是市場等權百分位最後一次跌破30%,之後一路上漲,一直漲到今天的50%上下。

漲過30%的估值臨界線,不論怎麽震蕩、上漲我也沒出手,因為實在是貴了,買了不值。

組合運作了大半年,累計收益33%以上,比滬深300收益高10%+。輕松跑贏大盤。

現在回頭去看,年初2700點簡直像做夢一樣便宜,結合今天的大盤,簡直恍如隔世。下一個低於30%的節點不知道什麽時候到來,最好邊等邊看。

(2)賣出實操:

買得便宜固然重要,但我們投資不是為了加倉而加倉,

落袋為安才是硬道理。

目前等權市盈率百分位還沒到70%,理論上,距離止盈還有一段差距,暫且按兵不動。

大盤沒到止盈時間,但細分行業指數早已飛升,完全符合止盈標準。

下面是我今年利用 行業市盈率百分位 成功止盈的實操案例:

① 先說說我從 創業板 上賺了多少錢。

創業板第一次止盈:

創業板第二次止盈:

兩次賣出合計盈利72.27%。

2018年10月買入時,創業板指估值歷史最低。 當月創業板市盈率百分位甚至跌破1%……

買!直接建倉抄底,躺著等待最高點的來臨。

之後一年半時間裏,漲了96%。 我沒動,上漲不是止盈的標準,市盈率百分位才是!

今年2月底、3月初,創業板的市盈率百分位時隔近4年,終於重登70%。

再重申一下市盈率百分位的套用策略: 30%以下進入加倉區間,70%以上進入止盈區間。

創業板市盈率百分位70%以上,已經達到止盈標準。

再加上年初國內疫情沖擊,股市人心惶惶,一不小心又砸下一個坑。

我選擇止盈,安安穩穩地拿著72.27%的收益下車。

沒有什麽特別的技術操作,在最低點買入,在止盈點賣出,輕輕松松拿70%+收益。

② 再說說 醫藥行業基金 的止盈。

醫藥行業投資的基本邏輯: 低位買入後可以長期持有,不用輕易止盈。

醫藥本來就是長牛行業,自身業績穩定,今年又有全球疫情加持,必然持續走高,就看具體能沖多高。

今年6月初,全指醫藥指數市盈率百分位突破70%,很快又突破85%。(全指醫藥指數:追蹤A股所有醫藥類上市公司股價的指數)

我決定第一次止盈,收益76.04%,比創業板好點,還行。

一個月後,全指醫藥市盈率百分位漲至90%以上。

我進行了二次止盈

所有醫藥公司平均市盈率百分位達90%以上,說明整個行業都有些飄飄然,必須提前開溜。

果不其然,第二次止盈後不久,很快轉入高位震蕩。醫藥行業市盈率百分位至今也沒回到當時的高點……

止盈小結:

①波動大的投資物件要「見好就收」,不必長持, 市盈率百分位70%左右是一個止盈節點。

②醫藥、消費等長牛行業則可以慢慢等慢慢賣,畢竟它們的業績總在增長。哪怕估值不漲,還可以賺企業利潤增長的錢。 市盈率百分位超過70%後,85%、90%、95%都是關鍵止盈節點。

到這裏,利用均值回歸賺錢的策略、實操都已經介紹清楚。

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一遍!

一切操作、策略的終極目標都是:爭取全部買在最低點,全部賣在最高點!

我們只需要低點加倉買入,漲了趴著不動,根據市盈率百分位止盈,就能輕輕松松賺錢!

如果錯過了2018年熊市1%的市盈率百分位,哪怕晚一步在2019年,或是今年年初買入,都無法享受 70%+ 的收益,只能喝點30%、20%收益的湯。

現在點位過高,早已錯過機會,還是靜待下一次估值暴跌到來吧……

三、市盈率也有局限

原本文章在上面就已經結束,大家拿著方法去賺錢就行了。

但就像世界上從來沒有包治百病的萬能神藥。

市盈率雖好,但在某些具體情況下也不太好用。雖然特殊情況只占30%,但就怕新手朋友們一不小心踩坑啊……

以下是多多的良心附贈內容~

1、市盈率只反映過去和當下的市場

不論從什麽角度來看,市盈率都是「靜止的數據」:每天的市盈率值都是當天估值的結算。

企業明天估值如何變化?未來估值如何變化?

其中增長或者下降的趨勢無法判斷。

可投資關鍵是看未來發展啊!

為了弱化這個缺點,衍生出PEG估值法。

PEG = 市盈率 / 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市盈率。畢竟,投資就是買企業未來的賺錢能力,掙錢速度當然是越穩定、越快越好。

當PEG=1,企業利潤增速與市盈率一致,股價和市值沒有被炒作,估值是合理的;

當PEG>1,市盈率高於利潤增速,公司經營增速跟不上股價炒作速度,屬於被高估;

當PEG<1,市盈率低於利潤增速,企業正在快速發展,但市場卻沒有註意到(股價沒有水漲船高),被低估了,此時是買入的好時機。

2、金融相關行業不適合用,例如銀行、保險、證券業

雖然金融行業,尤其是各大銀行,每年利潤收入高且穩定。

但一次金融危機就能讓前面賺的錢都虧回去。所以大家戲稱,銀行賺的是「假錢」。

此外,銀行常常受中央政策調控,利潤不會大漲。遇上經濟緊縮,甚至還得積極讓利。

最關鍵的是,銀行關系國家經濟命脈,以穩為主,不會變成吹上天的風口,所以它們的市場關註度向來不高。

小拓展:

銀行業可以參考市凈率。

市凈率(PB)=公司市值/公司凈資產

市凈率也有市凈率百分位,在支付寶、天天基金、蛋卷都可查。

3、周期行業不適用,例如鋼鐵、有色金屬、化工等

在國內經濟紅火時,公司利潤會跟著大漲,市盈率也會被推高;

國內經濟低迷時,公司出現虧損,市盈率為負數。公司不創造利潤,投資者當然分不到錢。

這類企業長期處於「幾年飽、幾年饑」的情況,收益極其不確定,不建議散戶投資。

同理可得: 在大牛市和熊市,受市場整體帶動效應影響,市盈率的參考作用也會大大削弱。

4、戰略性虧損的企業,例如京東、亞馬遜、特斯拉等

市盈率估值以企業正常盈利為前提。

當企業正處於虧損時,市盈率是負數,也就不值得作為參考。

京東、亞馬遜、特斯拉都是典型代表。很長時間都是把賺來的錢全投出去,不斷擴大規模。市盈率是負數,但股價連續漲了很多年。

對於還無法穩定盈利的朋友,強烈建議更多精力用在學習基金和股市攻略,建立基本的投資框架,穩定賺取10%以上的年化收益。

基金全攻略:

1、基金全攻略:一篇萬字幹貨徹底講透基金,不僅有理論還有我的實戰結果

2、基金如何選:幫大家徹底搞懂怎麽選出優質基金

3、基金怎麽買:90%的人不懂,基金買入時機極其重要,這篇文章幫你徹底搞懂

4、基金怎麽賣:手把手教你基金怎麽賣,才能賺100%收益。

下面是 重磅:

5、基金幹貨書籍:我給大家整理了10幾本經典書籍,幫你功力會再上一個台階

6、基金40強名單:公認top40基金名單,業績可以超過80%的基金

基金實際上非常簡單,99%的人投基金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懂

我現在基金持倉200多萬,盈利70多萬,一路走來,我非常知道朋友們的迷茫。

以我的真實經驗,大家不要到處問來問去,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識。相信我,耐心的花1個小時,認真學學上面幾篇完整攻略,基金就能基本學懂。

基金實盤我會每周更新,實盤完全按攻略在操作,實盤能讓理論全部落地。大家不妨跟著實盤實踐一下。不下水,永遠學不會遊泳。經過一輪漲跌,你真正賺到錢,你就完完全全搞懂基金了。

這是最快最捷徑的一條路,也我真金白銀實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