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這取決於讀者想將美人魚塑造成什麽形象、用在什麽樣的故事裏。
在面向兒童的故事裏,特殊的結構往往可有可無。最基本的,讀者可以考慮讓身形苗條、代謝率與人相近、屬於內溫動物的美人魚生活在熱帶地區溫暖的海水裏,從而大幅降低維持體溫的難度。
如果讀者希望美人魚是強化隔熱的哺乳動物,那麽可以考慮美人魚的真皮或皮下組織特化了許多細密的隔熱蛋白絲。
如果讀者希望美人魚擁有科學技術或魔法力量,那麽它們可以自己想些辦法取暖、保暖——比如,沒必要在覺得冷時還穿著類似泳裝的衣服。
比這再進一小步,讀者可以考慮美人魚不是哺乳動物而是發生趨同前進演化的外溫動物——可以是非四足形類的肉鰭魚、輻鰭魚、軟骨魚,乃至非脊椎動物,看起來像人的上半身是擬態。這會消除在不太冷的地區維持體溫的必要。
喜歡的話,可以考慮美人魚的體型比人大一大截,從而有足夠空間配置皮下脂肪之類更傳統的隔熱材料,或是適用巨溫性、讓代謝產熱足以應付熱量流失。在遠距離,海員不一定看得出美人魚的具體尺寸。
再來一步,可以考慮美人魚的上半身來自人、下半身來自一種針對人的大型捕食者,它碩大的、不成魚形的身體潛伏在水裏,用一條擬態魚尾的附肢舉著歷史受害者的上半身吸引過往船員的註意力。喜歡的話,可以讓被舉著的受害者還是活著的。
無論如何,這問題談論的「沒有強大的武力」對神話裏的人魚經常不適用。人魚在歐洲傳說裏有時被表現為對人溫和的海洋生物,有時被表現為水生精靈的類似物,有時則作為「帶來不幸/預言災禍/勾引水手」的不祥之物,尤其是在英國傳說裏往往醜陋、兇惡。現在人們談論的「美人魚」在形象上往往繼承了塞壬和安徒生童話的小美人魚,和英國人魚相去甚遠——尤其是一些英國人魚傳說 身長 2000 英尺 (約 610 米),比日本的人頭魚身妖怪(磯女)還要大得多,基本上是跟父神大袞·母神海德拉去玩的東西了。
此外,和銀幕上的長發白裙瘦弱女鬼類似,你可以很容易地將外表柔弱的人魚塑造成恐怖形象:
目前,嘗試這樣弄的電影很少,而且經常拍得不好看,乃至「海報比電影好看」,例如這個:
兒童大概不會認為上圖這樣的惡靈需要維持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