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電動車半夜在家充電突發爆炸,18 歲孩子身亡,整車涉嫌改裝轉手多次,此事有哪些警示?責任如何認定?

2024-12-31汽車

中國的電動車保有量是巨大的,是否應該把個別的事故「以小見大」「上綱上線」「推而廣之」?

如果需要。那麽說明交通工具帶來的安全隱患不容小覷。而被汽車撞死的人,遠多於被電動車燒死的人。所以我們應當全面取締私家汽車,只保留公交車等保障城市營運的車輛。退一步,私家汽車應當限速25。以確保公共安全。

電動汽車燒掉的很多,選擇性不報道而已↓

電動汽車仍大搖大擺的在人員密集的商場內銷售,還拉線充電↓

現在的私家車主都喜歡看交通事故集錦,而且行車記錄儀都裝在汽車上,這些影片也是他們自己發的。看見電動車違法,被燒被撞,就是「鬼火少年的浪漫歸宿」,集體網暴死者。看見汽車違法行駛,將人撞飛,就嘻嘻哈哈的欣賞被害人飛出的角度,不僅不責怪司機,還倒打一耙,怪死者沒有保護好自己,說墓誌銘對方全責。顛倒黑白,仍舊集體網暴死者。

所以各種交通工具引發的安全事故被曝出,和選擇性炒作。恰好體現出,汽車在交通問題上,奉行霸權主義和雙重標準。以安全為由,無理打壓其他交通方式,以奪取他人路權為汽車所用。卻從不正視汽車自己犯下的那些交通違法行為和反人類罪行。

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沒有汽車去不了的地方↓

禁停標誌形同虛設,肆意踐踏行人路權↓

私家汽車,不僅制造交通問題,威脅公共安全。而且還在不斷挑唆社會矛盾,激化階級的對立。是矛盾的根源。

所以本次事件給我們的最大警示是:①我們應當看清汽車群體對事故的選擇性報道,和借機打壓他人的一貫行徑。②要解決當前交通問題和矛盾,必須從私家汽車入手。他們既是矛盾的制造者,又是整天喊打喊殺的矛盾激化者。他們既要給他人制定規矩,又要自己豁免於規矩,玩雙重標準,做人上人。私家汽車一日不禁/限,交通矛盾一日不得安寧。