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哪個瞬間讓你明白了你父母根本不愛你?

2020-01-11心靈

金星講過一個買包的故事:

她在巴黎看中了一個包,

非常貴的奢侈品限量包,

節目中沒有透露具體價格,

不過看金星描述當時的糾結程度,

估計要幾十萬。

她打電話跟老公漢斯商量,

漢斯說:如果你喜歡這個包,就買;

如果你覺得缺這個包,就不要買。

然後她興高采烈去付錢了。

(漢斯的話對於婚姻的啟示就是

如果喜歡婚姻生活

就可以選擇結婚

如果是需要一個婚姻

可以多考慮一下要不要結。

如果你是欣賞 喜歡這個人

可以和她/他 結婚;

如果你覺得離不開他 缺不了他

就不要和他結婚。

生孩子也是一樣

喜歡小孩子就盡管生

覺得缺個孩子 就不要生了。)

我曾經問過我媽

既然撫養孩子這麽多怨言

當初何必生孩子呢

她說 結婚頭幾年後一直生不出孩子,被家族裏的人欺負到頭上了,一直求醫問藥,要是再生不出,家產都快被分走了

我說那當初何必結婚呢

她說 我哪有自己做主的權利,外婆那麽強勢,她說什麽就是什麽,家裏沒人敢反抗。

其實很多父母結婚 生孩子都是完成任務而已,

並不是因為愛而結婚生子的,

所以大多數父母並不懂什麽是愛,

也不懂怎麽愛人。

所以很多人不是因為相愛而結婚,

而是因為需要一個婚姻,

很多人也不是因為愛小孩而生孩子,

只是因為缺孩子。

作為孩子,

自己也要認清這一點,

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父母,

不一定只能從父母那裏獲得愛,

關鍵是自己要懂得什麽是愛,

我們一輩子會遇到那麽多人,

跟那麽多人打交道,

你能分辨出來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哪些是愛嗎,

尊重 包容 贊美 為你著想 ...

那些令你備受尊重 感動的待人接物方式,

一定要用心記下來 經常回味,

這個比什麽營養品都補。

人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體驗過被愛的感覺

只不過被愛經驗少的人

往往也不懂去細想 研究

也不知道如何將它延長

要研究 學習那些愛的方式

從而自受用和他受用

其實古人和現代人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現代人受教育程度高了,表達能力提高了,社會風氣開放了,很多問題可以拿出來探討了。

按照宗教的說法:

很多人會在結婚後,郁悶地感慨:當初真是瞎了眼了,怎麽會找了這麽個人?

而很少人會這樣感慨:當初投胎時真是腦子糊塗了,怎麽選了這麽一對父母?

家庭地位決定社會地位,

人一生的遭遇都是在復刻家庭中的遭遇,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像粉絲對待偶像一樣去愛自己的孩子。

出生在有愛的家庭,

遇到好的父母,

已經就是一出生就站在人生巔峰了,

很多人一輩子疲於奔命地努力 奮鬥,

也就是想嘗一嘗 被人捧 被人愛 被人看重 的感覺。

作為父母 要盡可能地在家庭這個小社會裏滿足孩子所有的心理需求,

不然孩子很可能一輩子都是渴望被愛 卻 求而不得,因為沒有被愛的經驗。

被愛是精神層面的需求,但因為它是無形的 看不見的,不容易分析 了解它。

它和物質需求應該是是同樣重要的,譬如人最低需求是先吃飽,然後是味道好。先穿暖 再追求好看。

精神需求也是一樣,籠統地說 就是被愛,

那麽這個被愛又分為 1、被慈心愛護 2、被欣賞愛慕3、被尊敬愛戴。

如果一個人童年沒有得到慈愛愛護,最低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麽可能一生都在第一層次徘徊。

這也就是很多人說的,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一個人在家庭裏

從父母那裏

就能獲得這些被愛的感覺

那麽他就不需要四處奔波尋覓

就像家財萬貫的家庭

孩子不用外出打工揾錢

理性客觀地看待每一個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這句話是錯誤的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同樣的

答錯一題 扣掉一分。

不因為他答對了一題而給他滿分

也不因他做錯一題而給他零分

但是人有個毛病

愛者欲其生 惡者欲其死

所以對於原生家庭問題

很多人會從深愛父母到恨透父母

兩個極端

無法理性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