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老家攀比心怎麽看待?

2025-01-04心靈

這實際上是一種隱形的認知稅。

基於某種樸素的優績主義,原生小環境(老家)的人際之間,總在進行一些表征的比較。

而比較的標的,需要在表征上做很多消費,或倒逼一些人花錢進行偽裝,其中非常多的專案實際上性價比底到聳人聽聞。

低性價比,就是當冤大頭給大他者的經濟迴圈繳稅。

道理其實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明白,但,對於這種老家熟人之間的攀比和歧視鏈,你沒什麽太好辦法,除非你的父母不受當地共識和小圈子評價的綁架。

這顯然很難,因為在那種熟人社會環境中,人的工作和愛好本身缺乏拓展性,大略是持續很多年的不斷重復,而即使是工作以外的體驗,也缺乏灰度和分層,以吃飯為例,很多【老家】餐飲的重復度很高,且質素灰度極其單一,沒什麽太多選擇和精進的空間。

在這個過程中,人的主體性是很難體現的,只能依賴外界的各種反饋,而這些反饋,往往又在鄉願的一些加持下,被繫結了大量的行為模式,甚至繫結了道德評價。

比如,一個人看上去「混」的不好,或婚宴開銷鋪張的不夠,可能會成為整個村子樂於叨叨的話題,並衍生出家裏人道德不好、為人不好、遭報應的各種進階不靠譜謠言,久而久之,還在老家的父母就會在社交圈子中被歧視、孤立,甚至被作為大家出氣的受害者。

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去用攀比、鋪張和謊言,進行對自己主體性的表達,不僅僅是心理上的需求,也是進行社交防衛的一種手段。

要辨識這樣的,忙於上繳認知稅給大他者的環境,非常簡單。

你就看一件事情,是不是整天強調,「別被人看不起」,就可以了。

因為骨子裏就認為,周圍的人都能定義自己,而這種定義會帶來各種加害、歧視和擠兌。

這種事情要解決,關鍵在於父母,如果父母不能與時俱進,還沈迷在這種前現代化環境中,那麽只能想辦法讓自己不要被他們的要求和期望所強迫。

而且,父母的這種沈迷攀比的狀態,未必代表他們僅僅是受害者。

也可能他們也是很上癮的加害者。

典型的,認知的底層的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