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商戶請人送神,兒子偷偷站在門檻上,險些害了全家

2024-12-11心靈

商戶請人送神,兒子偷偷站在門檻上,險些害了全家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鄉有個名叫柳溪的小鎮,鎮上住著一位姓李的商戶,人稱李老爺。

這李老爺家境殷實,祖祖輩輩經商,積累下不小的家業。

可偏偏這李老爺家中有一樁怪事,讓他日夜不寧,愁得頭發都快掉光了。

這事還得從三年前說起。

那時,李老爺的夫人張氏懷胎十月,臨盆前夜,忽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電閃雷鳴。

就在那風雨交加之夜,張氏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取名李寶。

這本是大喜之事,可誰曾想,第二天清晨,李老爺在院中發現了一尊斷裂的泥塑神像,正是鎮裏香火旺盛的龍王廟中的龍王像。

這事兒一傳開,鎮上的人都說李寶是龍王爺轉世,來人間討債的。

李老爺一聽這話,心裏七上八下,忙請了幾個道士來家中做法事,希望安撫龍王爺的怒火。

道士們折騰了一番,留下一句「三年之後,必有定論」,便收了錢走了。

從此,李老爺家裏便怪事連連,時不時聽到些奇怪的聲響,家中的物件也會莫名其妙地移位。

轉眼間,三年之期已到。

這日,李老爺聽聞鄰鎮有位姓趙的老道士,道行高深,驅邪除妖無所不能。

他立刻備了厚禮,親自上門請趙道士來家中看看。

趙道士一身青袍,須發皆白,仙風道骨,一看便知是個高人。

他進了李府,環視四周,眉頭緊鎖,嘆道:「這宅子裏,怨氣沖天,邪氣太重,需得趕緊送走。」

李老爺一聽,心中一緊,忙問:「道長,這該如何是好?」

趙道士沈吟片刻,道:「我需準備一番,今夜子時,進行送神儀式。

但在此之前,你們全家必須待在屋裏,不得外出,也不得窺視儀式過程。」

李老爺連連點頭,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次能徹底解決問題。

夜幕降臨,李府上下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風聲,像是在訴說著什麽。

趙道士在院中擺開法壇,點上香燭,手持桃木劍,口中念念有詞。

一時間,院中煙霧繚繞,仿佛真有神靈降臨。

就在儀式即將開始之際,李老爺的小兒子李寶,卻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溜到門口,悄悄站在門檻上,透過門縫往裏看。

他年紀雖小,但機靈得很,想看看道士們到底在做什麽。

這李寶一站上門檻,院中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仿佛有股無形的力量在攪動天地。

趙道士臉色大變,手中的桃木劍猛地一揮,大喝一聲:「何方妖孽,竟敢阻撓!」

話音未落,只見一道黑影從院中騰空而起,直沖雲霄,伴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龍吟,烏雲瞬間散去,月光灑滿大地。

李老爺聽到動靜,忙從屋裏跑出來,只見趙道士癱坐在地上,臉色蒼白,滿頭大汗。

他忙上前扶起趙道士,問道:「道長,這是怎麽回事?」

趙道士喘了口氣,道:「幸虧我及時發現,不然你全家今日都難逃一劫。」

李老爺一聽,嚇得臉色鐵青,忙問:「道長,這話從何說起?」

趙道士嘆了口氣,道:「你兒子偷窺儀式,觸怒了龍王爺。

那黑影,便是龍王爺的化身。

若非我及時出手,恐怕你全家已被龍王爺帶走了。」

李老爺一聽,嚇得差點癱倒在地,忙回頭看向門檻上的李寶,只見小家夥一臉無辜,顯然還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趙道士繼續說道:「龍王爺本無意為難你們,只是你們無意間冒犯了他,才招來這等災禍。

如今,我雖暫時穩住龍王爺,但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還需你親自去一趟龍王廟,向龍王爺賠罪,並承諾每年供奉,以表誠意。」

李老爺連連點頭,心中暗自慶幸,還好有趙道士在,不然自己全家今日真就交代在這兒了。

他忙吩咐下人準備香燭紙馬,第二天一早,便親自前往龍王廟賠罪。

到了龍王廟,李老爺跪在龍王像前,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口中念念有詞:「龍王爺在上,小人李某某,無意冒犯,望龍王爺大人有大量,寬恕小人一家。

小人承諾,每年供奉,絕不食言。」

說完,他起身將香燭紙馬一一點燃,只見煙霧繚繞中,龍王像似乎微微動了動,仿佛在回應他的賠罪。

從龍王廟回來後,李老爺心中踏實了許多。

果然,從那之後,家中的怪事再也沒有發生過。

李寶也漸漸長大,聰明伶俐,惹人喜愛。

李寶長到十歲那年,有一天,他在院中玩耍,無意間在後院挖出了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盒子。

他好奇地開啟一看,只見裏面裝著一本泛黃的古書,封面上寫著【龍吟秘籍】四個大字。

李寶拿著古書,興沖沖地去找父親。

李老爺一看這古書,心中一驚,忙問:「這書你從哪兒找到的?」

李寶指了指後院,道:「就在那兒挖出來的。」

李老爺心中暗自思量,這【龍吟秘籍】定是龍王爺留下的,莫非自己與龍王爺真的有緣?

他忙翻開古書,只見裏面記載著各種奇門遁甲之術,以及修煉之法。

李老爺心中一動,想著若是能學會這秘籍中的法術,豈不是能造福一方?

於是,他悄悄將古書藏了起來,每晚夜深人靜之時,便偷偷研讀。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老爺竟真的學會了一些皮毛。

他能用法術預測天氣,還能幫人看病驅邪,一時間,李老爺在鎮上的名聲大噪,成了人人敬仰的活神仙。

然而,李老爺並未因此滿足。

他心中有一個更大的計劃,那就是找到龍王爺的真身,與之對話,求得長生不老之術。

於是,他開始四處打聽龍王爺的下落,終於從一位老漁民口中得知,龍王爺的真身就藏在鎮外那片深不見底的大湖中。

得知這一訊息後,李老爺心中大喜,決定親自前往大湖,尋找龍王爺。

他帶上【龍吟秘籍】,以及家中所有的金銀財寶,雇了一艘小船,便踏上了尋找龍王爺的征途。

這日,小船行至大湖中央,突然狂風大作,波濤洶湧,仿佛有股無形的力量在阻止他前行。

李老爺心中一橫,咬破中指,將鮮血滴在【龍吟秘籍】上,口中念念有詞:「龍王爺在上,小人李某某,特來拜見,望龍王爺現身一見。」

話音剛落,只見湖面上湧起一股巨浪,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從水中騰空而起,直逼小船而來。

李老爺見狀,忙跪在船上,口中高呼:「龍王爺饒命,小人無意冒犯,只想求長生不老之術。」

那巨龍在空中盤旋一周,突然化作一道金光,直撲李老爺而來。

李老爺只覺眼前一亮,便失去了知覺。

等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片陌生的草地上,身邊是那本【龍吟秘籍】,而那本秘籍上,竟多了一行字:「長生不老非正道,修心養性方為真。」

李老爺望著這行字,心中恍然大悟。

他明白,自己追求長生不老,不過是貪念作祟,真正的修行,乃是修心養性,與自然和諧共處。

他站起身,將【龍吟秘籍】小心收好,決定回到鎮上,用自己的所學,造福一方百姓。

從此,李老爺再也沒提過尋找龍王爺的事,而是安心經營家業,樂善好施,成了鎮上人人敬仰的大善人。

而李寶呢,也在父親的教導下,學會了不少法術,但他從不以此炫耀,而是用它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父子倆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真正的修行之道。

這就是商戶請人送神,兒子偷偷站在門檻上,險些害了全家,卻又因禍得福,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

各位看官,您聽明白了嗎?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修心養性,方為正道啊!

李老爺回到鎮上後,那是一本正經地開始修心養性。

他把自家的大宅子改成了善堂,專門收留那些無家可歸、老弱病殘的人。

一時間,柳溪鎮的人都說李老爺是菩薩轉世,心善得跟那冬天的暖陽似的。

李寶呢,也成了鎮上的小名人。

這小子聰明伶俐,不僅書讀得好,還跟著父親學了不少法術。

但他從不仗著這點本事欺負人,反而經常幫鄰裏鄉親們解決一些小麻煩。

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遊方道士,自稱是趙道士的師弟,名叫孫道士。

這孫道士一看就是個行家,一進門就瞅出了李府的與眾不同。

他找到李老爺,兩人一番交談,李老爺才知道,原來這孫道士也是來尋龍的。

「李施主,您可知那龍王爺的真身,其實並未完全離開此地?」孫道士神秘兮兮地說。

李老爺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忙問:「這話從何說起?」

孫道士嘆了口氣,道:「師兄趙道士當年雖然穩住了龍王爺,但龍王爺的真身其實並未真正離開。

它只是隱藏在這片土地上,等待一個契機。」

李老爺一聽,心裏犯了嘀咕,難道自己這些年所做的,都是白費的?

孫道士見狀,忙安慰道:「李施主不必擔心,您這些年修心養性,造福一方,龍王爺是看在眼裏的。

我來此,其實是想告訴您,那龍王爺的真身,就在這鎮外的大山中。」

李老爺一聽,心中一動,難道自己真的要再去尋找龍王爺?

孫道士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李施主,您不必親自去尋找。

那龍王爺若是有意,自然會來找您。

您只需保持一顆平常心,繼續做好您該做的事,便是了。」

李老爺一聽,心中豁然開朗。

是啊,自己這些年修心養性,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何必再去強求什麽?

於是,他謝過孫道士,繼續安心經營善堂。

而孫道士也在鎮上住了下來,成了善堂的常客。

他經常幫著李老爺一起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轉眼間,又是十年過去。

這十年裏,柳溪鎮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

李老爺和孫道士的善堂,也成了鎮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然而,就在這一年冬天,鎮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大雪封山,道路不通,鎮上的糧食儲備不足,眼看著就要斷糧了。

李老爺心急如焚,他知道,這個時候,只有找到龍王爺,才能求來一場及時雨,化解這場危機。

於是,他帶著李寶和孫道士,一起踏上了尋找龍王爺的征途。

他們翻山越嶺,走了整整三天三夜,終於來到了孫道士所說的那片神秘的山林。

山林深處,有一座古老的祭壇,祭壇上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

李老爺一看,便知這是與龍王爺溝通的媒介。

他忙讓李寶和孫道士退到一旁,自己則站在祭壇上,閉上眼睛,口中默念著【龍吟秘籍】中的咒語。

就在這時,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天空中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龍吟聲。

李老爺睜開眼睛,只見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從雲層中騰空而出,直逼祭壇而來。

李老爺心中一緊,忙跪在祭壇上,口中高呼:「龍王爺在上,小人李某某,特來求雨,以解鎮上百姓之困。」

那巨龍在空中盤旋一周,突然化作一道金光,直撲李老爺而來。

李老爺只覺一股強大的力量將自己托起,瞬間便失去了知覺。

當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祭壇上,身邊是李寶和孫道士。

天空中,烏雲已經散去,陽光灑滿大地。

而遠處的山林中,那條金光閃閃的巨龍正緩緩升空,逐漸消失在雲層中。

李老爺站起身,望著那遠去的巨龍,心中充滿了敬畏。

他知道,是龍王爺聽到了自己的祈求,賜給了鎮上這場及時雨。

回到鎮上後,李老爺立即組織百姓們開始春耕。

因為有了這場及時雨,莊稼長得格外茂盛,到了秋天,家家戶戶都迎來了大豐收。

李老爺望著這豐收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龍王爺的恩賜。

於是,他帶著李寶和孫道士,再次來到那座古老的祭壇前,向龍王爺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從那以後,李老爺更加堅定了修心養性的信念。

他明白,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長生不老,而是與自然和諧共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而李寶呢,也在父親的教導下,逐漸成長為了一位有擔當、有智慧的人。

他不僅繼承了父親的善堂,還將其發揚光大,成了整個江南地區有名的慈善機構。

至於孫道士,他也在李老爺的善堂賴恩度晚年。

他經常給鎮上的孩子們講述那些神奇的傳說和故事,讓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奧秘和美好。

就這樣,李老爺、李寶和孫道士的故事,在柳溪鎮上流傳了很久很久。

每當夜幕降臨,老人們就會圍坐在一起,講述著那些關於龍王爺、關於修心養性的故事。

而那些年輕的孩子們,則會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歲月流轉,時光荏苒。

柳溪鎮依舊寧靜而美好,而李老爺、李寶和孫道士的故事,也成了這個小鎮上最寶貴的財富。

它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那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故事的最後,我想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祭壇。

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就能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龍王爺,獲得那份屬於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而真正的修行,便是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前行、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成長。

李老爺、李寶和孫道士在柳溪鎮成了傳奇人物,他們的故事傳遍了十裏八村。

人們茶余飯後,總愛談論起他們與龍王爺的淵源,還有那份善心善行。

轉眼間,又是一年冬天,柳溪鎮迎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雪。

這場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將整個鎮子都埋在了厚厚的積雪之下。

鎮上的老人們都說,這是龍王爺在考驗他們呢。

李老爺望著窗外的雪景,心裏頭五味雜陳。

他知道,這場大雪對鎮上的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糧食、柴火,啥啥都缺,這可咋整呢?

就在這時,李寶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張紙條。

「爹,你看這個!」李寶喘著粗氣,把紙條遞給了李老爺。

李老爺接過紙條,只見上面寫著:「龍王爺有令,欲解此難,需尋‘寒冰玉’。」

「寒冰玉?」李老爺皺了皺眉,他從未聽說過這玩意兒。

「是啊,爹,我也納悶呢。

這寒冰玉是啥玩意兒?

上哪去找啊?」李寶撓了撓頭,一臉茫然。

李老爺沈思片刻,突然想起了孫道士。

他忙跑到孫道士的住處,把紙條的事告訴了他。

孫道士一聽,眼睛一亮:「寒冰玉?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傳說它能驅散嚴寒,還能保人平安。」

「那上哪去找呢?」李老爺急切地問。

孫道士捋了捋胡子,思索片刻道:「據我所知,這寒冰玉就藏在鎮外那座黑風嶺上。

但那裏地勢險峻,常有野獸出沒,想要找到它,可不容易啊。」

「再難也得去!」李老爺咬了咬牙,他深知這場大雪對百姓的威脅,說啥也不能坐視不管。

於是,李老爺帶著李寶和幾個膽大的鄉親,一起踏上了尋找寒冰玉的征途。

他們冒著嚴寒,穿越雪地,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黑風嶺。

黑風嶺上,風雪交加,視線模糊。

李老爺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前行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掉進陷阱或是被野獸攻擊。

就在這時,突然一聲咆哮傳來,一只巨大的雪豹從樹林中沖了出來,直奔他們而來。

「快跑!」李老爺大喊一聲,帶著大家拼命奔跑。

但雪豹的速度極快,眼看就要追上他們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李老爺突然想起了龍王爺。

他忙停下腳步,雙手合十,口中默念咒語:「龍王爺在上,請保佑我們平安度過此難。」

說來也怪,那雪豹聽到咒語後,突然停下了腳步,眼神中似乎透露出了一絲敬畏。

它圍著李老爺一行人轉了幾圈,然後緩緩退回了樹林中。

李老爺見狀,心中大喜。

他知道,這是龍王爺在暗中保護他們。

於是,他們繼續前行,終於在一處懸崖峭壁下找到了那塊傳說中的寒冰玉。

寒冰玉晶瑩剔透,散發著淡淡的寒氣。

李老爺小心翼翼地將其捧起,心中充滿了感激。

他知道,有了這塊寒冰玉,鎮上的百姓就有救了。

他們帶著寒冰玉匆匆趕回鎮上,將其放在了鎮中心的大廣場上。

說來也怪,那寒冰玉一落地,周圍的積雪便開始融化,氣溫也逐漸回升。

鎮上的百姓見狀,紛紛歡呼雀躍,感謝龍王爺的恩賜。

而李老爺呢,則站在一旁,默默地祈禱著,希望龍王爺能繼續保佑他們平安幸福。

從那以後,李老爺更加堅定了修心養性的信念。

他深知,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長生不老或是法力無邊,而是要與自然和諧共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至於孫道士嘛,他依舊在柳溪鎮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

他時常給鎮上的孩子們講述那些神奇的傳說和故事,讓他們了解這個世界的奧秘和美好。

歲月流轉,時光荏苒。

轉眼間,李老爺已經成了柳溪鎮上的老壽星。

他的故事和傳說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頌著。

每當夜幕降臨,老人們就會圍坐在一起,講述著那些關於龍王爺、關於修心養性的故事。

而那些年輕的孩子們呢,則會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故事的最後呢,我想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祭壇。

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就能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龍王爺,獲得那份屬於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而真正的修行呢,便是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地前行、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成長。

就像李老爺一樣,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麽是真正的修行者。

他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幫助了無數的人,也成就了自己的一段傳奇。

而我們呢?

是不是也應該像他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去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