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評價「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2020-01-03心靈

非常高級的喜劇,因為他找到了喜劇的精髓: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那麽這個悲劇是什麽?就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想說而不敢說的現實。

發一篇影評吧,原載於幕味兒
作者 | 落木君,紐約大學

這幾年,階級固化問題莫名成為了亞洲電影極其愛表現的主題,日本有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南韓有李滄東的【燃燒】和奉俊昊的【寄生蟲】,這些電影也都成了國際電影節的寵兒。咱中國的大銀幕上,或許還沒有一位導演能拍出與之對標的電影,但我覺得,有一部作品和這幾部名導名作相比,絲毫不輸。

這個作品是抖音上火起來的豎屏短劇,沒有名導演,也沒有名演員,也不是豆瓣高分,它甚至沒有豆瓣條目,但我覺得,它比90%的院線電影更深刻。

它就是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這部充滿土味的1分鐘短劇,上線沒多久就在抖音上有兩百多萬粉絲,B站上一百多萬粉絲。單在B站這一個平台上,60多集每個影片的播放量都超過百萬,如果把朱一旦的播放量換算成電影票房,emmm,保不齊比上面三部電影加起來都多。

為啥朱一旦能夠擁有如此廣大的群眾基礎?

首先是因為它夠土味。 朱一旦的故事場景基本上就是辦公室,路邊,咖啡館這些生活中隨手可拍的場景,手機豎屏拍攝,沒有打光,演員都是非職業演員,故事情節荒誕不經,人物行事毫無邏輯。

但這並不意味著朱一旦真的很粗制濫造,因陋就簡,反倒形成了一種耐人尋味的無厘頭風格。演員非職業,就幹脆浮誇到底,並且把浮誇的梗在劇集中反復渲染。富三代朱一旦的勞力士和他皮笑肉不笑的面癱表情,酒肉朋友的京式瞪眼,暴發戶的仁義禮智踢,窮人向富人的跪拜,以及非洲警告,都成為了讓觀眾津津樂道的元素。

如果僅僅是因為土味,【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也不足以從一眾粗制濫造的土味短影片中脫穎而出。

朱一旦影片的劇情很簡單,劇如其名,基本圍繞著主角土豪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展開,土豪朱一旦的生活也確實很枯燥,基本就是和同等階級的酒肉朋友、暴發戶社交,以及壓榨或「拯救」底層社會的loser,並對自己有錢任性的行為感到「充實而欣慰」,最後來一句抱怨,「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樣樸實無華,且枯燥」。

但影片勝在人物豐滿,隨著劇集日更播出,他意外地展現出了無比真實又無比魔幻的上流社會群像和底層互害群像

盡管朱一旦聲稱「一旦有錢,朋友漫天」,但目前劇中的上流社會的代表還比較少,分別是主角朱一旦,Polo衫、白短褲、運動鞋,圓框眼鏡,油膩的臉龐,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基本上是中年成功人士的典型形象。他的財富來源很簡單,祖傳的勞力士和爺爺的名言「勞力越戴,責任越大」都顯示他是個富三代,財富靠繼承。


酒肉朋友邢兆平,民間京式瞪眼表演第一人,財富來源暫時不明,但也有著跨國公司,可以隨時把員工發配去印度。


暴發戶,財富來源很簡單,拆遷,作為乍富的新貴,暴發戶是老牌土豪朱一旦鄙視的物件。

他們的相同之處,是都有一塊(或多塊)勞力士,畢竟,正如彭浩翔所說,「男人如果沒有一塊勞力士,別人不是看不起你,而是根本看不見你」。

另一層底層互害群像則豐富多了,因996而身體被掏空卻被隨意開除的十佳員工、街上碰瓷後反被僱用的二流子、落魄到給朱一旦做保潔的少時女神、造A貨的老廠長、做秘書的營養學博士生、拿5G概念忽悠朱一旦投資的年輕人……loser們動不動被發配印度或非洲,或被開除或被加薪就在老板的一念之間。

相同的是他們對勞力士的誇張反應,和下跪的姿勢。 「下跪」,是朱一旦影片中與勞力士一樣反復出現的符號 。而且準確地講,是loser下跪至一半時,朱一旦將其一把攙住,最終沒有跪成。

而且,朱一旦的任性之舉往往會對loser的家庭產生蝴蝶效應,「他們回家時一定會,吹著口哨跑著跳,炒兩個拿手小菜,倒一杯散裝白酒,高興地告訴妻子xx,妻子打電話給自己媽媽,留著淚說出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籍由兩個群像式的描寫,朱一旦把當今社會的尖銳矛盾描寫得淋漓盡致。loser 們與朱一旦們在階層上天差地別,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逾越,(除了拆遷,那又是由頂層的隨意決定導致)。他們的盲目和一事無成是讓朱一旦感覺良好的快樂源泉。朱一旦一方面樂於隨手開除,發配非洲,像捏死螞蟻一樣改變loser們的命運。

同時,又醉心於營造幫扶底層,樂善好施的「童話」,這種先富帶動後富,「讓大部份人後富起來」的行為本身,也凸顯出其不可逾越的階層鴻溝 。正如【寄生蟲】中,富人一個簡單的解雇就能讓管家和司機徹底消失,隨意地僱用又給底層人上升的幻覺一樣,【朱一旦】也用另一種表現手法表達了同樣的意思:有錢就擁有極致權力。

公眾號X博士把朱一旦導演比作民間賈樟柯,我卻覺得,導演張策更像是民間周星馳 。我這麽說不僅是因為朱一旦的背景音樂來源於周星馳經典名作【國產淩淩漆】裏的配樂,周星馳常用的誇張表演和符號指代也在朱一旦中被運用得淋漓盡致,比如用書名表達人物欲望,再比如誇張的表情反應和下跪動作,這些都只是導演從周星馳喜劇中繼承的表皮。


我想,朱一旦影片之所以火,正因為朱一旦系列在內在精神上繼承了周星馳的精髓: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不同的是,或許由於院線電影的種種限制,周星馳的主視角是在小人物身上,幾乎很少看到頂層,人物真正抗爭的是命運的無常。而朱一旦的俯視則讓喜劇更悲情了,它告訴你,所謂的人生無常,有時候就是上層社會很隨意的一個決定,沒有邏輯,沒有規則,唯一的規則就是上層的心情。

如果說周星馳的電影常常講小人物逆襲之艱難,真愛之不可能,朱一旦的主創則另辟蹊徑,用俯視的視角直接告訴你底層人民的命運是多麽「我命由天不由我」。而且這種俯視還讓影片出現了難得的層次感,上升到了一種存在主義的高度。

朱一旦反復抱怨的枯燥和【燃燒】裏Ben的大饑餓何其相似,他的「非洲警告」和「周一開除」和Ben的燒倉房幾乎可以一一對應。而loser們向朱一旦下跪的反應,看似極其荒誕,但是又何其真實,【寄生蟲】中像蟑螂般困於鬥室的窮人,對富人和威權頂禮膜拜的姿勢,又與朱一旦影片中的多麽一致。

在為小饑餓奔忙的觀眾眼裏,朱一旦的枯燥像是在裝逼,像是無病呻吟,但我相信,他的枯燥多半出於真心。他的裁員是真心,扶貧也是真心。

就像一邊當村長,一邊開除兄弟的某互聯網CEO,我相信他在台上大談「先富帶動後富」是出於真心,洋洋灑灑寫下「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的時候也是出於真心,人性的底色本就復雜幽暗,無法言說。

多少人的命運又因他的心情改變呢?那些人是否也曾「下跪」感激涕零,最終卻欲「下跪」而不得呢?


而對於觀看影片的廣大觀眾,【朱一旦】短影片則懷著一種悲憫的諷刺 。星爺大喊「努力!奮鬥!」「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麽區別」的時候,朱一旦卻一語道破年輕loser的本質: 離鄉背井混日子

在周星馳電影中的人物苦讀【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的時候,朱一旦中人物捧書閱讀的上進場面裏,書名卻往往是「如何快速混社會」、「不會PS千萬別開廠子」、「如何購買勞力士……當這個內卷時代把個人奮鬥變成一種笑話,看再多急功近利的成功學,又能有啥用呢?


詩在民間,火爆的草根事物最能體現出民眾的集體無意識,從草根開山鼻祖胡戈【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再到天佑的「一人飲酒醉」的痛苦,王大錘「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名言,這種對社會達爾文主義又愛又恨的復雜情感,幾乎是草根內容一以貫之的主題。

而朱一旦短影片更是踩在周星馳、沈騰、王大錘等前輩的肩膀上,把這種情感刻畫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雖然目前朱一旦影片還停留在相對草根和平民的階段,但我相信假以時日,導演張策和【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必將在中國喜劇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後借旦總的熱度打個小廣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註下我的知乎live~收獲應該比看上圖那些書大些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